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说到新大洲本田的两用车产品序列,新大洲本田曾在几年前推出过一款战驭XR150L,奈何国内当时的两用车市场并不成熟,这类车型还没有被大家广泛接受,因此战驭的销量并不理想。后来在2018年上海摩展,新大洲本田还展出了一款出口南美的XR190L,本田XR系列有着悠久历史,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是本田旗下经典的林道越野车,XR190L的亮相也引起了不小的呼声,可能当时新大洲本田还没从战驭的阴影中走出来吧,这款车后续也没了消息。  相似文献   

2.
总部坐落在奥地利的 KTM 公司是一家久负盛名的越野车生产商,在越野车爱好者中,该公司的产品堪称越野车中的极品。本期测试的Chollcnqcr 却是 KTM 的另一款车型,国内车迷都称其为"滑胎车"。"滑胎车"是一款源自欧洲的车型,此款车的全称为 Supermoto,外型与越野车非常接近,只是车轮直径比越野车小,轮胎也换上了更适合公路行驶的公路胎。这种不伦不类的车型近年来在国际市场非常流行,厂家也从中窥到了商机,相继推出各种Supermoto 车型。像日本四大车厂都为自己的多款越野车装上了公路胎,推出了 XR650(本田)、XT660(雅马哈)、DR-Z400(铃木)、KLX250(川崎)等车的滑胎版。但与 KTM 相  相似文献   

3.
越野车中的本田(Honda)CR-V可以说是本田众多车系中的一个代表,虽说本田CR-V是越野车型在其身上也还是可以看出那颇为本田化的车系的影子。 本田CR-V在造型设计上,完全走的是吉普车化的路线,四轮驱动的全天候调设置,高大威猛的造型,总是透露着一种狂野的性情。但是,你如果认为它是难以驾驭的,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当你驾驶上本田CR-V时,才会发现它其实还是一辆比较柔和的越野车。 在内部设计方面,本田CR-V毫无疑问是非常的宽敞。本田CR-  相似文献   

4.
Outlander     
《汽车实用技术》2003,(7):63-63
即将在北京投产的三菱SUV车款Outlander,是三菱Airtrek越野车美版本。Outlander沿用三菱兰瑟轿车Lancer的车身平台,车身尺寸与HONDA CR-V差不多,三菱Outlander的推出将会与丰田RV4、本田CR-V、日产X-Trai1等小型SUV产生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6月15日,上海第八届国际汽车展览会如期在三个会场揭幕,本次车展引起了国外知名厂商的高度重视。通用、大众、丰田、福特、本田、三菱、现代和雪铁龙、伏尔伏等都纷纷参展,推出最新力作:有轿车、跑车、概念车、MPV、吉普越野车、客车、  相似文献   

6.
Honda CR-V历史     
田越 《汽车杂志》2007,(11):150-153
SUV在八十年代开始流行。到了九十年代,很多人开始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需要SUV车的越野能力。当然。更不喜欢越野车的高油耗和较差的城市、高速公路行驶性能,实际上,大家只是喜欢越野车的外表和驾驶位子高高在上的那种俯视的感觉。而此时,美系车厂仍然还沉浸在SUV的成功之中,但一些日系车厂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本田公司在丰田推出RAV4之后不久就推出了全新的CR-V车系。CR-V起源自本田CMC思域这个全球小型车平台。但与CMC并不是很接近。  相似文献   

7.
张宏 《摩托车》2005,(5):4-5
250排量的专业越野车一直是各大厂家展示技术实力的焦点。YAMAHA公司在推出前卫的YZ250F后,连续几年在这个级别保持着优势,其他厂家只能望其项背。作为老对手的本田公司自然不甘示弱,推出了新款CRF250R四冲程越野摩托车,如图1所示,让广大本田的信徒又找到了抗衡的法宝。对广大的车迷而言,本田CRF450R一直是个令人敬畏的家伙。CRF450R的小兄弟—CRF250R有着与其相似的发动机结构,但排量的减小要求CRF250R的布置更轻、更小,设计师对CRF250R进行系列“瘦身健骨”的处理:CRF250R采用了单凸轮轴的设计以确保汽缸头更轻,同时也给四…  相似文献   

8.
十佳真容 2003年的最佳越野车得主是本田CRF450R,第二代的CRF首次使用了更平滑的动力输出系统,于是它当之无愧地拿走了最佳越野车大奖。舒适的悬挂、华丽的动作,CRF450R得到了MX公开赛四冲程车的顶级荣誉。你是否认为Honda会在荣耀面前稍作休憩,送上一成不变的2004版CRF?  相似文献   

9.
CR车系是本田生产的一款越野赛车,其中名气最大的是CR125和CR250,在国内越野界,这两款车无人不知,在各地越野赛场上我们也常会见到它们的身影.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一股"越野热",各家车厂都快马加鞭,纷纷推出民用版越野车,于是源自CR系列的CRM诞生了.  相似文献   

10.
本田汽车公司的混合动力车 本田汽车公司在混合动力车研制方面走在时代的前列。其重要成果就是在1999年11月推出了本田IMA系统的混合动力车Insight,这是继丰田1997年推了Prius混合动力车后的量产车。2001年的35届东京国际车展上,本田又推出了思域(Civic)混合动力车与DUALNOTE混合动力车。  相似文献   

11.
轻型耐力越野车符合亚洲人的身材特点,各大厂家对其都非常重视,尤其是日本的四家车厂都推出了众多款式的小排量车型,其中尤以本田和铃木的车型最多,本次试车的主角便是这两家车厂的XL125R、DF125。本田的XL系列款式众多,排量从125到1000不等,虽然都是冠以"XL",但车型却包括耐力越野车和拉力车,小弟XL125排量虽然最小,却也有一款和老大XL1000一样都是V型双缸的拉力车。相比之下,铃木DF系列只有125和200两款车型,在数量上无法与"大门大户"的XL系列相比。XL125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生产,该车搭载了一台四冲程风冷单缸发动机,配气系统是O-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轻型四冲程耐力越野车市场竞争激烈,铃木DR250、雅马哈TT-R250、本田XR250等车斗得不可开交,并逐渐拥有了各自的支持者。见此情形,日系四大家之一的川崎公司坐不住了,在1994年推出KLX250以参与耐力越野车的角逐。KLX250其实在1993年初就已推出,不过当时厂家把它定位为用于耐力赛的专业赛车,那时在赛场上唱主角的是实力强大的两冲程车,KLX250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什么,很快便败下阵来,正好当时的四冲程民用车市场激战正酣,川崎设计师灵机一动,便将这款原本属于赛场的摩托车推向了市场。在面世之前,川崎为KLX250装上了仪表和各种灯具,以应付道路使用的要求。原车为了适应赛场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天津汽车》2010,(6):7-7
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近日表示,本田将于2011年在印度推出一款小型掀背车。  相似文献   

14.
《轿车情报》2008,(11):73-73
本田Civic Type-R Champion White是为了纪念本田在1963年推出的F1一级方程式赛车而特别定制的车型。  相似文献   

15.
在1984年,本田推出Civic S,1986年推出Si,不久又推出CRX Si。本田这些早期的高性能小车结构简单,车身轻盈敏捷,即使在二手车市场以低价格购买,仍保持较高的驾驶乐趣。进入90年代中期,因众多车厂纷纷涌入高性能小车市场,本田将注意力转移到大众市场上,Civic Si也因此停产。当然,在本田Civic Si之前,已有Mini和GTI等以性能取向的小车存在,但Civic Si的速度与激情至今仍令人回味。如今Civic S?概念车的诞生,显示了本田重返性能小车舞台的决心,Civic Si能否再创昔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方云飞 《摩托车》2011,(9):44-47
销声匿迹5年之后,2011年本田再次复活了"飓风",重新推出了CBR600FA。初生与复出,时隔24年之后的"飓风",今昔比较有何不同?1987年,本田首次推出CBR600F-H/J,当时的命名是"飓风"600(Hurricane600)。  相似文献   

17.
本田汽车公司在世界燃料电池车激烈开发竞争中颇有建树。自1999年9月同时推出了称为本田FCX系列的V1,V2燃料电池车样车。此后在2000年推出了V3、2001年推出了V4、2002年推出了该系列最后规格的FCX燃料电池车,以实用化为方向,作了不断改进。2002年12月2日推出了燃料电池轿车Honda FCX,这是实用化的燃料电池车,首先交付给日本政府使用,月租金约80万日元.共计5辆。而在美国以洛杉矶市为中心也有5辆本田FCX燃料电池车以租售形式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8.
当今国际车坛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而显得不太景气,但本田好像对市场始终持乐观态度,继推出新City之后,又为我们带来了新一代奥德赛.奥德赛代表着一种旅行、冒险的风格,自其第一代于1995年上市后,因为独树一帜的设计为本田赢得了优异的销售业绩,为继续保持其在MPV市场中的优势,2008年10月本田在日本推出了第4代奥德赛.  相似文献   

19.
奥迪 Q7     
被称为德国“三剑客”之一的奥迪汽车,在其竞争对手宝马、奔驰相继推出豪华越野车X系和M系之后,为了捍卫其“三剑客”的地位和市场份额以及显示其在越野车方面的高科技含量,也即将推出一款豪华运动越野车,奥迪官方将其命为Q7。  相似文献   

20.
信息快递     
《摩托车技术》2012,(2):22-25
本田今年将在印尼发布7款电喷摩托车据本田透露,今年本田将在印度尼西亚发布7款摩托车,此前本田已在该市场上推出了CBR250R和CBR150R。据悉,本田新车将采用电喷系统,以适应印度尼西亚市场的消费需求。伴随着新车发布,本田还将在印度尼西亚注资1040亿印度卢比用于增加工厂产能,计划今年3月份,本田在印度尼西亚的月产量可增至20万辆摩托车,2012年,其在印度尼西亚摩托车市场上的份额可增至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