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玻璃纤维布、沥青、碎石在油路路面上进行罩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层,可以有效改善路面服务水平,为路面及基层提供有效的保护。结合广东省佛山市公路局多项沥青罩面工程,对加铺沥青罩面层的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超薄罩面与原路面黏结性能是影响超薄罩面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室内成型复合材料黏结板,采用层间斜剪试验,分析原路面材料类型、乳化沥青用量、温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方式对层间黏结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层间黏结强度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且存在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超薄罩面与沥青面层的黏结强度大于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黏结强度,拉毛处理可以提高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黏结强度。建议选择适宜的乳化沥青撒布量,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对原路面进行拉毛处理等,以提高层间黏结性能。  相似文献   

4.
一、概 况 渣油石灰砂表面处治(简称油灰砂表处),是以天然砂为骨料,以渣油为结合料,内掺少量消石灰粉作填充料,三者按适当的比例(重量比)配合,在适宜的气温下,经拌和(人工或机械)均匀摊铺在各种不同的路面基层上,经过辗压成型的一种路面面层结构。它属于表处型薄层路面,直接与大气接触,承受行车的各种作用力,起着保护路面基层的作用,可以说是路面的稳定保护层和磨耗层。它是继渣油碎(砾)石表处、渣油石灰土表处之后的又一新的油路表处型结构。可适用于缺少石料而盛产砂子的地区,是发展油路的一种良好的路面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5.
我省现有列养公路里程24435公里,其中黑色路面9178公里,绝大多数在主要干线上,其通车量约占总通车量的65%以上。沥青是修建黑色路面(以下简称油路)不可缺少的材料。我省每年需用沥青(主要是渣油)3万吨左右。过去加热沥青(以下简称化油)主要采用柴灶,因其热效率低,每年要烧掉大量木柴,有的说吨油吨柴。这不仅木柴耗量大,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证明,应用橡胶沥青提高了路面强度、抗车辙变形能力和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有效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减薄水泥路面罩面厚度,节约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7.
采用粘结强度试验和抗剪试验研究了抛丸处治技术和Novabond改性乳化沥青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加铺Novachip薄层罩面的层间粘结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抛丸技术处治的水泥混凝土面层与Novachip超薄罩面之间具有更高的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使用Novabond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的Novachip超薄罩面相比使用普通改性乳化沥青、基质沥青、橡胶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等材料具有更高的层间粘结强度和抗剪切破坏能力;Novabond改性乳化沥青的洒布量、罩面孔隙率和罩面铺筑温度的增大均可有效增强层间粘结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宽罩面结构的受力特征,通过现行设计规范中复合式路面疲劳应力验算、采用有限元对碾压混凝土刚性基层拼接面板板边(纵向板中)位置的拉应力、拉杆受力计算和接缝剪应力的验算.结果表明,尽管随着汽车荷载作用位置不同,沥青罩面层底、混凝土板顶和拉杆的受力有所差异,但均可满足沥青罩面抗剪强度的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9.
用国产沥青修筑黑色路面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黑色路面里程有了很大的增长,全国油路已达15万公里左右。由于我国缺乏路用沥青,因此公路部门现有的黑色路面绝大部分是利用石油工业副产品——多蜡渣油修建的表面处治。目前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公路干线的交通量越来越大,车型越来越重,现有的渣油表处及用渣油修筑的其他结构的黑色路面,已不适应现有交通量发展的需要。在石油科研部门和各有关炼油厂的努力下,已经试产了几个不同品种的道路沥青,为今后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随着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加以及油路使用周期的延长,油路的病害越来越多。目前,能源供应短缺,连修建黑色路面的渣油(沥青)的供应也很紧张。因此,重新利用旧油层料翻修路面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为了配合我区对于旧油层料回收再利用的研究,以保证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达到节能、节省油料矿料、减轻劳动强度和减少环境污染,根据研究大纲的要求,在省公路  相似文献   

11.
前言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我区从一九六四年开始,铺筑了沥青(渣油)路面六百多公里,对提高路况,改善公路交通运输条件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早期油路使用年限长,超期服役和材料性能、设计、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油面损坏,需要逐年翻修、改造。过去对翻修改造旧油面的方法:一是在旧油面上补强,将旧油面层埋置基层中;二是重铺一层新油面,或将龟裂损坏的旧油面材料挖出填补路肩甚至废弃,没有  相似文献   

12.
0引言同步碎石封层是用同步碎石封层车将沥青与碎石同步洒(撒)布在路面或基层上,经过轮胎压路机和行驶车辆多次碾压,形成的一种以沥青和碎石为结合料的碎石封层。它可用于各种等级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罩面封层、旧水泥路面  相似文献   

13.
加筋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佳  黄毅 《东北公路》2000,23(1):24-26
本文从分析加筋材料在旧路薄层罩面的作用机理入手,根据加筋材料的室内路用性能试验结果及铺筑试验路的使用效果,证明对沥青旧路采用加筋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能显著减少旧路反射裂缝,改善新旧路面层间结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并提出了加筋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我区铺路用的渣油,来源于茂名石油公司,稠度不一。近年来多为稀渣油,粘度低,不适于直接路用。过去为了提高渣油稠度,采用掺高标号沥青的办法,但高标号沥青来源困难,影响施工。为了提高路用渣油的稠度,保证所铺渣油表处路面的质量,从一九七六年起 我们几个地区的油路工地,进行了渣油“硫化”的试验工作,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开始将提高了稠度的“硫化”渣油用于铺筑黑色表面处治。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主要的公路路面类型之一 ,目前许多已需要进行大修。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 ,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简要分析了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罩面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 ,并根据工程实践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6.
预养护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沥青路面服役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延长沥青路面整体使用寿命。微罩面技术作为超薄磨耗层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一种,厚度只有1.2 cm左右。相对于传统的超薄磨耗层技术,其经济型和适用性更好。微罩面技术作为路表功能层,其服役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混合料本身的粘结强度及微罩面与原路面的粘结强度,本研究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路面施工等角度进行了专门的优化,选择了两种微罩面技术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并且引进三种非常规沥青混合料试验--室内拉拔试验、室内斜剪试验和室内旋回车辙试验,对微罩面的实际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专门优化,微罩面混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及与原路面的粘结性能良好,是一种经济有效地预防性养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沥青《渣油》路面,是路面用各种方式在矿料中掺入沥青《渣油》,修筑各种类型的沥青路面,使矿料能够粘结,地表水不易渗透,路面质量稳定,达到路面不见灰尘,耐磨耐用坚实,延长使用周期,降低运输成本,改善沿线环境。在沥青路面建成后,从交付使用起,养护工作就要开始。养护具体要求是:使路面  相似文献   

18.
前言沥青表处路面的中修是一项定期性的工作,目的在于恢复路面原有的技术状态。中修周期的长短决定于现有油路的基层强度、施工和养护质量、交通量以及气候水文等诸多因素,因此,全省采用统一的中修年限是不合理的,解决的办法是寻找确定中修周期的方法或定出一个油路中修的技术界限。自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二年我省共有八个总段150多人参加了此项工作,对我省现有油路作了比较全面的抽样调查,搜集数据十多万个,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为确定我省沥青表处路面经济合理的中修周期作了些探索,亦可供我国南方各省(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旧路面改造升级中的沥青罩面结构,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对比了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清除旧路面层后加铺沥青层路面结构、旧沥青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罩面结构、旧水泥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罩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的差异性,确定了三种不同结构的最不利应力及受力位置,并对可能引起的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提出了建议,可为以后旧路面改造升级沥青罩面结构选择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每年修建黑色路面近百万平米,需用大量沥青材料。近几年来,由于石油沥青和煤沥青供应日少,需要另找解决途径。大港油田近在呎尺,生产大量多蜡渣油,研究利用大港渣油修筑城市和郊、县路面,可以暂时解决缺乏规格沥青的问题。由于大港渣油存在着含蜡量高(一般在10%左右,高的达20%),延伸度低(在25℃时仅约几厘米),稠度小(C_(60)~(10)=10~20秒)和粘结力差的缺陷,要在路面中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