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金智勇 《中国铁路》2011,(10):22-24
从法理分析和实践应用入手,对物资设备招投标采用最低价中标法进行研究探讨,分析最低价中标法的计算和确定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最低价中标法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最低价中标法”研究及其保障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低价中标法"是国际通行的施工招投标方法,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施工招投标的本质是为了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公开交易,择优选取投标单位,节约建设成本,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不应通过招投标环节来实现,因此仅考虑投标报价来选择承包商是合理的."最低价中标法"具有体现"三公"原则、节省工程投资、操作方便简捷、促进企业发展的突出优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理性选择.目前,我国市场机制、信用机制、风险机制、监督机制等尚不健全,"最低价中标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但这并非"最低价中标法"自身缺陷所致.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市场准入制度、诚信考核和信用档案制度、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施工招投标监督制衡等保障机制,为全面推行"最低价中标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建设工程最低价中标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建设市场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招标投标中采用最低价中标评审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究竞是否应该推广,笔者试图从最低价中标方法的优点、现在已经具备的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在采用这种方法具体的评审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合理低价中标与最低价中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合理低价中标法"和"最低价中标法"这两种评标办法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国情,阐述"合理低价中标法"是我国现阶段最适合的一种评标办法;同时也论证了"最低价中标法"是一种科学可行的评标办法,待条件成熟后应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工程量清单计价条件下最低价中标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吉荣 《铁道建筑》2006,(12):93-95
阐述了最低价中标法在我国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中的优点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出台,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已在招投标中得到广泛应用。论述了在实践中,业主和承包商如何规避合同风险。如何加强合同签约前的风险预测,实现工程真正合理的最低价。  相似文献   

7.
建筑市场需要招投标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业如何通过招投标形式,规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行为,出路只有依法管理。目的是保证质量、工期、控制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8.
招标形式一般为公开、有限两种,招标与投标均遵循一定的程序;投标前应分析有关因素,提出申请,了解招标文件的内容要求,并制订调研计划;分析标价、情报信息和自身优势等影响因素;此文从这些方面对招投标进行研究,以帮助施工企业确定投标报价。  相似文献   

9.
加强工程合同管理规范建筑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燕 《铁道建筑》2003,(1):55-56
工程合同管理是使建筑市场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针对目前工程合同管理的现状,提出加强工程合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括介绍了香港建筑行业的管理体系、政府对建筑企业的监管与考核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几项管理措施,为从事国际建筑市场的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评标办法之一,为使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此文详细论述了确定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时控制价的确定方法、价格合理性评审的方法以及非价格因素评审的方法,并给出了非价格因素转化成价格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保障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筑市场价格扭曲带来了一系列质量和安全问题,严重制约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首先对建筑招投标价格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原理,构建建筑招投标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不完全信息动态非合作的双价二手车交易博弈模型。探讨业主与承包商就建筑产品价格所展开的博弈过程以及最终的市场均衡成交价格。将建筑招投标的价格均衡划分为市场完全成功、市场完全失败和市场部分成功,分别讨论3种市场类型存在的条件。对建筑招投标价格博弈模型及市场均衡的分析,有助于市场管理者运用经济激励手段调控市场,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