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校园网多出口的需求产生及面临的问题,对比了三种可能的方法,提出了较合理的配置方案,该方案利用了静态路由优先级、网络地址转换、基于策略的路由、VLAN及访问控制列表等多种技术,实现了路由链路备份、访问速度提升,降低国际流量计费.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校园网多出口的需求产生及面临的问题,对比了三种可能的方法,提出了较合理的配置方案,该方案利用了静态路由优先级、网络地址转换、基于策略的路由、VLAN及访问控制列表等多种技术,实现了路由链路备份、访问速度提升,降低国际流量计费.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托学校网络实验环境和校园网,构建IPv6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建立IPv4/IPv6双栈试验网,IPv6网络设备互连使用链路本地地址,IPv4则使用私有地址,分别启动ripng与ospf动态路由协议,实现校园网内部IPv4与IPv6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搭建基于IPv6的应用服务,通过配置Apache与Bind,提供了Web及DNS服务。  相似文献   

4.
校园网规划设计中一种较为流行的建网方案就是各系部等基层单位分别建立各自的局域网,然后将其互连起来,在网络互连时,必然要遇到地址问题,本文对网络中的地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对校园网的网地址及其分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结合校园网接入子系统的特点,在分析校园网接入子系统的结构和可用性以及三种拨号备份方法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请求拨号备份路由的高可用性接入子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IPv4地址日益匮乏,IPv4向IPv6过渡早已迫在眉睫.通过对双协议栈、隧道、IVI等多种IPv4 到IPv6的过渡技术的了解,并针对校园网这类高校园区网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校园网IPv4过渡到IPv6会遇到的3个常见问题.根据这3个问题,参考其他多所高校建设方案提出了使用双协议栈技术为主进行IPv4到IPv6过渡的策略为最简最优策略.然后阐述如何利用该策略实现IPv4到IPv6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下实现NAT的方法,描述了一个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给出了NAT中实现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的脚本,这种方法解决了目前校园网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有VPN技术对动态获取IP地址的分支机构间网络相互连通配置极其繁琐,且在NAT穿越、动态路由支持、报文加密等方面存在某些缺陷.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动态点到多点隧道机制的分析,提出了AC-VPN方案,设计了AC-VPN隧道报文的封装格式和在动态IP地址的设备之间隧道管理机制,结合动态路由机制,实现了使接入到AC-VPN的设备能够相互访问.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AC-VPN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IPv6中,摆动注册是降低路由稳定性和分组传输效率、增加位置管理开销以及策略路由配置复杂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改变路由器通告消息发布方式、设置记忆标记,并配合一套切换算法,设计了一种用于解决无线环境中IPv6移动节点位置摆动注册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由于稳定了路由路径、减少了分组丢失而比单纯使用链路可用性指示作为切换条件的移动管理方法具有更好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0.
移动Ad hoc网络(MANET)是一种多跳无线网络,网络中的节点互相通信而不依赖于预先架设的固定基础设施,它在军用和紧急救援等特殊环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其中多播路由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文中在MAODV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roup Hello消息机制、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的MAODV多播路由协议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减少了开销、降低了时延,在高负载的网络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跨层设计是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文中在综合考虑MAC层调度、物理层功率控制、网络层路由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结合UWB技术超带宽、低信号功率的特点,以实现网络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目标,构建了UWB传感器网络跨层优化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模型最优解进行网络配置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显著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以构建、求解优化模型的方式解决网络跨层问题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are gaining increas-ing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ir easeof deployment. No wired base station or infras-tructure is supported,and each hostcommunicatesone anothervia packetradios. In ad hoc networks,routing protocols are challenged with establishingand maintaining multihop routes in the face of mo-bility,bandwidth limitation and power con-straints. In ad hoc networks,each node( host)acts as a router since routes are mostly multihop.Nodes in …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由器端口编码的转发方法(OPCF),该方法通过在通信源和目的间预先建立起面向连接的端口编码路径,可直接根据端口编码对数据包进行路由,避免了路由表查询开销,实现了基于显式路由的灵活快速转发,有助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流量工程的实现.由于不需要路由器存储和管理除路由表外的额外信息,OPCF可获得良好的扩展性.由于可隐藏数据包的IP地址信息,OPCF能有效增强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原型系统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比MPLS更低的端到端延时并能有效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4.
常用的城市路网分级体系存在局限性,导致道路横断面设计以"车"为本,过于强调道路的"通道"功能,而忽视人们活动的"场所"功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对现行基于城市路网垂直分级体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两类(街与道)五级(商业街、景观街、生活街和主道、此道)"的城市路网水平分级体系和考虑道路两侧土地利用、空间环境、交通运行、公交优先和慢行保障五方面因素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无锡市蠡溪路。实施结果表明,基于城市路网水平分级体系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使道路充分发挥车辆出行的"通道"功能和人们活动的"场所"功能,实现了城市道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评估重大扰动事件下城市道路网络抵御扰动并从扰动中快速恢复的能力,提出以改进元胞传输模型模拟路网流量分布状态,以韧性为测度指标的路网性能评估模型。针对传统元胞传输模型交叉口分流比例恒定的不足,明确考虑扰动事件影响期内因出行者调整路径可能导致的路径流量波动,构建出行决策行为与元胞流量传输的强耦合机制,提出一种新的动态分流元胞传输模型;基于动态分流元胞传输模型获得的路网性能参数,以路网效率为路网基础性能指标,构建反映扰动事件影响期内路网效率累积动态变化的韧性指标;并基于Sioux Falls网络开展算例研究。算例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元胞传输模型,提出的动态分流元胞传输模型通过设置交叉口动态分流参数,建立出行决策行为与元胞流量传输的动态耦合关系和路径流量变化与交叉口元胞分流比例的自洽机制,可准确描述路网实际流量分布状态;提出的基于路网效率的韧性指标可全面反映扰动事件发生后路网性能退化到恢复全过程的动态累积性能,直观展示路网抵御扰动并从扰动中恢复的能力,契合韧性内涵;韧性评估中若忽视出行决策行为潜在影响,将获得次优甚至明显偏离实际的方案或结果。  相似文献   

16.
���ڶ�Ŀ���Ż��ĵ�·����վ��ѡַ�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道路客运站场规划的站场选址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道路客运站场选址方法。首先,将道路客运站场规划区域的道路网简化为有向赋权图,使选址优化问题转化为0-1规划问题;然后,以道路客运站场的建设投资、网络总运输成本以及乘客的总出行距离为优化目标,同时把道路客运的实际条件转化为优化目标的约束条件;最后,利用基于目标值排序组合选择的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的Pareto最优解集合,并通过客运站场选址优化算例阐述了模型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实践中,缺乏量化为主的成网技术流程,站点数量较多情况下规划工作复杂等问题,基于给定站点,将站点间邻接关系和网络上的边是否存在线路以0-1变量表示,并作为决策变量,分别以线网总里程最小化和运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建立由网络设计模型和线路选择模型组成的初步辅助构建模型;并在站点可达性和工程可行性的约束下,设计基于聚类的最小生成树算法和网络修正方案,求解网络设计模型,提高网络生成速度,修正不合理的网络结构;并在运营可行性约束下,设计基于禁忌算法的双目标规划求解算法,求解线路选择模型,成功将其转化为单目标问题,提高算法寻优速度。将实际运营轨网站点和客流OD作为输 入,双层模型可获得最优网络和线路方案,并与实例比较证明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模型结果与已开通运营轨网近似,但线网总里程更低,运营效率更高,线网总里程降低1.7%,直达客流比增加0.7%,一次换乘客流比增加4.2%。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车辆调度成本,优化车辆运输路径,在时空网络中研究路段作业车辆的弧路径问题;考虑道路出行的时变性,利用车辆运行的时间、空间特征,构建时间-空间网络,建立弧路径问题的时空网络流模型;设计了拉格朗日松弛启发式算法,引入拉格朗日乘子松弛耦合约束,构建拉格朗日松弛问题;进一步通过拉格朗日分解,把松弛问题分解为单车最短路问题;用次梯度算法更新乘子,求解拉格朗日对偶问题,并更新原问题最优解的下界;使用启发式算法获得可行解,并更新原问题最优解的上界;用六结点运输网络和Sioux-Falls网络下的算例对算法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六结点运输网络中6个算例的上下界间隙值等于0或接近0,Sioux-Falls网络中算例2的间隙值为0.02%,其余5个算例的间隙值等于0,均可以得到质量较高的近似最优解;在最复杂的算例(15辆车,70个任务)中,算法在可接受的时间内也得到了间隙值为0的解,找出了最优的车辆路径;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拉格朗日乘子会逐步收敛到固定值;当车辆容量从50增加到100时,最优解从52下降到42,说明在任务数和车辆数一定时,适当增加车容量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可见,与商业求解器相比,拉格朗日松弛启发式算法的间隙值更小,求解质量更高,可以更有效地求解弧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共交通线路网络的复杂化使乘客难于选择最优的出行线路。用于最短路算法的公交网络模型,解决了有向图难以承载票价和换乘这两个出行要素的问题,有效地把公交出行要素包含在弧中,使得最短路算法可以直接根据这些要素搜索最优出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