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质量是影响桥梁使用的重要环节,结合已建工程的施工效果,上海川南奉路(迎宾大道-胜利路)改建工程5标段桥梁工程中所采用的梳形伸缩缝和型钢橡胶伸缩缝的安装施工,分析和探讨了该工程两种伸缩缝的施工。  相似文献   

2.
伸缩缝施工是桥梁施工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伸缩缝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运营使用。做好桥梁伸缩缝的施工工艺控制是施工人员不断需要进行研究和改进的问题。从具体的桥梁伸缩缝施工实例,阐述桥梁伸缩缝施工工艺的具体流程。  相似文献   

3.
《驾驶园》2018,(10)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伸缩缝作为最薄弱的施工环节,很容易在施工中受到破坏,而且施工后期无法进行修补。但伸缩缝对公路桥梁工程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与服务质量都会因伸缩缝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为此,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应重视伸缩缝施工,严格控制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质量,文章对伸缩缝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伸缩缝施工是桥梁施工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伸缩缝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运营使用。因此,做好桥梁伸缩缝的施工工艺控制是施工人员不断需要进行研究和改进的问题。从具体的桥梁伸缩缝施工实例,阐述桥梁伸缩缝施工工艺的具体流程。  相似文献   

5.
桥梁伸缩缝的施工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桥梁结构稳定性、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桥梁伸缩缝施工是高速公路施工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施工项目。文中简要介绍了桥梁伸缩缝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TST伸缩缝早期破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速公路TST伸缩缝为例,介绍了TST伸缩缝的设计、施工、破损原因及处理措施,并提出了TST伸缩缝设计及施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桥梁仿毛勒缝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梁仿毛勒缝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桥梁的服务水平。结合山东省在伸缩缝的选择、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以仿毛勒伸缩缝施工案装为例,提出了伸缩缝常见施工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邢欣欣  陶强 《公路》2021,(2):375-378
京哈高速公路长春~拉林河段改扩建项目处于我国东北地区,严峻的冻融环境是制约桥梁伸缩缝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桥梁伸缩缝的使用寿命,本项目强化桥梁伸缩缝混凝土施工工艺管理,严格管控每一道施工工序,有效降低了伸缩缝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了伸缩缝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以此为背景,对伸缩缝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在类似环境条件下进行伸缩缝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伸缩缝安装的施工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文国 《公路工程》2009,34(3):115-116,126
介绍了伸缩缝的发展、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处理、伸缩缝安装施工质量,并指出了伸缩缝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G314线库车至阿克苏高速公路二分指桥梁伸缩缝施工介绍了毛勒伸缩装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并简要的分析了桥梁伸缩缝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多车道沥青路面纵向接缝的裂缝和松散病害一直困扰着各国公路工作者,为此,文中主要介绍了国外8种不同的纵向接缝施工技术,以及尝试使用振荡压路机来处理纵向接缝。结果表明:使用橡胶改性沥青粘层处理的纵缝性能最好,没有明显裂缝,其次为切削盘。从热料车道距接缝152 mm处碾压和新泽西楔接两种方法处理的纵缝也有适当表现,且没有明显的裂缝出现。振荡压实对提高纵向接缝的密实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总结公路旧桥加宽纵缝拼接技术,对比分析各种纵缝拼接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重点阐述、分析空心板梁桥纵缝拼接构造处理方案,并探讨纵缝破损的主要机制,提出旧桥加宽纵缝拼接技术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圆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单边螺栓节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套筒加强式节点。以节点构造方式和梁柱刚度比为主要影响因素,设计10个1/2缩尺比例的圆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试件,采用柱端加载方式完成了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拟静力试验,观测了试件的破坏过程与破坏模式,分析了各试件的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强度与刚度退化等特征参数,系统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套筒加强式焊接节点、栓焊混合节点与传统螺栓连接节点的破损规律差异,并给出了此类节点极限弯矩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节点的破坏模式主要取决于节点的构造方式和梁柱刚度比,套筒加强式栓焊混合节点避免了螺栓松弛、断裂以及焊缝开裂等破坏形式的发生,达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要求;套筒结构使节点核心区的焊缝和螺栓共同承受弯矩和剪力,提高了节点强度和梁柱连接的刚度,节点由螺栓连接时的半刚性连接变为刚性连接;与传统螺栓连接节点相比,套筒加强式节点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安全储备,其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转角延性系数、弹性及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要求,各抗震性能指标良好;节点极限弯距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此类节点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运营阶段风及车流作用下大跨桥梁转轴式伸缩装置的服役状态,融合机构运动理论及磨损机理建立转轴式伸缩装置滑动支承构件的磨损寿命评估方法。以变杆长双滑块双导杆四连杆机构的运动理论为基础,推导了多滑块多导杆的伸缩装置机构运动学数值仿真模型;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提出了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磨损深度计算模型,以失效概率为指标建立了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磨损寿命的评估方法;以一单跨悬索桥为算例,对风和车流作用下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的服役年限及其年更换次数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伸缩装置的机构运动仿真模型,通过与8缝伸缩机构的运动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利用伽马分布能够较好地模拟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磨损深度的累加概率特性;随机车流和风作用下,悬索桥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的服役年限随距滑动侧越近而越小,失效概率反之;一般流和风速10 m·s-1工况下,超82%的滑动支承服役年限小于15年;不同车流密度-风速联合作用对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的服役年限影响显著,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的合理更换周期应依据桥址交通量荷载水平及风场条件制定;建立的转轴式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磨损寿命评估方法可为同类型伸缩装置机构的磨损寿命评估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沉管隧道工法中接头的处理一直是个难点,接头部位的设计质量关系到运营效果及维修费用,结合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的情况,介绍了该隧道岸上最终接头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尽管该工程最终采用了水中接头,但岸上接头的思路对今后类似的工程将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位移桥梁伸缩缝进行耦合(竖向和水平)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梁竖向振动位移与水平向振动位移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小,故可对伸缩缝竖向或水平向振动响应单独进行研究;双车辆同时同向或反向通过伸缩缝时,中梁最大竖向振动位移与单车辆通过伸缩缝时相差不大,并且中梁出现最大竖向振动位移的位置相同;当车速为120 km/h时,双车辆同时同向或反向通过伸缩缝时的水平振动位移比单车辆通过伸缩缝时大44.4%或小42.0%。  相似文献   

17.
刘四德 《路基工程》2018,(3):199-203
地震波反射或散射原理的成像技术是山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基于Tunnel Seismic Tomography(TST)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以厦门北动车所新建刘塘隧道左洞为应用背景,阐述了TST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与数据后处理。结合刘塘隧道的区域地质分析,根据地震波偏移图特征和围岩波速分布,准确给出了预报范围内的围岩分级,并预测了掌子面前方的断层位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节段预制桥梁胶接缝设计普遍采用剪力键作为连接形式,制作3组共计16个匹配预制的胶接缝剪力键试件,考虑剪力键键齿齿目、键齿配筋形式以及是否配有体内束3种因素,进行直剪试验研究,以得到这些因素对胶接缝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变形、裂缝开展模式以及最终的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素混凝土键齿胶接缝相比,三键齿配筋的胶接缝剪力键抗剪承载力平均提高4.52%,双键齿配筋胶接缝剪力键抗剪承载力平均提高8.73%,而布置体内束的胶接缝剪力键的抗剪承载能力提高率能达到18.6%,远大于键齿配筋;剪力键键齿配筋和布置体内束可以明显提高剪力键破坏时的延性,降低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的比值,改变开裂形式;键齿处配筋使得剪力键的破坏形式从原来的素混凝土键齿根部脆性破坏变为键齿配筋处的保护层脱落破坏;布置体内束,键齿中的裂缝增多,尤其是斜裂缝发展更加充分和密集。为了方便预测胶接缝剪力键的抗剪承载能力,根据胶接缝的传力机理,依据莫尔-库仑摩擦破坏准则,并结合AASHTO规范与Buyukozturk的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预测胶接缝配筋剪力键直剪承载力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纵肋与横隔板连接是控制钢桥面板耐久性的关键构造细节,其在轮载作用下应力传递复杂,构造设计不当极易引起疲劳裂纹。目前常规式纵肋与横隔板连接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疲劳裂纹形式有横隔板弧形开孔裂纹、焊缝端部横隔板裂纹、焊缝端部纵肋水平裂纹或竖向裂纹,针对常规式连接的不足,设计上进一步提出内肋式和无缝式2种构造类型。采用有限元方法,以纵肋与横隔板连接可能出现裂纹的4类细节为对象,基于应力影响面分析,讨论了车辆轮载移动对各细节局部受力的影响,研究了常规式、内肋式和无缝式3种构造类型的疲劳损伤特征。结果表明:轮载作用下4类细节的局部效应非常显著,纵向影响区域约在3道横隔板之间,横向影响区域约在2个纵肋范围;考虑轮迹横向概率分布,各细节应力幅横向折减系数在0.94~0.97范围内。常规式连接弧形开孔细节应力幅最大,主要受面内变形控制,纵肋壁板水平细节次之,表现出明显的面外弯曲特性。与常规式连接相比,内肋式连接纵肋壁板水平细节和竖向细节最大应力幅分别降低28%和29%,减缓了纵肋在焊缝端部的应力集中程度。无缝式连接可能的疲劳破坏形式减少为横隔板焊趾开裂和纵肋壁板焊趾开裂2类,分析发现这2类细节均主要处于受压状态。常规式连接疲劳寿命预估为41.2年,纵肋壁板出现水平裂纹导致疲劳破坏的可能性较大;内肋式连接疲劳寿命由横隔板弧形开孔细节控制,较常规式连接提高58%;无缝式连接疲劳寿命预估为85.3年,较常规式和内肋式连接分别提高107%和31%,且两细节寿命相近,从全寿命设计角度考虑该构造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客车结构杆连接的真实形状对结构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了承载式客车底加中4种基本结构的杆连接的真实形状对结构扭转变形和应力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