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8年9月6日,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在科技攻关、技术改进、人才培养及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组建地铁产学研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核心产品的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线网化的地铁运营向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充分调研广州地铁应急管理的基础上,从应急组织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管理4个方面论述建立科学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线网运营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指挥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地铁应急指挥的基础上,从ETC(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系统框架、数字化预案执行流程以及线网应急处置过程等方面阐述城市轨道交通ETC应急指挥功能。  相似文献   

4.
该平台是国内首个涵盖地铁工程建设、运营、设施保护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平台,也是国内首个贯穿安全生产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平台。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50日在北京召开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讨会”,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中国地铁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会议系统总结了我国城轨交通(地铁)安全管理的经验,这对于当前贯彻国务院81号文件精神和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期2天的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闭幕式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焦桐善同志高度概括、全面地作了总结发言。在此本刊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安全、高效的应急处置业务需求,引入多部门协同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组织结构进行优化重组。以深圳地铁为例,构建四层十级多部门协同体系,并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对优化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组织结构进行描述。该应急处置结构有助于实现应急指挥过程中各部门的多点联动及协同处置,提高运营管理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响应速度及处置效率,达到节约处置时间、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有序运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轨道交通》2011,(7):71-71
6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与威立雅交通巴黎地铁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双方此次签署《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旨在加强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研究合作,并在GEF城市交通示范项目平台下共同开展城市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8.
《铁道技术监督》2018,(12):15-15
2018年11月16日,城轨创新网络中心有限公司(NURTI)年度第1次经理层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由NURTI总经理赵有明主持。根据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与NURTI战略合作框架协议,CRCC主任刘越就城轨装备标准体系、检验检测、装备认证、功能安全评估等技术问题以及国家质量提升战略、发改委和认监委《关于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工作的通知》(发改产业[2016]2029号)、认监委和发改委《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实施意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第一批目录》通知(国认证联[2017]142号)的要点进行了详尽解读。  相似文献   

9.
系统保证管理在成都地铁机电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保证管理在国外多个轨道交通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成都地铁立足于国内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现状,结合自身实际,为更好地实现安全和效益的目标,在机电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全面开展了系统保证管理。提出了系统保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工作内容;介绍了成都地铁1号线机电系统实施系统保证管理的工作进程。成都地铁1号线系统保证工作开展近2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引入系统保证管理、促进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起到了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危机事前管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出发,着重于事前管理。从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应急组织建设、模拟演练及公众危机教育等具体方面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特别针对轨道交通系统中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火灾事故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危机事前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面临着地铁工程的大规模建设期,在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地铁工程建设存在着信息传输时效性差,数据共享程度低,预警机制不完善,各参建方协同工作能力弱,数据流失等问题.为了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风险,广州地铁于2006年~2010年对在建线路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项目,开创了我国开展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先河.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体系、主要功能以及在广州地铁风险管理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随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地铁和轻轨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下,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和债务融资.在地铁和轻轨盈利初期.这样庞大的财政资金投资、相对低廉的票价收入、运营成本等,必然造成北京市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本文简要概括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和盈利情况.探讨了逐步降低财政补贴,依靠市场化运作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为有力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的安全运行,把好新线投入运营的第一道安全关口,同时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于2019年初相继印发了《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针对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内容,从政策内容以及政策落实2个方面进行研究与解读,旨在助力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法令政策的推进与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需求,针对当前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不足,首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流的角度介绍构建以应急组织机构为主体,并由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事件标准处置方法管理、历史事件案例管理和突发事件管理组成的应急管理体系框架。最后,以信息流为导向构建事前信息采集与筛选、事中信息分析与处理、事后信息总结与反馈的动态闭环式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流程,并分析应急管理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为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风险隐患多、管理面广的特点,分析建设安全管理风险监控体系需求,提出安全监控与应急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框架,并对风险测点、盾构进度监测、隐患排查的信息融合和应急决策的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工程应用表明,安全监控与应急一体化平台可对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标准使世界更安全”———这是第36届世界标准化日的主题词。为了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现代交通理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于2008年7月11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安全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课题专家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以深圳地铁安全管理平台实施全过程为例,剖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信息化管理推广应用的难点,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使其真正落地实施。深圳地铁安全管理平台的成功推广应用表明,虽然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推广信息化管理有难度,但可通过设计友好的信息化产品用户界面、准确理解用户需求、建立配套的平台业务支撑、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开展系统性宣贯培训及考试,促进其有效落地实施,为工程项目管理赋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公私合作模式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实践中存在的PPP模式类型,将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归结为四种策略: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DBFO模式、基础设施维护与升级的特许经营模式、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特许经营模式,以及国有经营企业股份发行的民营化方式,进而构建城市轨道交通PPP策略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框架,并对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策略创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体系及其存在的不足,总结了我国香港地铁和新加坡公交的运营服务考核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相关指标及城市轨道交通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考核标准,提出了与运营补贴挂钩的轨道交通运营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标准,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或PPP项目公司考核提供抓手,敦促企业在保障运营安全的同时不断提升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公交应急联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事件威胁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安全与秩序,严重的将导致运营中断和列车与乘客的大规模延误。鉴于其恶性影响和广度传播,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被列为城市应急管理的重点对象。利用地面公共汽车交通疏散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并实现运输接续是维持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整体运输秩序的有效方法。首先,分析突发事件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输送产生的影响;然后从应急运输服务的角度,提出公共汽车交通应急运能计算方法和机动车备车点选址方法;最后给出基于信息化条件的公共汽车交通应急联动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