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对传统模式和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设计工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项目的设计优化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项目管理、设计管理和创效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铁路纵断面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人工设计效率低,易出差错。研究掌握铁路纵断面自动设计与优化方法,可以提高纵断面设计效率和质量,为铁路线路平纵断面方案的优化调整、纵断面技术标准的确定提供快速的参考和指导,为平纵横联动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结论:应用实例表明:(1)采用坡度模拟、多种约束条件处理的方法进行铁路纵断面自动设计,可以快速获得具有较高价值的纵断面初始方案,为平纵断面方案设计或优化提供快速参考;(2)在自动设计的成果基础上,基于差异演化算法进行纵断面自动优化,可以提高优化速度和优化效果;(3)自动设计、自动优化和自动规范检查,可以显著提高纵断面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施工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独特,加强施工期地质问题研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设计,是建设世界一流高原冻土铁路的必然要求。研究方法:紧密结合施工,开展多期次现场巡查和冬季设计复查,针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勘探、化验和专题研究,论证其产生原因、工程危害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研究结果:查明了青藏铁路施工中出现的新增工程地质问题,制定的处理措施可行,效果良好。研究结论:青藏高原特殊的冷暖季节气候条件,工程施工对微地形地貌、风沙运移、地表水及地下水径流条件的改变,是造成青藏铁路施工中各类新增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原因。强化施工地质工作,动态设计、动态补强优化,是保障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总公司已成立了货运组织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运输局,将优化完善改革实施方案,推进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目前,各路局围绕货运改革正在做工作方案,工作思路的设计将在6月15日上报。  相似文献   

5.
工程地质条件是确定线路方案,选择建筑场地的重要依据在线路走向大方案确定的条件下,工程地质工作在线路局部的优化中仍然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结合罗定地方铁路勘测设计中的实际工作情况,谈谈工程地质工作在铁路选线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6.
MANI  S  杨兵 《国外内燃机车》1997,(12):1-6
印度铁路使用的WDM2型干线内燃机车,是一种客货两用机车。它是迄今为止印度在客运和货运中大量使用的主型机车,在最近的30年中一直工作得很出色。然而,在当今迅变的情况下,它的作用正逐渐减小。因为今天的要求是提高能量效率,并且优化机车设计,而WDM2型机车是作为在重载高粘着的货运设计和轻载高速客运设计之间的一种折衰方案而设计的,因此它并非是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利用虚拟参考反馈整定VRFT方法,可根据被控对象的一组输入和输出数据完成控制器设计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智能VRFT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控制方法;VRFT方法中的参考模型决定了控制器的闭环性能,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控制器参数和参考模型参数进行全局协同优化,设计出最优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优化PID控制器的设计,有效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  相似文献   

8.
高速受电弓机构几何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高速受电弓框架结构的几何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列车平稳受流对受电弓机构提出的具体要求,以弓头平衡杆的平动为目标,以受电弓机构正常工作所要满足的条件为约束,运用单目标优化技术,以Schunk型受电弓为例对受电弓机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使受电弓性能达到最优的几何参数,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明确了优化方法在受电弓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整体分布优化算法应用于闭塞分区的划分,设计了适应于闭塞分区划分的优化算法。通过MATLAB编程进行仿真,对整体分布优化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并对优化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整体分布优化算法的优化效果比粒子群算法更优,且优化结果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图现场核对优化工作的探讨,论述了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及其和投资控制、变更设计的关系,并对该项工作的重点和如何开展好施工图核对优化工程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1.
时速250km级18号道岔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华武 《铁道学报》2007,29(1):66-71
为确保客运专线建设成功,铁道部组织进行了客运专线道岔的自主研发。本文以系统集成设计方法,建立了250km/h客运专线道岔动力强度、无缝道岔设计理论、转换计算理论、轨道刚度设计理论等设计理论体系,优化了道岔平面线型,研发了新型扣件系统及心轨一动处工电结构,实现了岔区轨道刚度的合理设置与均匀化。对所研制的250km/h客运专线有砟轨道18号道岔在胶济线进行试铺和动测试验,CRH动车组、提速客车及货车直、侧向过岔时的动力测试结果表明,该道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列车运行平稳性,证明了客运专线道岔设计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及道岔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刘为群 《中国铁路》2007,(10):15-18
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客运专线,给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客运专线勘察设计咨询任务,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客运专线建设要求的科研与生产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更新设计理念,推进专业技术进步,积极改进勘察设计手段,加强科研制度建设,广泛开展科技交流。同时,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完成客运专线的前期研究、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等任务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连续梁桥墩线刚度限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近年来,连续梁已成为新建铁路及客运专线的常用梁型。新建铁路一次性铺设跨区间之缝线路已成为趋势,研究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变化规律,探讨客运专线常见连续梁桥墩线刚度限值迫在眉睫。研究结果:提出客运专线常见连续梁桥墩线刚度限值,可指导桥梁和轨道的前期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主要阐述新建客运专线接入既有客运专线引起既有客运专线信号工程改造的施工方案、方法和调试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交叉区域按两线交叉相对位置关系、线路的列控等级、基站设置位置与交叉点位置关系、有无联络线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分类,并针对每种类型给出了具体的无线覆盖方案建议;然后选取了郑徐客专与京九线交越区域和商合杭铁路引入芜湖站二个典型案例,将交叉区域无线覆盖方案设计建议进行了示范应用;最后总结了交越区域GSM-R系统的设计原则,其他铁路交叉区域的GSM-R系统方案设计可直接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欣 《铁道建筑技术》2009,(1):20-20,39
结合合武客运专线WHZQ-3标箱梁架设工程实际,介绍一种新型铁路客专桥梁支座锚固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其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武广客运专线采用无砟轨道形式,对结构物工后沉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过渡段填筑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以高效、保质、低成本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工艺与设备配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轨道工程应用了从德国引进的RHEDA 2000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技术,该技术对于我国还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也需要使用新设备,目前没有一套系统成熟的施工技术,需我们在建设中边施工边总结以供今后借鉴。研究结果:根据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实际,结合前期参与同德方技术交流和施工设备引进谈判的工作经历,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施工方法,为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客运专线施工中普遍存在的无砟轨道轨道板混凝土裂缝问题,以武广客运专线管内无砟轨道试验段及正线的施工为依托,对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机理、无砟轨道轨道板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勇 《铁道建筑技术》2008,(5):14-16,30
武广客运专线XXTJI标制枕场,在总体布置和方案上采用了新的施工理念,按照精细化、工厂化的思路规划和设计制枕场,以保证预制产品质量和工期。对本制枕场预制双块式轨枕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客运专线制枕场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供今后铁路客运专线制枕场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