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对高速公路交通灾害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影响交通灾害预誓的主要因素。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各主要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熵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预警等级判定,从而获得交通灾害预警结果.并将该预警模型应用于新疆高速公路交通灾害预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解决高速公路灾害评价中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可以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多且难以量化评价的问题,为有效评价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笔者利用未确知测度方法进行研究.从天气、线形、路面、交通状况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未确知测度函数,通过信息熵法计算权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判断风险等级,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未确知测度理论能够准确评价高速公路路段的危险程度,方法可靠,应用性强.研究对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有借鉴作用,促进高速公路运营更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一级公路设计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一级公路设计安全性评价的量化值,建立了一级公路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公路设计因素与交通安全之间关系存在未确知的特点,在未确知测度空间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级公路设计安全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通过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多指标综合测度计算以及指标定权等过程,实现对一级公路设计安全效应的综合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进行一级公路设计安全评价问题研究,理论上是可行的,评价结果是可信的,从而为信息不确定条件下的公路设计安全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海上战略通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是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的重要环节。由于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风险具有多种不确定性,故可运用盲数理论建立我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的盲数模型。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未确知测度,构造判断矩阵获得影响因素的权重,从而得到模型的综合未确知测度,根据既定的评价准则获得海上通道的安全风险级别。文中对我国重要的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价,其评价结果为:马六甲海峡的安全级别为较危险级别,验证了该盲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对铁路运输综合安全预评价的方法。首先构建了铁路运输安全评价的影响指标体系,然后建立了铁路运输综合安全预评价模型,最后进行实例计算验证模型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下一个合理的高校系部考核评价机制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其关键是选择一个更合适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为了对系部工作做出科学和正确的评价,构建了平衡计分卡,使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对系部工作进行评价。考虑到平衡计分卡中指标不完全独立,其权重的计算采用AHM方法,避免主观原因而造成评价结果不客观。  相似文献   

7.
以实现港口船舶航行安全为目的,按照未确知数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未确知测度模型、置信度识别准则并分析指标因素,确定指标因素的可靠程度,从而对港口各航道水域航行环境系统中的风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为实现港口船舶航行安全以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山东省新能源现状,分析实施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风险并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评价山东新能源汽车项目风险,得到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该项目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最后提出了山东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科学地评价图书馆员的工作业绩,根据图书馆员工作岗位职责,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建立图书馆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采用未确知测度理论进行评价,以期能全面、系统、科学地对图书馆员进行绩效考核,实现图书馆员考核的科学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信号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信号交叉口的灰色系统特性,通过引入未确知模型,以排队长度、延误、负荷系数、受阻车辆率、效率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信号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的新方法。最后以南京某信号交叉口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确知模型的信号交叉口评价方法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1.
铁路枢纽站信息诱导系统服务质量与旅客集散换乘效率密切相关.本文从规范性、实时性、连续性、美观性和无障碍设计等方面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评价指标的模糊因素,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铁路枢纽站旅客离站信息诱导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系统评价模型得出的结果较合理、客观,对决策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从旅客感知角度出发,构建了评价 指标体系,建立了BP神经网络求解模型,提出了基于BP算法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 算法.通过对网络的训练,使得网络输出达到了期望的精度,满足了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的 要求.最后通过对铁路旅客的调查问卷实例,从均方误差、统计识别率方面进行了分析、仿 真,对客运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 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提出的评价算法收敛速度快、误差小,评价结果能够有 效地反映客运服务质量水平,为提高和改进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盲数回归法的港口吞吐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港口吞吐量预测中由于大量不确定性信息所导致预测结果中存在显著误差,可引入新的回归预测方法——盲数理论来对不确定性信息进行处理,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使预测结果比较合理、可靠,避免传统预测方法中不确定性信息所导致的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车站旅客服务质量灰色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旅客对车站服务质量要求逐渐增高这一情况,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以车站旅客服务质量的安全性、舒适性、快捷性和智能性为基本因素,建立旅客服务质量多层次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结合,构建旅客服务质量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一个客运专线车站上,对其旅客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适用于对车站旅客服务质量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吸引更多客源和提高客运竞争力,铁路需要不断提高其旅客服务质量,而有关服务质 量的科学评价对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与督促作用。基于此,首先,根据服务地点的不同将铁路旅客服务划分为车站旅客服务和列车旅客服务,并分别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而根 据各指标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关系,运用树模型构建评价体系。然后,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转化为贝叶斯网络中的相关结点,进而映射成为贝叶斯网络。通过贝叶斯网络特有的概 率计算方法,对评价体系展开逐级计算,最终得到作为顶层指标的旅客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最后,以实际算例对比不同运输时间段内的评价结果,验证理论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铁路旅客服务质量评价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其得出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服务措施和提高服务效率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增强铁路市场竞争力,建设铁路旅客综合服务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在借鉴国外先进旅客服务系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的实际,分析了铁路旅客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的需求,并针对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居民对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公路客运满意度水平却在逐年降低。建立公路客运满意度评价体系,并以哈尔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路客运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对公路客运站的乘客、服务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在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哈尔滨市公路客运的满意度水平为一般与满意,还存在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出行行为的铁路出行信息传递指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评价铁路出行信息的传递水平,基于出行链,分析了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特性,建立了铁路旅客出行信息搜寻模型。基于出行决策特征,分析了旅客的出行信息需求,描述了出行全过程的信息需求强度分布,利用物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出行信息传递指数模型,以评价出行信息传递水平。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铁路客运出行信息传递处于一般水平,旅客进行出行信息搜寻的便捷性较差,已对旅客出行满意度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必须改进目前的出行信息传递模式,积极推进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以提高出行信息的传递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