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市域快轨在站间距、运行时速等方面与城市轨道交通有着明显的区别,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降级及后备系统的信号机"两显示"和"三显示"方案,将其应用于市域快轨中存在的信号机显示逻辑关系不明确、岔区信号机间距过小等问题,从而提出针对市域快轨工程特点的"三显示"信号方案,并给出各工况条件下信号机(出发信号机、进站信号机、区间通过信号机)之间的点灯逻辑关系。该方案可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降级及后备模式下的行车效率,更加适用于平均站间距大、速度目标值和旅行速度高的市域快轨公交化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地铁正线轨旁信号机的显示方案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探讨了信号机的机构设置及显示原则,并提出了统一信号机机构设置原则及显示含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下接触网斜腕臂的绝缘子遮挡信号机显示的问题,分别从接触网支柱的侧面限界、安装底座以及信号机的安装高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解决绝缘子遮挡信号机显示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动车走行线是动车组进、出动车运用所的必经之路,确保动车走行线的通过能力,对于保证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营秩序意义重大。以东北某高速铁路动车走行线为例,针对存在的动车走行线通过信号机设置和显示关系的不同见解,通过对相关规范条文的深入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应用实例,提出能够更好发挥动车走行线通过能力的通过信号机设置及信号显示方案,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动车走行线通过能力途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点阐述了CBTC模式下信号机的显示方案,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选,提出推荐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解决城际铁路信号工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信号显示问题,从城际铁路的信号机设置和信号显示二方面,讨论了有配线车站及无配线车站的进、出站信号机设置的制约因素及具体要求。针对城际隧道限界较小、不满足进站复示信号机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特殊设计的进站复示信号机构;深入分析城际铁路信号机构的显示含义,通过特殊运营场景指出了目前显示的不足之处,并对引导、进路表示器等使用原则做了探讨,对实际工程实施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联锁系统作为基础信号设备使用多年,它通过驱动信号机显示来表示可否进入信号机后方防护区段。在高密度、高速度的运营需求下,列控系统得到大量装备,它对列车的安全运行速度与安全运行距离进行防护。对CBTC系统与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的接口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双线自动闭塞重载铁路的信号机从三显示分布改造至四显示分布时,列车追踪间隔距离的变化会引起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变化,从而导致线路通过能力发生变化。结合我国双线重载铁路宜采用四显示移频自动闭塞的发展趋势,依据既有线路允许速度及列车编组等现状运营情况,对朔黄铁路既有信号机的三显示分布进行四显示分布改造,并根据改造后四显示信号机的分布结果,研究改造前后列车追踪间隔距离及追踪间隔时间的变化,以此分析改造前后线路通过能力的变化情况,为线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发展适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实例,对在编组站四显示自动闭塞改造工程中的信号机布置方案提出改进建议,即通过缩短闭塞分区的长度并制定车场内正侧线股道上的信号机显示方案来提高车站的咽喉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信号及其显示设计方案的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已建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车辆段信号机设置方案进行研究 ,从行车组织、信号显示、系统运用等角度对 3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 ,提出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移动闭塞的CBTC信号系统,信号机的显示意义被弱化。但在降级模式下,信号机作为必要的安全运行条件之一,依然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引入绿黄灯和蓝灯显示,新增绿黄灯指示单个闭塞区间空闲,新增蓝灯指示CBTC模式,并进一步对各个应用场景进行分析,讨论了绿黄灯显示信号和蓝灯显示信号在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的应用,为信号机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模式下,列车以车载信号为主体信号,而非受控列车只能根据信号机显示行车。根据CBTC控制理念的不同,信号机的显示可采用点灯和灭灯两种方案。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了不同的点灯方案,不同的运营方也有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各种显示方案的分析比较,为各地选择合适的信号显示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深圳已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信号机设置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了2种常用信号机设置方案的特点,并对车辆基地出入段/场能力进行估算,提出了车辆基地信号机设置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提高单线铁路运营能力,就采用计轴技术对铁路单线设站间分界点信号机,实现自动控制的方案进行探讨,使之成为提高行车能力的一种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高速铁路的发展,新型复兴号动车组投入运营等情况出发,通过对现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对于京张高铁股道有效长650 m的车站出站信号机设置的要求,以及相关研究试验等详细的分析,提出了4个高速铁路的车站出站信号机设置方案,对各方案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结合复兴号列车在京沈高铁试验段的试验和新型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的开行情况,对京张高铁出站信号机的设置进行了优化,京张高铁出站信号机的优化设置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实现到发线有效长的充分利用,进一步优化司机操纵,减少停车附加时分、提高工程经济性等,为京张高铁未来开行17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预留了行车条件,并为今后规范的修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道口是铁路运营安全的薄弱环节,做好道口的设计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铁路提速,提速铁路线路道口均被"平改立",但时速160 km以下线路由于种种原因仍有相当一部分道口被保留。因此,区间道口的设计,特别是道口两端的区间通过信号机与遮断信号机的显示关系,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案例,对近接运营高铁接轨站的出站信号机及股道轨道区段设计方案、无线闭塞中心RBC控制方案、调度集中系统调度区划方案、接轨处道岔控制方案,以及并行线路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设计方案等进行分析、比选和总结,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下的信号机构安全距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区段安装通过信号机在国内尚无先例,针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AT供电条件下的信号机安全距离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问题,分别从信号机安全距离、信号机显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降低信号机高度满足信号机距离带电体安全距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时速350 km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我国高速铁路运营十年,为在大客流线路扩大运力开行17辆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对运营需求提出更多要求,相关标准需要结合理论分析与试验进行修订。本文从《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标准修订背景与需求、标准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开行440 m时速350 km复兴号动车组为目标,提出一种避免大规模站前改造工程下通过外移出站信号机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出站信号机设置位置及增设分隔区段增加安全性的列车防护设计方案,最后针对该方案与现行标准协调问题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20.
介绍集中区与机务段联系的几种方式,根据具体的运营要求对几种方式的选择作了论述,并对集中区与机务段之间调车信号机的设置提出了几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