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高液限红粘土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红粘土路基的沉降特性,基于一维室内固结试验,分析了高液限红粘土变形特性。引入压缩变形系数,分析了高液限红粘土的物理指标对变形指标的影响,采用应变法来表达压缩变形曲线结果。引入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割线模量,研究了高液限红粘土的加荷本构模型和增(减)湿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压缩变形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加,当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3%后,压缩变形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增长幅度迅速变大;压实度越大,压缩变形系数越小,低压实度高含水量的情况下,压缩变形系数显著增大;压缩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压缩系数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高液限红粘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用幂函数的形式来表达。提出了高液限红粘土加荷本构模型和增(减)湿本构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研究红粘土路基沉降特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砂砾改良高液限红粘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合理利用高液限红粘土作路堤填料,针对其易开裂、可压实和水稳定性差等特点,开展了砂砾改良试验研究.对不同掺配比的砂砾一高液限红粘土混合料分别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试和开裂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砂砾掺配率下的改良效果及原因,提出了以收缩开裂宽度、液塑限为指标确定最佳掺配率的方法.通过湖南省道S322线试验段的修筑,检验了砂砾改良方法的施工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施工工艺,为高液限红粘土路堤处治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袁腾方  殷颖  刘小平 《公路工程》2009,34(6):104-106,111
分析了桂武高速碳酸盐红粘土高液限、高含水量、重粘性等基本工程特性,探讨了高液限红粘土压实中存在影响压实度因素最大空气体积率及最大含水量等问题。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研究了高液限红粘土压实度、压实功与CBR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本路段高液限路基压实指标应以最佳含水量、最佳压实功及稠度控制参数,才能更有利于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4.
高液限红粘土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邵永(邵阳-永州)高速公路第三施工段高液限土试验及处治方案比选,对高液限红粘土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因含水量过高、塑性指数大、施工成型困难和难以达到压实度要求等问题提出了改良措施,保证了高液限红粘土用作高速公路路基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由于红粘土具有高含水率、高塑性、高孔隙比等特殊的工程性质,特别是路基表面失水收缩产生了开裂,使得路基产生了一些病害。论文以六盘水内环快线红黏土基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制备试样,在105℃条件下进行干燥,在干燥过程中测量收缩变形以及裂缝的条数、宽度和长度,揭示了收缩条件下红粘土收缩变形和裂缝的演变规律,对红粘土地区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碎石改良高液限红粘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斌  赵雄 《公路工程》2009,34(2):131-134
为合理利用高液限红粘土作路床填料,针对其易开裂、可压实和水稳定性差等特点,开展了碎石改良室内外试验,提出了碎石改良高液限红粘土的最佳掺配率.通过嘉宁公路试验段的修筑,检验了碎石改良方法的施工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施工工艺,为高液限红粘土路床处治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热带气候条件下高液限红黏土直接填筑路堤的可行性,以喀麦隆雅杜高速公路项目高液限红黏土现场填筑施工情况为依托,开展室内外试验研究,针对高液限红黏土路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鉴于高液限红黏土路基修筑中所面临压实性差、失水收缩开裂、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高液限红黏土地区公路路基修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高液限红粘土填方路基强夯处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建华 《路基工程》2011,(3):104-106
采用强夯处治宜章—凤头岭高速公路大面积高液限红粘土填方路基,并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强夯法处治高液限红粘土填方路基效果良好,夯后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抗剪强度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可提高路基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湖南广泛分布且天然含水量较大的高液限红粘土的非饱和性质,以便有利于指导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及边坡防护的施工设计。本文主要通过非饱和土试验研究了红粘土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及非饱和土的力学土性参数,且分析了土的粒径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及不同吸力下红粘土的强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湖南广泛分布且天然含水量较大的高液限红粘土的非饱和性质,以便有利于指导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及边坡防护的施工设计.本文主要通过非饱和土试验研究了红粘土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及非饱和土的力学土性参数,且分析了土的粒径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及不同吸力下红粘土的强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笔者结合郴宁高速公路路基开裂严重的实际问题,对红粘土路基的裂缝开展规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按照高速公路路基填筑要求在施工现场制作了红粘土路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室内试验,研究了在干湿循环条件下,路基体由于开裂形成的小裂缝、大裂缝、小块、裂块的发展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降雨入渗对裂隙性红粘土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清  付强 《中南公路工程》2013,(5):165-170,192
红粘土具有干缩开裂性,裂隙性红粘土、尤其是高吸力红粘土边坡,其稳定性跟降雨入渗有很大关系.基于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建立了裂隙性高吸力红粘土边坡数值分析模型,模拟了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暂态渗流场,分析了降雨强度、裂隙深度、裂隙渗透系数等对裂隙性红粘土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降雨对低渗透性红粘土边坡渗流影响较小,高渗透性裂隙加快了雨水入渗;土坡安全系数对雨强的敏感度与土体饱和渗透系数有关;裂隙深度影响边坡安全系数、滑裂面位置及形状;随着裂隙深度增加,边坡安全性系数对雨强敏感性显著增加,边坡滑动形式趋向于浅层滑动.  相似文献   

13.
喀麦隆雅杜高速项目位于非洲中西部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高速沿线土质主要为高液限红黏土。受到雅杜高速项目投资的控制,对高液限红黏土的改良处理难以实现。本文通过土工试验研究高液限红黏土物理性质和路用性能特征,探讨高液限红黏土直接用于路基填筑的可行性,不仅可以解决雅杜高速路基填料的使用问题,还可以为非洲其他地区高液限红黏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雅杜高速沿线高液限红黏土试样的天然含水率在33. 4%左右,液限较高达60%,颗粒成分中以小于0. 075mm的细颗粒为主,红黏土中的含量较多的游离氧化铁及其胶结集合体是造成高液限、天然含水率、高强度和压实性较差的主要原因;现场采样红黏土虽然CBR值较高,属于中压缩性土,但其天然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相差10%以上,是导致现场施工压实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红粘土填料的路用性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耒宜高速公路红粘土填料路用性能的分析,结合土的失水收缩开裂和复水软化特征的室内试验结果,对红粘土路基表面开裂现象及裂缝扩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初步提出了防治开裂的工程措施及可直接用作填料的红粘土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湖南宁道高速公路沿线高液限红黏土广泛分布,文章通过对其路用特性试验研究,以确保高液限红黏土路基的强度与稳定为目标,提出了高液限红黏土路基填筑的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为合理利用高液限红黏土积累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填方材料的特性对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起着关键性作用。雅杜项目沿线路基存在较多高填深挖的路段,所以实现最大限度土方调配尤为重要。但是有些挖方土是液限较高的红粘土,在法国GTR分类中为A类土,直接用于填方施工难以达到压实要求而使施工效率缓慢,下面结合现场施工及试验检测结果就高液限红粘土的性质以及施工中的改良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液限红粘土的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琼瑶  陶海燕 《公路》2007,(1):148-151
通过对高液限红粘土掺加不同比例的砂砾、石灰、粉煤灰、二灰、水泥及“康耐”改良剂等进行液限、塑限、CBR等试验,研究红粘土的路用性能改良效果,认为本工程红粘土惰性较强,提出掺加30%的砂砾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液限红黏土广泛的分布于非洲热带雨林气候区,由于其材料特性,一般不能直接填筑路基,需要对土体进行掺拌改良等工艺处理后方可用于路基填筑。然而综合考虑非洲地区公路基建行业的对工期以及成本的要求,需要直接用高液限红黏土进行路基填筑,雅杜高速项目所处环境为典型的非洲热带雨林气候区,项目通过对红黏土的施工工艺进行改进,总结出一套高液限红黏土在非洲热带雨林气候区进行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国标准对应用在乌干达KE高速公路路基填筑的高液限红黏土的物理特性和路用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包括对其天然含水率、液限、塑性指数、比重和颗粒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加州承载比(CBR)试验、直接剪切试验和固结试验以进一步探究高液限红黏土的路用性能。研究表明,乌干达地区的高液限红黏土各项性能可以满足路基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高液限土具有高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和结构性强的特点,压实度普遍较低。为了明确高液限红粘土路堤的沉降变形规律,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埋设传感器,对路堤沉降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高液限红粘土路堤断面沉降分布呈现中间大、侧小的正态分布形状;高液限红粘土路堤填筑完成后,应经历8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方可进行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