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土工格室这种新型材料,并比较土工格室和土工格栅及土工布的加筋机理,前者是三维的,而土工格栅和土工布是二维的(平面的),所以土工格室具有一定抗弯性,能分散上部结构的竖向应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土工格室的材料特性;介绍了土工格室垫层 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对室内外试验成果的分析研究,详细阐述了土工格室垫层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形成特点及作用机理;结合数值分析方法,对土工格室垫层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宗军良 《路基工程》2011,(3):107-109,113
应用土工格室加固路基,施工简便效果好,但目前对土工格室加筋土的力学特性及作用机理尚缺乏系统的认识,对土工格室加筋路基的应用技术也研究较少。基于土工格室材料特性及加筋路基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土工格室加筋垫层与软弱地基接触面之间剪应力的作用效应,并对土工格室加筋路基的应用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葛勇 《交通科技》2011,(Z1):44-45
介绍了土工格栅及土工格室的特性及其在公路路基应用中的作用机理,通过近年来在工程中的应用,证实了土工格室在路基应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这一新型地基处理方法的处治技术及其特点,在分别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土工格室加筋体工作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简要总结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试验研究、数值分析及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的研究现状.最后讨论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土工格室加筋机理,介绍了土工格室用于软基处理的一些常用设计、施工方法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土工格室在道路加筋和渠道防护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法,并对土工格室的合理使用和选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拉拔试验能更好的反映加筋土结构中筋材的加筋行为,采用自制的拉拔试验装置来测试高填方路堤的现场砂粒填料与土工格室的界面特性参数,分析土工格室与土的界面摩擦作用,进一步研究土工格室的加筋机理。结合工程实例,对土工格室处治高填方路堤进行现场试验,分析格室在路堤横断面的受力特点以及格室的加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室拉拔受力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随着拉拔位移继续增大,格室后面几排网格依次受到填料的阻力,拉拔界面的剪应力呈台阶式的上升;格室与填料的界面摩擦角大于填料本身的摩擦角,且拉拔系数K大于1.0,格室加筋性能远优其他平面材料的加筋性能;在路堤横断面方向,格室承受拉应力;在新旧路堤搭接处,格室受拉应力最大,是重点需要处治的位置。研究表明格室能有效的约束路堤土的侧向变形,同时土工格室所在层位起到了扩散荷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边坡高度12 m,坡度为1∶0.75,共铺设土工格室20层,层厚为0.6 m的某二级公路为原型路堤,设计和制作了9组土工格室加筋和1组未加土工格室边坡相似模型,对土工格室加筋边坡变形和破坏力学机理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在试验加载过程中,采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坡顶的变形,通过摄影照相记录边坡破坏全过程。试验发现,土工格室加筋边坡破坏过程可划分为变形、开裂、局部剪切塑性变形和破坏四个阶段。土工格室加筋边坡的破坏模式表现为加筋区的整体破坏,并与未加筋区有明显的分界线。加大格室高度与层厚比和提高格室长度与坡高之比有利于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但存在一个临界值。填料强度对土工格室加筋边坡的影响十分突出,边坡坡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则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土工格室形式与填料类型对加固公路地基承载能力的影响,在模型试验箱内以土工格室焊距、高度及填料类型为变量,增加土工格室加固地基顶部的压力,测量土工格室加固地基下方和附近的土压力变化及加固地基顶部的沉降,对土工格室层荷载从垂直向水平的有效传递进行评价,研究加固地基内部应力状态和表面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土工格室的布设使加固地基产生了柔性筏基作用,可均化传递来自上部结构的应力,与未加固结构层相比其最大土压力降低了50%~60%;土工格室的加入使结构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在最优加固效果下,极限承载能力增加了4~8倍;格室焊距与高度对结构层承载能力有一定影响,格室高度越高、焊距越小其加固效果越好;选择砾石为填料时,格室宽高比为1∶0.8时加固效果最好;填料选择黏土时,格室形式的宽高比为1∶1.2时加固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