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完善的集疏运系统是港口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全面推进,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完善天津港以公路、铁路为主体的陆路集疏运系统,提供通达腹地、能力充分、便捷高效、衔接顺畅的交通服务。本文采用"问题导向、规划引领"的方法,首先从集疏运方式分担和集疏运通道建设两方面梳理了天津港目前的陆路集疏运体系现状,分析了存在集疏运交通不畅和港城交通矛盾的问题和成因;然后根据天津港规划的功能布局和未来的交通需求,结合鹿特丹港、深圳盐田港等国内外先进港口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拟定了天津港陆路集疏运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最后从硬件设施改善方面提出了公路、铁路集疏运系统完善方案,重点是进出港衔接道路、港口对外通道等层面的网络设施建设任务,并且从软环境优化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实施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港口集疏运方式碳排放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港口集疏运体系碳排放评估框架,并运用随机效用理论,构建了港口集疏运体系碳排放评估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方法既可用于港口集疏运体系碳排放总量的估算,亦可用于低碳交通运输政策减排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支撑宜昌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建成长江三峡航运物流中心,对三峡枢纽港的集疏运体系布局进行了研究。剖析三峡枢纽港集疏运体系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明确三峡枢纽港集疏运体系的建设要求和建设目标,提出多层级集疏运体系的布局方案,为推动沿江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广西钦州港物流综合服务能力的现状,分析了钦州港物流综合服务能力的局限性,并从完善港口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港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改进港口集疏运系统及开展港口物流战略联盟创新建设四方面,提出了提升港口物流综合服务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港口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导致了陆侧集疏运交通量的大幅增加,而另一方面,港口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但城市空间扩展与港口作业影响区、集疏运交通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港城发展的矛盾,是城市交通管理者和港口管理者面前的共同难题。本文从交通、土地资源、环境污染等方面论述了上海特大型港口城市的港城矛盾;并梳理了鹿特丹港、长滩港、汉堡港、纽约新泽西港、安特卫普港、哥德堡港等国外港口城市的港口集疏运模式;总结了不同类型城市港城矛盾的解决方案,为国内特大型港口的集疏运系统建设和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闽台两地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港口战略合作沟通机制,深度整合双方港口资源,研究突破双方开展港口合作的制度障碍,加大两地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双方的港口货物集疏运系统建设,增加对腹地货源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方顺 《综合运输》2018,(3):88-92
港口集疏运交通需求预测是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有效提升效率和拓展腹地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汕尾新港区疏港交通为例,结合港区发展规划预测未来年疏港交通需求,并考虑港区办公服务的客运需求,建立集疏交通量计算模型,预测港区集疏运交通需求量,为港区集疏运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梁英慧  郑攀  葛春景 《综合运输》2022,(1):36-39+92
本文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为出发点,紧密围绕我国千万级枢纽机场连接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聚焦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千万级枢纽机场的轨道集疏运的需求分析,提出我国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枢纽机场轨道集疏运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完善湘鄂赣煤炭运输系统应充分利用水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萍  尹震 《综合运输》2011,(12):50-53
煤炭供应保障已经成为制约湘鄂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完善湘鄂赣煤炭运输系统建设,加快煤炭铁路通道及集疏运铁路网建设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水运资源,构筑水路集疏运网。  相似文献   

10.
论文在分析大型枢纽机场集疏运体系规划特点的基础上,研究集疏运公路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组织模式,以北京新机场为例,进行公路集疏运网络规划示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上海港集疏运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自贸区政策体系,选取国际中转集拼、扩大国际船舶运输和国际船舶管理业务外资投资比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政策加以解析,分析其对上海港集疏运的影响,结合上海港集疏运体系发展约束条件,研究在自贸区政策环境中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的发展目标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双循环发展格局的不断推进,公铁联运在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等方面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公路及铁路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公铁联运集疏运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目前仍然存在集疏运一体化设施薄弱的问题。本文以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为例,分析总结现状集疏运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枢纽功能定位及方案,开展集疏运一体化设施需求分析,最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从基础设施一体化、组织方案一体化、运营组织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集疏运一体化规划方案,适应双循环发展要求,提高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的公铁联运效率,为其规划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是基于"站城融合"理念打造的新一代综合交通枢纽,其规划建设既要创造高效便捷的集疏运条件,又要避免城市功能吸引产生的大量客流加剧交通拥堵。本文着重从枢纽内部交通场站规模与换乘客流的匹配角度出发,分析了枢纽内城市道路交通场站的规模,并根据枢纽周边交通环境设计了接送客交通流线,以保证与枢纽配套的集疏运体系高效、便捷、顺畅。  相似文献   

14.
王轩 《综合运输》2022,(4):150-155
随着“双一流”战略发展目标的提出,天津港在调整运输结构、推动海铁联运、构建智慧港口方面面临更高的发展挑战。本文以港口集疏运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研究港口集疏运现状,梳理发展天津港集疏运存在的问题;在港口定位、港口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分析集疏运需求特征,从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运输组织一体化和信息资源一体化三个角度出发研究规划港口集疏运一体化发展路径,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为天津港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港口绿色智慧发展提供建议和助力。  相似文献   

15.
程世东  张娜 《综合运输》2011,(12):47-50
本文在明确对外客运枢纽功能和建设重要性基础上,阐述了在选址布局、综合性一体化和集疏运网络等方面应遵循的理念,并提出了建设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湖北入选交通强国建设首批试点的背景,以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为目标导向,梳理湖北省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现状,剖析发展存在的问题,围绕湖北省做强做优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的战略目标,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明显的协同化运营要求.本文针对面向协同化运营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问题,分析了铁路枢纽与集疏运体系的协同关系,提出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梳理了面向协同化运营的建设原则和推进策略,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面向协同运营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重庆保税港区产业发展对其集疏运体系要求的基础上,从枢纽能力、保税港区内部联动、腹地通道、广域通道等方面系统性提出保税港区集疏运体系优化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年录发  游婷  王薇 《综合运输》2023,(10):182-187
为做强做优武汉市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本文从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内涵出发,分析水运、铁路、航空等13处集疏运枢纽和通道现状,梳理既有多式联运业务开展情况,研究重点多式联运线路运输经济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设施布局、品牌线路打造、市场主体培育以及信息资源整合等多个层面提出发展建议,并谋划拟实施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申报国家级、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进行项目储备。本文研究对推动区域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沿江或跨江公路的重要交通源之一是沿线港区集疏运交通量,预测公路承担沿线港区交通量规模成为当前公路项目前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港区功能定位、港区货物未来集疏运量以及集疏运流向为基础,提出一种预测港区集疏运交通量的方法,并应用于省道阳枫线黄州段改建工程可行研究中。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