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客运枢纽是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宁波综合客运枢纽发展具备良好基础,但综合客运枢纽建设较为滞后,在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问题突出。本文在总结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布局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提出了宁波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布局模式与具体方案,并以宁波南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为例,对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高铁客运枢纽周边快速集散系统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应当遵循有效分离各种交通、与城市的高等级道路形成全互通的整体、确保枢纽在服务范围内的高可达性、级配合理、因地制宜和适度超前的规划组织原则,其次梳理了高铁客运枢纽外围快速集散系统和内部快速集散系统的规划组织模式,最后对高架进站路和站区内部地面循环路的组织、内外集散系统接口组织与接口形式等要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重庆北站是重庆铁路枢纽的四个主客运站之一,承担着枢纽东西方向通道客运作业,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枢纽内客运组织的顺畅性。本文通过对重庆北站既有客运通道、车站能力、功能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重庆北站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可为重庆北站后期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借鉴柏林中央火车站和京都站的设计理念,根据我国国情,本文提出利用现有的城市铁路通道或其它可利用通道,用公共接驳车辆在高架道路上逆向行驶,主要提供公共接驳服务,成为并联高架路的专用道路;串联连续设置的(或串联近距离设置的)小型高架铁路客站,构成带状铁路客站,即带状客运枢纽。带状客运枢纽具有多重优点,包括避免人、车的过度聚集、建设大的站房和广场、分散及减少拆迁量、减少地下工程量等;同时,客运枢纽能够深入融入城市功能区,或在其周边形成城市功能区,从而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价值。建议北京星火站采用带状客运枢纽形式建设。  相似文献   

5.
单连龙 《综合运输》2012,(12):43-46
本文总结了武汉市客运枢纽交通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武汉客运枢纽交通衔接人性化、层次化、多元化和高效化等规划原则,以及交通衔接的规划思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武汉客运枢纽交通衔接的总体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按照空间、功能、时间等不同维度,界定了综合客运枢纽在规划、建设和运营等不同阶段一体化发展内涵。针对政府市场职能和中央地方事权划分,分析了省级交通部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并以重庆为例,在分析综合客运枢纽发展历程和发展形势基础上,提出了重庆交通部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应聚焦于制定发展战略、完善规划体系和机制、确定重大项目清单、加强行业指导、完善投资政策、加强审批管理、优化协调机制和强化服务监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设公路快速客运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高速公路网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快速客运应运而生,方兴未艾,成为公路客运新的“换代产品”。加快建设公路快速客运系统,提高公路客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竞争力以及公路快速客运在公路客运不同运输服务产品中的竞争力,适应新形势下客运市场的需求,是当前交通主管部门、运输行业管理和公路客运经营者共同关心探讨的课题。笔者就此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高速铁路的发展对航空业的冲击是近期国内民航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目前,随着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的率先通车,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南京市六合区道路客运需求、客流特征和场站的发展现状,揭示了目前六合区道路旅客运输存在的问题,进而从需求总量、旅游客运、快速客运、农村客运、城乡客运等方面剖析了六合道路运输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新建客运枢纽、加强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形成合理补贴等方面提出了六合区道路旅客运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以铁路客运站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区位态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论证了枢纽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圈层影响模式以及对城市区位态势的双向影响作用,提出需要从系统平衡的角度对枢纽的规划建设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新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正在快速发展建设,站城融合综合开发模式下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是未来综合交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其功能布局具有交通隐形化、空间一体化、衔接无缝化、管理集中化、服务智能化等新特点。近年来,虽然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建成,但整体效率不高,各种交通方式由于条块分割等衔接不畅,枢纽功能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较为缺乏,不成系统。本文以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为例,结合项目特征分析其布局模式的选取,以交通需求预测为依据进行各功能模块的规模测算,考虑枢纽的复杂度、关联度并构建布局优化模型设计其布局方案,探讨站城融合新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功能布局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建设的意义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一体化"这一范畴的本源与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于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建设的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两个层次展开探讨,涉及区域规划、网络布局、功能融合、交通方式集成和运营管理等内容,最后分析了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篇依托"西部地区公路快速客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介绍了公路快速客运的概念、构成要素、服务对象、特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公路快速客运系统的车辆、站场、服务、管理、信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公路快速客运系统评价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快速客运发展对策及建议,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公路快速客运系统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既有客运枢纽布局方法出发,分析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规划层次枢纽的布局要求,探讨了省域层面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以江苏省为例,围绕旅客出行无缝衔接的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并以响应区域不同运输结点和不同层次客流需求特征为切入点,提出"客流分层、结点分级、枢纽分类"的布局方法,以及枢纽布局方案与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5.
吴文化 《综合运输》2006,(12):64-67
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在其后的40年间,主要中长途快速客运方式——民航与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发展以及市场领域的竞争对我国现阶段民航与典型运输通道上客运专线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图1显示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GDP增长与民航、新干线客运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宁波市综合客运枢纽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阶段、建设型式及衔接模式,阐述了宁波市综合客运枢纽系统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布局规划,以完善综合客运枢纽功能,为国家枢纽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客运枢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业界都在提倡站运分离,而相关专家认为应该进一步细允将建设和养护也分离出来,规划建设主要靠行政帮忙,经营养护却应以市场为主导。  相似文献   

18.
刘文彬 《综合运输》2022,(5):149-154
合武高铁和合宁高铁作为沪汉蓉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入合肥铁路枢纽方案对沪汉蓉高铁整体线位走向及合肥枢纽客运车站分工有较大影响。在分析合肥铁路枢纽概况、枢纽客运量预测及车流特点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条件、运输组织、线位走向、工程投资等方面确定沪汉蓉高铁应引入合肥南站,结合客运系统布局,重点研究了近期实施合武合宁直通线方案与近期沪汉蓉铁路城际通过车流绕行合肥站方案,并最终推荐近期实施合武合宁直通线方案。  相似文献   

19.
日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世东 《综合运输》2009,(12):70-74
基于日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特点分析,结合我国城市客运枢纽建设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铁路车站为核心,加强城市轨道衔接,打造综合性客运枢纽;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或协调机制,保障建设、管理运营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顾民  潘亮 《综合运输》2021,(2):59-65
本文对高铁客运枢纽区域内步行交通的影响范围和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提出在站城融合理念下,步行交通是高铁客运枢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利用开源数据,对比我国京沪高铁沿线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以及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东京站、名古屋站,分析枢纽步行交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站城融合背景下枢纽步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重点和指标体系,为高铁客运枢纽实现站城融合、建立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