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经济在过去近3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高速增长。最近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20年平均每年9%~10%的经济增长中,有5%~6%的增长是由生产要素的投入形成的,大概有3%~4%的增长则是由生产力的提高所决定的。这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外延式的增长。最近几年中国高增长、低通涨,企业利润大幅度提升的事实也充分表明,中国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效率提高、资源要素配置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尽管遭受了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仍然显示了强大的韧性,并保持了相对强劲的贸易和经济增长速度。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达7.1%,这是过去6年间的半年期GDP增长速度首次低于10%;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今年“保八”既定目标的实现看来不存在太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远洋航务》2009,(10):124-124
尽管遭受了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仍然显示了强大的韧性,并保持了相对强劲的贸易和经济增长速度。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达7.1%,这是过去6年间的半年期GDP增长速度首次低于10%;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今年“保八”既定目标的实现看来不存在太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保持缓慢复苏势头,美国随着个人消费增加,经济复苏明显,一季度经济增长达到2.2%,二季度预计增长2.8%。日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4%,预计二季度增长1.4%。但深受债务危机影响的欧盟国家经济恢复缓慢,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一季度经济仍处在负增长。而新兴经济体继续引领全球增长,根据IMF最新预测,2012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的经济增速预计分别达N8.2%、6.9%、4%、3%和2.7%。由于全球经济利好因素在逐步释放,  相似文献   

5.
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保持缓慢复苏势头,美国随着个人消费增加,经济复苏明显,一季度经济增长达到2.2%,二季度预计增长2.8%。日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4%,预计二季度增长1.4%。但深受债务危机影响的欧盟国家经济恢复缓慢,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一季度经济仍处在负增长。而新兴经济体继续引领全球增长,根据IMF最新预测,2012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的经济增速预计分别达N8.2%、6.9%、4%、3%和2.7%。由于全球经济利好因素在逐步释放,  相似文献   

6.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1%。分析人士认为该数据将为中国实现全年8%的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信心。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其对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上调了一个百分点至7.5%。世界银行也把其预测数据从6.5%调整到7.2%,新加坡丹尼尔公司的一位经济学家预期,中国GDP增长8%的希望就在眼前。许多分析人十预测:中国将是最早摆脱危机的主要国家之一,尽管这次经济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7.
国内动态     
中国谴船业去年盈利增五成 统计表明,去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同比增长61.2%。实现利润总额283.4亿元,同比增长50.5%。据统计,2008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88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2.2%,占世界市场份额由2007年22.9%提高到29.5%,新接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为5818万载重吨和2046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的37.7%和35.5%。  相似文献   

8.
2008年青岛港吞吐量超越3亿吨,同比增长13.3%,集装箱超越10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6%。今年1~9月份吞吐量、总收入同比均增长5%,集装箱增长2%,实现了逆势上扬,在经济寒冬里创造了温暖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数字     
《中国远洋航务》2006,(8):12-12
10.9% 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给经济降温的举措,但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增幅达到10.9%。  相似文献   

10.
一、亚太地区石油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 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迅猛,2006年中国GDP增长10.7%,印度增长9%,越南8.17%,巴基斯坦的GDP增长率继2005年达到8.4%之后,2006--2007财年预计在7%左右,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GDP增长率也在5%以上。预计在2020年以前,亚洲地区大约有7个国家的GDP年增长率将在5%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