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为促进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节能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梳理了国内关于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节能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情况,主要包括多种能量综合利用、通风设备参数及结构优化、通风新理论新方法、通风控制系统和节能控制算法等。总结了当前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节能的不足,对隧道运营通风节能的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陈鹏 《现代隧道技术》2004,(Z2):230-235
文章介绍了长隧道施工通风方式、通风系统设计程序以及近年来国内各类型长隧道施工通风的成功实践,并对长隧道施工通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多竖(斜)井复杂运营通风系统的能耗,将运营通风多模式转换系统应用于特长公路隧道分段纵向通风中。基于隧道内回路风压平衡和通风网络理论,提出隧道通风模式初拟、极限交通承载量计算、动态化通风模式选择、射流风机台数确定及通风能耗对比优化的通风设计流程,研究多模式通风转换系统的运作方式,对比分析常规分段纵向通风方式和多模式转换通风方式的运营能耗。结果表明,隧道远期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达到最大值3 137 veh/h时,需开启29组射流风机,此时隧道各段风速小于8 m/s;一天中31.25%的时段通过模式1即能满足通风要求,52.08%的时段需要通风模式4才能满足通风要求,多模式转换通风较仅通过模式4进行通风总功率减少20.71%;交通量小于1 726 veh/h时,3#竖井排风量可降低为93 m3/s,隧道内风机总功率可减少37.57%。  相似文献   

4.
通过综合比选,叙述通风方式的合理选用以及通风设计原则、污染物排放和需风量计算、设备配置、通风防灾措施、环境保护设计。  相似文献   

5.
瓦斯隧道通风控制系统是利用自动瓦斯监测系统对隧道内施工环境进行监测和对通风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在实时检测隧道内CH4、CO、风速、温度等参数的基础上,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地面监控室的计算机,计算机再以检测到的环境参数为依据,对瓦斯隧道内通风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与预警,为实时掌握瓦斯隧道通风安全状况提供技术手段,提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的管理水平,从而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有效地进行.文章以兰渝铁路梅岭关隧道为例,介绍了瓦斯隧道的施工通风方案、通风系统检测、通风安全预警以及瓦斯监测系统的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6.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简要介绍了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对目前最为常用的全射流通风以及斜、竖井加射流风机组合的分段纵向通风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充分考虑了正常运营、交通阻塞、火灾和换气四种不同工况下隧道内气流组织、通风及其控制等要求,提出了推荐方案:右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 竖井送排式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左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本通风方案采用了一井两用的设计思路,即左线斜井同时对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进行集中排风;此外,考虑左线入口段火灾时的排烟,从右线竖井处设置了专用排烟通道连接左线。在满足通风要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通风运营成本及运营安全、火灾排烟及火灾通风控制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静电除尘器(ESP)系统在世界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纵向通风时,隧道内通风气流所消耗功率与通风量的三次方成正比,因此,特长隧道通风用建设费、动力消耗费将显著增大。当柴油车比例较高、稀释烟尘所需通风量很大时,如将隧道内造成视距障碍的烟尘除去,只对CO进行通风,则可以减少设计需风量,达到节省费用和能源之目的。同时静电除尘装置的吸收有毒烟雾、改善能见度功能还有利于火灾情况下的救援,这些正是静电除尘器有较多运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射流风机在双洞单向公路隧道纵向通风中的潜力,针对相邻两条上、下行隧道内通风负荷相差较大的特点,根据隧道通风基本理论,对一种新型的隧道通风换气方法——空气交换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给出了该方法在公路隧道纵向通风中的应用范围和具体的设计算法,并利用其对某隧道进行了简要的通风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该隧道采用空气交换方法构建的通风换气系统后,节约了隧道通风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营费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的适用性,文章基于隧址海拔和温度、隧道长度和纵坡、隧道交通量和交通组成、隧道双洞间距等因素对互补式通风负荷比及通风效果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隧道上下行通风负荷比大于1.5或隧道单向纵坡绝对值在1.5%~2.0%之间时,适宜采用互补式通风;隧道长度在4.5~6 km之间时,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最经济实用;交通量和交通组成的影响关系显示隧道大型车混入率在35%~50%之间时宜考虑采用互补式通风;双洞隧道适合采用互补式通风的最小间距为30 m。  相似文献   

10.
将通风网络理论运用在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中,是研究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的一种新方法;同时解决了在多通路隧道、长大隧道中运营通风的宏观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大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直接影响到工程总体方案。"纵向通风+重点排烟"的通风方式,集纵向通风的经济节能和横向排烟的有效控烟优势于一体。对长大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设计方式进行了探讨,对纵向通风及横向通风的适用分区段长度极限、影响需风量计算的因子等进行了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1958年,全长3 461 m的关门海底隧道设置了通风系统。这是日本第一次在道路隧道中设置通风系统。从此,通风系统得以不断发展,以适应城际、市区高速公路以及一般公路的通行需求。目前,日本有超过1 000条设置通风设施的隧道。日本第一代隧道通风系统为横向通风系统,之后很多城际高速公路隧道采用半横向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长大铁路隧道施工中机械通风的必要性,文章结合广通至大理铁路祥云隧道施工通风,对施工通风的风量、风压计算及设备选型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且在隧道现场施工通风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太行山特长隧道防灾通风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太行山隧道防灾救援具有多个进、出口通风的特点,运用网络通风理论,建立隧道复杂通风系统的计算模型.针对1号救援站防灾救援利用5号斜井送风、专用竖井排烟的纵向式通风方案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通风方案可以优化为取消专用竖井,利用5号斜井或隧道排烟,这样既减少了工程投资,又便于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文章对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公路隧道通风控制状态、污染物稀释标准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指出了隧道通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改进办法,对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越岭隧道由于大型山脉的阻隔而不便修建竖斜井的困境,文章以跨越天山的某特长深埋公路隧道为研究背景,提出了高速公路隧道平导运营通风方案。并通过大量的风网解算及通风系统总造价的正交设计分析,研究了特长深埋公路隧道取消斜竖井、采用平导进行通风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该隧道近远期通风机理和通风方案。结果表明:影响通风系统总造价的因素排序为:独立通风段长度、排风量、排风道面积、送风道面积;甄选的近远期通风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较低交通量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的运营通风难题;通风道长度达数公里的条件下,前段污风不宜全部从排风道排出,要充分利用大断面主隧道排风,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17.
洞宫山隧道为我省在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文章对隧道通风方案的技术标准、隧道需风量、通风方式、风机房选择、风道布置、通风计算等进行总结介绍,确定了本隧道的营运通风方案,为今后相关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许铁力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Z3):123-126
文章以秦岭隧道Ⅱ线平导成功的施工通风实例,详细介绍了特长隧道钻爆法施工中有关通风的方案确定原则、长管路降组防漏措施、管理技术以及实际运作的经验等内容.该隧道的施工通风在我国隧道修建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其压入式管道通风距离创造了中国企业的新纪录.在秦岭隧道建成后,国内修建的许多长大隧道的施工通风借鉴了秦岭隧道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东秦岭隧道进口段施工通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竖井、斜井、巷道式施工通风方案的分析比较,证明在东秦岭隧道进口段采用斜井式通风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文章叙述了斜井通风系统的设计计算以及隧道正洞与平导的通风布局.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软件(VDSHT)的编制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风技术是21世纪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目前国内的通风计算仍以手工为主,工作效率较低,不便于多方案的评价比选.文章介绍了一套隧道通风设计软件(VDSHT)[2],它不仅可以进行各种纵向、半横向、全横向和混合通风方式的计算,而且可以进行多种通风方案的评价比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