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该文以福州市南江滨东大道工程为例,通过对江滨路与城市规划设计、防洪堤、沿线公共服务空间等关系的探讨,以期将南江滨路东大道建设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高品质的城市景观道。其设计要点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城市内涝已成为城市水生态环境重点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要求,并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来解决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雨洪管理问题。然而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住宅小区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对象之一。海绵型居住区通过景观设计的技术手段来力求创造自然与居住、人与环境的高度融合,以达到居住区空间内部与外部景观的和谐美。如何实现健康景观与居住环境的共融,恢复被破坏景观的再生与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景观界面的分析和规划设计,将人类传统文化和自然系统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发现和预防潜在的环境危机,正是海绵型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福州市已完成和正在建设中的闽江下游北港北岸防洪工程 ,闽江下游北港南岸建新防洪堤工程和闽江下游南港桔园洲防洪堤工程等 3个防洪工程的建设情况 ,以及结合福州市所进行的城市环境建设 :堤路结合、风光景点、经济发展亮点、桥梁飞架、新区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论21世纪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对建设立体化生态城市,解决环境、资源、人口危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并指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结合南京市老城环境整治工程实践,探讨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规划设计理念以及具体实施中若干原则问题,从而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态交通空间,创造和谐、自然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基础设施不断的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工作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面临如何使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融合得更和谐的问题.G1501越江及接线工程及沪通铁路工程是处于研究阶段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两者共线集约化的建设,减少对城市用地的割裂、减少对生活区的环境干扰,并需要处理好两大交通系统的空间关系,使彼此间功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城市道路及其环境功能的作用,并从视觉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建设与环境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般河流穿越城市,在河流两侧基本都敷设有滨江道路。随着城市的扩张,为支撑城市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发展交通。为沟通江河两侧城区,需建设跨江桥梁或越江隧道。滨江道路一般距离防洪堤较近,现提出一种在诸多限制条件下的新型跨江桥梁与滨江道路相交叉的互通式立交形态。对此,着重阐述其背景技术、滨江立交所需解决问题、适用条件、功能定位、技术标准和详细方案。  相似文献   

9.
赖亚平  龙灏 《中外公路》2019,39(4):97-102
作为城市路网中联系两岸空间的重要纽带,跨河桥梁以其特殊的建筑空间形式和特点创造或改变着城市空间环境,对城市功能、滨河景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针对当前城市跨河桥梁建设中普遍存在忽视桥梁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控制和与城市空间形态整合,致使新建桥梁对滨河空间的环境品质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该文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出发,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思维将跨河桥梁和其邻接的城市滨河空间作为相关联的整体进行研究。首先对河流、跨河桥梁、城市滨河空间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剖析,然后结合国内外滨河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了不同规模的单体桥梁和群组桥梁对城市滨河空间的影响,最后归纳了跨河桥梁与城市滨河空间的适宜关系、处理原则等,对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跨河桥梁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谈水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吉 《中国电动车》2009,(7):123-124
水是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赏水、亲水的需要。目前各地的住宅小区建设、城市公共建筑周边环境设计中都加大了水景、水体的应用。水是人类与自然的联系纽带,水景更是景观艺术中最富魅力的一种要素,它使环境有了灵气,使环境与人类更加接近。文章从审美意义着手,对现代环境设计中水体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回顾长沙市历年洪水汛情和防汛抗洪斗争情况并介绍该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几个特点。最后探讨有关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科学制订防洪标准和城市防洪堤防防渗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或经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生态水利观念的发展,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工程与环境的和谐。该文介绍了辽宁省凤城市在城市防洪中生态水利的几点做法,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防洪工程,是消除水患保证城市防汛安全的屏障,是保证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在城市里,人们在治理城市水环境的实践中,对水利工程兴利除害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城市防洪与城市环境结合建设已成为当代城市建设的亮点。本文介绍丹东市十年来有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从城市滨河道路的设计特点出发,分析复杂的外界控制条件,对防洪达标方式的选择、道路工程与堤防工程的界限划分以及交叉作业的施工排序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5.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武汉城市防洪与环境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防洪建设的任务 ,并认为 ,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改善城市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我们在城市防洪建设中应解决的首要问题。接着 ,介绍了武汉市近几年来 ,城市防洪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工程。最后提出在城市防洪建设与城市环境建设相结合中 ,要认真研究工程与城市“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防洪工程不仅具有一般堤防工程的特点 ,而且还是兼有景观、绿化、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工程。本文结合具体的城防工程监理实例对城防监理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理机构自身建设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城市防洪堤防加高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长沙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实际 ,探讨防洪堤防的加高问题。包括如何根据历史洪水资料和国家法规合理确定堤顶高程 ,堤防超高过大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安全的城市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安全的城市发展对策,要求根据城市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灾害问题的特殊性,维护和保障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合理结构与科学配置,有针对性地加强城市水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达到水生态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位于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的天水市为例,分析了突出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涉水灾害等水安全问题。并从提高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和城市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能力的思路出发,提出加强水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发展规划等几点具体措施。强调黄土高原地区在城市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堤防正面临全面建成"绿色生态堤防"的挑战,在保证防洪、贯通、安全、功能的同时需更注重生态、景观和滨水体验,对现阶段堤防建设的提升策略和安全管理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构建绿色堤防的建设目标、提升策略和安全保障的质量环,提出了现阶段堤防建设的结构性指南,为后续的堤防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运行提供了参考性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