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静 《中国铁路》2012,(8):57-60
结合GSM-R网络设计,从传输系统、设备冗余、隧道覆盖冗余、分支线路覆盖、漏缆监测和天馈线系统等方面,探讨提高普速铁路GSM-R网络的整体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天馈线就是满足各地段覆盖的终端设备,天馈线系统安装调试直接影响GSM-R网络的使用效果.为此,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对客运专线GSM-R天馈系统安装、调试进行技术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华广青  李士军 《铁路技术创新》2011,(Z1):139-140,146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发展,GSM-R系统在高速铁路的运用技术更为完善.在高速铁路建设中,施工工艺发展更为成熟.在安全、美观、标准化的前提下,总结出一套现场施工安装方案.1 GSM-R设备室外安装天馈线部分安装工艺流程见图1.天馈线各部分安装工艺如下:(1)馈线切割.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确定各扇区的馈线长度,并在设计长度上留有3~5m的余量进行切割,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吊装到位,下部留有足够使用长度后再切割,每切割完一根,根据馈线长度,在馈线两端和中间粘上相应标签,便于馈线布放时排列顺序.在切割过程中严禁小角度弯折馈线,并防止车辆行人碾压与踩踏.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为实现铁路GSM-R弱电场区的无线覆盖, 对需要采用由基站、直放站、干线放大器、漏泄同轴电缆、天馈线等组成的中继传输系统进行论述,同时对GSM-R中继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条件,设备类型、组成、主要技术要求作出规定.研究结论:根据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通过研究提出了系统在工作频段、载干比、时延以及场强覆盖等方面的要求;对系统主要设备的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天馈线和漏泄同轴电缆等规定了具体的技术指标;结合铁路的具体运用实际,对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可靠性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为工程设计、产品制造、施工安装、设备维护、质量检验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及无线中继设备功率和频率配置、天馈线及漏泄同轴电缆的技术特性,结合环境保护部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电磁辐射的标准,计算出不同场景下满足电磁辐射标准的极值距离,并通过分析提出相关工程建设指导意见,使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引起的电磁辐射满足国家相关规范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6.
GSM-R网络日常运营维护中,漏缆、天馈线等无源部件的故障占整个基站子系统故障的50%以上,其中漏缆接头、射频跳线和天线的故障在无源部件故障中达80%以上。随着GSM-R系统运行开通,由于设备质量问题或工程安装问题造成的故障逐步显现,部分漏缆所连接的接头、跳线、天线将开始进入故障多发期。但由于维护困难,  相似文献   

7.
介绍GSM-R网络GB接口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目的、设计方案、性能指标和主要功能.通过实际应用该系统查找GSM-R GPRS网络故障的原因,表明GSM-R网络GB接口监测分析系统满足对GPRS网络及GRIS监测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8.
1概述由于GSM-R承载着CTCS-3级列控业务,是高速铁路运营的神经中枢,保证GSM-R网络可靠运行、列控业务的有效传递成为GSM-R网络运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列控业务,每次无线连接超时都会对列车运营造成影响.如何快速对无线连接超时进行分析,快速定位故障是工作中面临的首要困难.3个接口监测设备的设立使分析故障有了较好的手段和依据,但传统监测设备3个接口分别设立,监测内容仅按时间顺序罗列,缺少3个接口的关联性,且只能人工分检后再详细分析,对无线连接超时分析造成很多不便.为此,结合高速铁路GSM-R运营工作实际,总结出一系列规律,创新性地提出智能分析概念,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合作对接口监测设备进行改进,使现有接口监测设备具备综合分析、自动分析判断、自动生成报表等功能,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9.
GSM-R干扰主要来自系统外部和内部二方面,目前我国尚无针对GSM-R网络比较全面的无线干扰评价及测试方法。为此,按照工程建设初期阶段、工程验收阶段以及运行期间,对设备性能、网络干扰的监测和控制等进行总结,探讨GSM-R系统干扰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因无线列调电台设备天馈线连接器暴露于室外,且防护不当,易造成进杂质、进潮气和渗水,从而造成天馈线短路和驻波比增大等故障.  相似文献   

11.
信息之窗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10):76-77
部文摘登运基通信[2011]390号关于印发《SIMS型GSM-R网络接口监测系统设备技术审查意见》的通知2011年6月23日,运输局会同科技司组织专家对铁科院研制的SIMS型GSM-R网络接口监测系统设备进行了评审,并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铁路GSM-R网络共用设备在全路集中设置,且工作机制复杂,一旦发生故障对铁路业务影响范围较大。对GSM-R网络共用设备的设置方案及工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共用设备故障对业务的影响;以信令转接点设备故障为例,提出人工处置隐性故障的方案,基于既有7号信令监测系统,初步设计7号信令集中监测预警平台,辅助实现共用设备故障识别及自动告警,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手段提高设备故障处置效率,降低由于共用设备故障对业务带来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远程动态监测系统基于大秦线GSM-R无线网络的GPRS业务及铁路内部有线专网,将车载机车信号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地面信号数据及TAX数据实时地传输到地面数据服务器,用户使用客户端软件登录服务器察看远程动态监测数据,从而实现对铁路机车信号系统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既有GSM-R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改造GSM-R动态监测系统,实时记录位置信息、呼叫信息、调度命令,在地图上显示运行轨迹和基站场强,当网络劣化时立即报警。  相似文献   

15.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性能极易受到无线电干扰的影响。而当前铁路GSM-R网络无线电干扰的监测手段以定期测试、事后分析为主,存在覆盖范围小、时效性低、人工投入大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列车装载式设备的铁路沿线GSM-R无线干扰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能够对无线频谱及其他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实时智能分析,自动识别干扰并给出预警,同时估算干扰源的位置。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系统能够根据输入数据实现干扰识别。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分析模式,该系统的干扰识别效率和准确率都得到提升,在提高GSM-R网络运维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1概述G S M-R车载设备包括C3列控区段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的MT模块、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DMS)终端、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GSM-R手持终端等。这些设备在C3列控、调度通信等行车控制和指挥、保障运输安全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铁路局规定GSM-R系统车载设备未进行出入库检测或检测不合格时,机车不得出库担当牵引任务。因此,一旦GSM-R系统车载设备出入库检测不能正常完成,将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秩序,因此保证车载设备出入库作业正常至关重要。以下针对GSM-R车载设备库检业务典型故障案  相似文献   

17.
Um接口是车载电台(MT)与GSM-R网络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Um接口监测系统,介绍系统构成、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案。通过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进行试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载设备与GSM-R网络基站交互的过程,实现车地数据传输过程的闭环监测。  相似文献   

18.
介绍GSM-R网络接口监测系统的结构与组成,设计并实现GSM-R网络接口监测网关子系统,解决京沪高铁相邻局间接口监测子系统间的信息交互,保证被监测用户信息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作为铁路综合无线通信平台的GSM-R已逐渐形成全国性网络.北京铁路局管内GSM-R线路有京津城际、京沪高速、石太高速、京九G网及正在建设的京石武客专等线路,G网设备有传输、接入、MSC/BSC、光纤直放站、动环、视频监控等.由于建设时间及提供设备的厂商不同,在设备维护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GSM-R系统的通信服务质量,为高速铁路稳定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是当前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GPRS网络为铁路GSM-R网络运营提供分组域无线数据传输业务,为完善铁路GPRS网络中全路共用设备及接口设备等关键网元设备的监测手段,开发基于.NET平台的铁路GPRS网络主动监测系统,基于"主动探测"模式,从应用层角度将各受监控关键网元的活动性和应答情况进行快速收集与处理,实时检测网元的活动状态和业务运行状态,实现对铁路全路共用GPRS网络设备(包括RADIUS、DNS、GROS)及GRIS等重要网元设备的实时、主动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