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方案。针对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的双层隧道联络通道结构偏心的特点,对联络通道冰冻法施工作了详细的叙述,特别是对开挖与构筑施工,给出了具体的施工步骤,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南京地铁机场线某标段中三座联络通道施工的阐述,介绍了在复合地层中采用矿山法施作盾构区间联络通道的施工技术.着重对成形隧道内支撑加固、小导管超前支护、台阶法开挖,以及防水体系施作进行了重点说明,充分体现了多种工艺在浅埋暗挖工程中的应用,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铁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力学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生 《公路》2015,(3):228-231
通过对天津地铁二号线13标联络通道地铁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进行力学模拟分析,研究了冻土帷幕的变形及应力分布情况,科学地对冻结法施工进行了详细的力学模拟。通过运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联络通道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冻土帷幕的应力与变形进行了分析和安全评价,全面剖析了冻土帷幕中应力与位移的分布情况,最终科学地计算了冻土帷幕的厚度设计值,明确了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位置,需要特别注意冻土帷幕与隧道接触部位的应力变化,该部位在冻结过程中散热快,容易影响冻结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对今后地铁联络通道或相关类似工程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海底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健康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冻结法修筑联络通道时,施工结束后联络通道结构稳定需要的时间长,对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是保障联络通道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研究海底隧道联络通道健康监测技术,以厦门海底隧道联络通道工程为依托,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提出海底隧道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冻土、联络通道结构与盾构隧道结构的实时监测方法,研究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结构与冻土的相互作用,根据联络通道结构的受力特点,分别提出冻结法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的健康监测指标及监测方法,建立联络通道结构的健康监测及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施工和使用2个不同阶段,该健康监测技术采取不同的监测指标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价结构的安全性能,保证联络通道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地铁规模的不断发展,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在防灾、排水、联络等方面的功能日渐突出,人工地层冻结法(以下简称冻结法)在地铁区间联络通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设计、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以上海市轨道交通某区间联络通道为例,就冻结法在地铁区间联络通道中的应用作一浅析,以期得到更多业内资深人士的关注,使冻结法的设计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6.
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三维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沙  杨文武 《隧道建设》2008,28(3):271-276
应用人工冻结土体技术开挖隧道的联络通道,涉及到土体冻结的热力学作用以及冰冻土体与隧道结构相互影响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力学过程。采用FLAC3D建立主隧道、联络通道及冻结管的三维数值模型,综合考虑了温度计算、冻土与非冻土的转变及土体的冻胀作用,研究了人工冻结法对隧道管片及周围土体的力学响应。通过对冻胀率参数敏感度分析,研究土体冻结变形、冻胀力及隧道管片内力的变化,所得到的初步结果对冻结法施工有着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海长江隧道联络通道冻结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超  岳丰田 《隧道建设》2012,32(6):843-848
上海长江隧道共设置8条联络通道,全部采用冻结法施工。为了优化联络通道的冻结设计参数,通过对1#联络通道冻结过程的现场实测,分析冻土帷幕厚度、冻土平均温度、开挖面温度等参数的演化规律;以冻结效率为考察指标指出了原冻结方案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联络通道冻结设计的优化方案;运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采用优化方案时联络通道的冻结温度场发展过程,并以采用优化方案的5#联络通道的冻结实测数据为例,对比分析了优化方案的冻结效果。实践表明,优化方案下形成的冻土帷幕有效厚度大、平均温度低、冻结效率更高。对冻结方案的优化设计为后续7个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聂彬  党亚杰 《隧道建设》2015,35(Z2):162-166
为了解决江底盾构区间联络通道矿山法施工涌砂涌水风险技术难题,以南昌地铁1号线秋水广场站至中山西路站盾构区间赣江江底3#联络通道施工为例,通过现场施工经验总结及注浆方案改进,成功完成了3#联络通道的开挖与支护。施工证明,该施工技术在处于江底的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中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9.
李启森  吴雷 《隧道建设》2007,27(4):82-84
 地铁建设中隧道联络通道是重点之一,而在软弱地层中进行联络通道底部泵房开挖则是联络通道施工的关键。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天—五区间二号联络通道泵房的施工,介绍了在富水软弱地层下的土体注浆加固法结合暗挖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书磊  管攀峰  丁国胜 《隧道建设》2020,40(Z1):258-265
冻结法联络通道工程是自身风险工程,为弥补联络通道冻结法工程施工之前(前期阶段)风险管控方面的缺失,以风险管控为主线,从工程技术角度对联络通道冻结工程的风险源识别与风险等级评价进行分析,提出减小或规避联络通道冻结工程风险的技术措施,包括: 1)合理选择联络通道的位置,尽量避开重大环境风险和工程地质风险; 2)适当增加联络通道处钢管片的数量,增强隧道结构整体强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对联络通道前后一定范围的隧道管片背后进行二次注浆,适当加固地层; 4)优化联络通道及泵站的结构尺寸,以利于冻结施工; 5)合理进行冻结法加固专项设计,避免出现冻结薄弱面。  相似文献   

11.
该文全面阐述了盾构土舱保压施工工法的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法特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效益分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在盾构土舱保压施工方面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旁通道(泵站)的功能、设置和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两种类型的地铁区间可不设旁通道的方案,建议参考大隧道(黄浦江越江)的成果,来进一步优化地铁旁通道(泵站)的设计。文章运用人工冻结法原理,分析旁通道(泵站)建设的施工、冻融沉降和运营维护风险,建议加强针对冻融沉降规律的试验和研究,提高人工冻结法施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经城市高架桥盖梁施工为例,介绍了穿杠法的施工工艺及其流程,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光大桥主桥整体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准确了解新光大桥施工过程中的三维受力状况,建立以块体单元、板单元、梁单元及杆单元组成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Strand7并通过引入API的方法进行施工过程的仿真计算,给出仿真分析结果,指导主桥整体施工.施工过程中的实测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相吻合,证明了仿真分析方法及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简单回顾造价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代建制模式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优势和特色,并从建立造价分解结构、强化投资与设计造价过程,以及合同管理等三个方面阐释了项目代建制模式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  相似文献   

16.
桥梁的精确分析必须与其施工方法,施工过程紧密联系。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都是在各施工阶段逐级施加的,而且每一阶段伴随着徐变、收缩,预应力的张拉,边界约束的增减和体系转换等因素。所以导致通用的结构分析程序应用于桥梁结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该文阐述了有关桥梁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研究。基于Visual Basic6.0开发了桥梁分析程序系统,以解决对桥梁进行精确分析的问题。实践证明该程序使用方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现浇钢筋混凝土普通箱梁冬期施工时,首要任务是保证混凝土尽快达到临界强度,避免遭受冻害。着重在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做好加热或保温措施。天津市复康路互通式立交桥局部工程进行了冬期施工,施工方法采用暖棚法,为桥梁上部结构冬期施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以跨径112 m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为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空间计算模型对结构施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为桥梁结构施工控制提供了依据.该桥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吻合良好,施工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方面的建设也在随之迅速发展,对于汽车设计开发到实际生产导入转化,汽车总装负责最后的装配、调整和检验工作,也是汽车生产过程中投入人力最多的领域。面对车辆产品智能水平升高、配置越发丰富,合理的整车装配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规避实车制造后期发现问题后难整改、周期长等问题。如何合理制造出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产品,本文针对整车工艺规划的模块化方案分析及供货层级制定、工艺路线制定、零部件装配层级分布图、数模工序装配模拟仿真及工艺卡编制的应用进行分析及总结,以期能总结相关经验作为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就地热再生机组的工作效率和再生后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通过对两组不同的就地热再生机组各施工环节温度的采集,对比分析施工全过程的温度散失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机组从地面加热开始至复压结束,其表面温度的集聚与散失均呈现一定的梯度.施工过程中提高机组之间协同配合的程度,加强其同步性,可避免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再生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