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前言 旋转轴油封是各种机械中广泛使用的密封件,它具有柔性唇,内有一金属骨架支撑,靠密封刃口施加给轴以径向力,既能防止润滑油的泄漏,又能防上水、尘土和其他有害物质从外部侵入.其结构形式转多,从金属骨架在油封中所处的状态可分为内包骨架油封和外露骨架油封;从密封唇数量多少可分为单唇式油封和多唇式油封.与单唇式内包骨架油封相比,多唇式内包骨架油封除有防油主唇外,还附有防尘、防水副唇,更增加了它的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2.
汽车油封安装在添加润滑油、液压油和润滑脂的地方,如曲轴油封、变速器内油封、方向机油封、前后轮油封等。它的作用是防止润滑油泄漏,其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的技术状况。本文就影响车用封使用性能参数作一分析。汽车上使用的油封大都为骨架式橡胶油封,分单唇、双唇、无弹簧型,图1是骨架油封的结构。它由三部份组成:1.橡胶材料较常用是丁晴橡胶,它是由高分子组成的耐油、耐磨、耐热、耐老化材料;2.金属骨架以碳钢为材料通过异氰酸脂与橡胶紧密粘合;3.弹簧圈。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曲轴轴承部位大多安装有密封件—橡胶油封,其主要作用是阻止润滑油向外泄漏,并防止灰尘、泥沙等污物侵入机器内部,是一种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精密制品。橡胶油封若出现漏油现象,多为其磨损、老化或与其配合工作的旋转轴轴颈磨出沟槽所致。从设计和制作方面来说,油封唇口与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曲轴及凸轮轴的前、后端在机体的承孔中安装有橡胶油封,其主要作用是阻止润滑油向外泄漏,并防止灰尘、泥沙等污物侵入发动机内部,是一种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精密制品。橡胶油封若出现漏油现象,多为其磨损、老化和与其配合工作的旋转轴轴颈磨出沟槽所致。从设计和制作方面来说,油封唇口与轴颈表面的接触环带应保持有连续不断的合适油膜,用以减轻油封唇口和轴颈表面之间的磨损并起到防尘、防水、防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油封在汽车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如发动机曲轴后端采用的金属骨架橡胶油封。它的作用是防止润滑油泄漏,其性能好环,会直接影响汽车的技术状况。然而有许多人对汽车油封的密封机理、装配要求和使用条件等知识了解较少,造成汽车油封的早期损环,缩短了油封的使用寿命。因此,分析油封早期损坏的原因,掌握正确的装配与使用方法。对延长油封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封的密封机理  相似文献   

6.
油封是摩托车发动机上的易损件之一,这小不点的零件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它对发动机体的密封至关重要。本文拟对油封的构造、密封原理、安装状态和维护使用等有关注意事项作一探讨,供广大车迷朋友及维修人员参考。一、车用油封的构造本文讨论的油封主要指车用油封,它通常由橡胶、钢板骨架及螺旋弹簧构成。其中所用橡胶一般为丁腈材料,可耐温80℃~90℃,而用在高温区的如气门导管油封,则含氟橡胶成分,它耐温达120℃~150℃。油封的使用条件有:(1)高温度;(2)高压力;(3)高转速的能力;(4)化学物品的抗耐性。众所周知,摩托车发动机高速运行时,其机体外壳  相似文献   

7.
车用油封通常是由橡胶、钢板骨架及螺旋弹簧等所组成。它具有耐磨耗、耐热、耐老化等特点。其功能是防止润滑油从孔与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处向外泄漏,同时又可防止灰尘及杂质进入机体内部。 油封实际上是一种摩擦件,使用寿命有限。油封接触旋转的轴,使唇面产生高温和损耗。旋转转速对唇面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受轴的粗糙度、偏心度、轴向间隙、油封唇面与轴的接触压力的大小的影响,还受润滑油和油脂的种类、质量、粘度、水份含量和污物的影响。油封在自由状态下,唇口内径比轴颈小,即使无弹簧,也对轴颈有一定的径向压力,由于此压力会随使…  相似文献   

8.
汽车用油封通常由橡胶、钢皮骨架、螺旋弹簧等组成,用一种薄钢板作骨架,用耐油性能好的丁氰橡胶整个包起来,在模型中加热硫化而成。它具有耐磨耗、耐热、耐老化等特点。其功能是防止润滑油从孔与轴之间的配合间隙处向外泄漏并又防止灰尘杂质进入机器内部。油封是汽车发动机与底盘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启动与运转以及汽车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止箱体内油液的外漏和外部杂质的内浸,广泛使用橡胶骨架油封作为旋转轴的动密封。油封通常由耐油橡胶、钢皮骨架、螺旋弹簧3部分组成。油封密封原理是:油封在自由状态下,唇口内径比轴颈外径小,即使无弹簧,也对轴颈有一定的径向压力,由于此压力会随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因而配加弹簧予以补偿。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生产实际,从胶料制备、外露骨架处理及粘合、模具设计与使用等方面,说明外露骨架橡胶油封制造工艺各环节的基本要求及方法,介绍了一种从高度入手,并考虑整体结构的模具设计新思路,并通过对两种工艺路线的对比,指出较合理的工艺是先硫化后磨削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