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世成  纪伟  张琛  董雨明 《公路》2021,66(12):362-367
为研究石墨烯材料对橡胶沥青的复合改性在抗油蚀性能方面的影响效果,在制备了不同石墨烯掺量的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掺量石墨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分别设计、并进行抗油蚀试验,采用质量损失、油蚀比以及油蚀残留稳定度等为指标,对其抗油蚀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石墨烯进行复合改性可有效改善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抵抗燃料油侵蚀破坏的能力,其中石墨烯复合改性沥青经过油蚀的平均质量损失仅为普通橡胶沥青的20%左右、油蚀比也显著降低,而石墨烯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经过油蚀试验其油蚀残留稳定度也较橡胶沥青提高18%左右,进而提高路面路用性能,延长道路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2.
<正>柴油机穴蚀问题是目前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穴蚀直接影响柴油机工作的可靠性和寿命。本文通过对Z12V190B型柴油机穴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气缸套振动测试,结构改进试验。通过厂内台架耐久试验又经几年现场的验证,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目前,该产品已荣获国家产品银质奖,其穴蚀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通过在Z12V190B型柴油机上进行的试验研究,对穴蚀的机理,解决措施作了初步的分析。供内燃机专业人员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根据防裂抗蚀剂开发试验对防裂抗蚀剂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次对掺入防裂抗蚀增塑剂后的沿海环境下的桥梁混凝土进行性能测试与评价,再次优化了防裂抗蚀增塑剂的设计配方,使得沿海环境下的桥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符合项目技术要求,并以研究结果指导沿海环境下桥梁、道路等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4.
钢丝腐蚀是导致斜拉索运营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为了有效评估既有斜拉索的运营安全性,对其钢丝腐蚀程度进行准确的分级评价是基础性的工作。由于钢丝表面的蚀坑是导致钢丝力学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采用实际工程更换下来的斜拉索中腐蚀钢丝为样本,以蚀坑几何尺寸为主要评价参数,进行了钢丝腐蚀分级下蚀坑参数测量试验研究。试验数据表明:钢丝腐蚀程度等级越高,蚀坑发育越明显,分布由稀疏变化为紧密相连,典型蚀坑深度逐渐增大,钢丝截面损伤率迅速扩大。基于试验统计数据,提出了包含蚀坑参数指标的斜拉索钢丝腐蚀分级的新评价标准,可有效提高斜拉索腐蚀开窗检测的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陈肯  袁继昂  章永超 《上海公路》2013,(1):59-60,72,14
公路上燃油汽车漏油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沥青路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沥青路面性能。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涂刷柴油和机油的方式模拟油蚀过程,采用马歇尔试验及车辙试验,测试并分析了油蚀过程对沥青混合料试件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蚀过程将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动稳定度,降幅与油蚀时间成正比;柴油油蚀对沥青混合料稳定度降低的影响大于机油油蚀的影响;与SMA-13混合料相比,AK-13A混合料的抗油蚀能力更低。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六黄潜高速公路不同隧道的28个掌子面的点荷载数据和回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二者具有很好的拟合关系。将回归分析结果应用于六黄潜高速公路的不同隧道的10个掌子面Rc的测定中,结果表明拟合程度较好。相对于点荷载试验,回弹试验省时省力,对提高围岩分级反馈速度、指导施工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锐  黄晓明 《公路》2006,(5):173-176
汽油、柴油等燃料油会对沥青有溶解作用。首先分析了各种可能产生燃料油泄漏的场合,然后对50号、70号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进行了沥青混合料浸油后的质量损失、车辙试验及劈裂试验,并对沥青胶结料进行了浸油后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通过分析可知,沥青在经燃油浸泡后性能会有较大的下降,低标号沥青比高标号沥青具有更好的抗油蚀性能,改性沥青比基质沥青具有更好的抗油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EQ6100发动机原用铸态冷激铬钼合金铸铁挺杆体早期点蚀剥落进行了失效分析,对失效机制提出了见解;介绍了端面直接铸孔并进行等温处理的新型抗点蚀挺杆体的结构和热处理工艺;论述了其抗点蚀能力提高的原因在于改善了润滑状况,提高了强韧性。文中提供了十二种挺杆体台架试验数据和新型抗点蚀挺杆体的装车试用数据,还提供了原用挺杆体接触疲劳断口及有关金相资料。  相似文献   

9.
为设计下里哈软岩路基顺层边坡的支挡防护,对下里哈路基顺层坡工程地质特点进行总结。以分析计算为手段,以剩余下滑力、下滑段及抗滑段为指标,提出桩板墙及桩基承台挡墙2个比选方案。结合地层岩性并考虑潜蚀和软岩流变,确定采用桩板墙为防护支挡对策。  相似文献   

10.
铁路路堤坡面水土流失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秦沈客运专线上的一段路堤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果坡面未产流,而天然降雨造成了坡面沟蚀,经比较分析出引起此种路堤坡面土壤流失的原因,是路堤顶面汇流而导致坡面沟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开展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环境对五种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侵蚀试验,以抗压强度、电通量、硫酸根离子浓度为相关测试指标,测试经过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后混凝土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硫酸盐干湿循环对高性能混凝土的侵蚀特性,提出增强混凝土耐久性的合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钻探试验和含水率试验对含水率特征进行分析。因考虑到含水率分布不可避免地处于离散状态,并包含各种不确定性,故采用贝叶斯方法,以一个概率统计的方式根据含水率数据划分溶洞上覆土层含水状态,结合钻探结果,将土层划分为在近地表范围内的正常区、地下水位以下的过渡区和风化强烈呈现松散状态溶洞顶板附近的侵蚀区。其中,侵蚀区土体由于受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极差,是形成潜在土洞的位置,应作为处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抗冲刷性能试验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研究沥青路面基层冲刷破坏发展过程、破坏形式以及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内部结构特征 ,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类基层冲刷破坏机理。利用大型材料测试系统 MTS模拟道路基层在受到冲刷时的实际使用情况 ,对不同水泥用量的水泥土、水泥碎石、水泥砂砾开展了冲刷试验 ,研究分析了影响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抗冲刷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植被防护前后红层软岩坡面抗冲性对比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荣  向波  周德培 《公路》2005,(12):59-63
采用现场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红层软岩坡面植被防护前后的抗冲性进行研究,得到有关红层软岩边坡植被防护前后坡面岩土的冲蚀量、径流量、截留量等结论。研究结果为红层软岩坡面冲刷防护措施的选取提供依据,为红层软岩坡面抗冲刷设计中的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改良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改良土边坡稳定性计算以及改良土模拟边坡冲刷试验,通过比较证明水玻璃改良土边坡比原土边坡有更好的稳定性,而且水玻璃改良土边坡还具有较强的抗冲刷能力,在工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黎霞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6):98-101
在分析路面产生水损害过程的基础上,研制了能模拟路面材料冲刷过程的试验设备,并利用该设备进行了9种基层材料配比设计的冲刷试验,得到了冲刷次数和冲刷深度的关系,提出了半刚性基层抗冲刷试验指标,分析了基层抗刷能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边坡野外模拟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路边坡防护的抗冲刷能力是评价和选择防护类型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为数不多。为了定量比较目前几种常用路堤边坡防护型式抗冲刷能力,课题组设计了人工降雨装置,对连徐高速公路邳州段防护工程与美化设计试验段的防护型式实施野外人工降雨模拟冲刷试验,通过试验观测,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数据和结论,可供今后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合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土工格室护坡在施工初期植被未长成时容易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失稳破坏,甚至整体滑坡的问题,提出在土工格室浅层填入麦秸秆加筋土的生态护坡方式。通过室内边坡模型的人工降雨试验,对不同规格土工格室防护坡面及有无麦秸秆加筋防护坡面的抗冲蚀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土工格室及麦秸秆加筋防护可有效提高植被不完善边坡的抗冲蚀性能;仅土工格室加筋防护坡面的冲蚀量为裸坡冲蚀量的27.58%,土工格室及麦秸秆加筋防护坡面的冲蚀量仅为裸坡冲蚀量的15.72%;同等条件下,土工格室尺寸规格越小,坡面抗冲蚀性能越好。试验结果可为该护坡形式的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旨在合理利用钢渣和粉煤灰工业废渣,首先进行原材料基本性能试验分析,通过优选钢渣级配,添加碎石与钢渣按不同比例组合,进行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室内回弹模量、稳定性试验和抗冲刷试验等各项基本力学性能指标试验,然后从路面基层材料的要求对其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为钢渣和粉煤灰工业废渣合理有效地应用到路面基层或底基层中提高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岩质边坡植被抗冲刷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阐述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现场抗冲刷试验的试验目的,详细介绍了其试验方案及现场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区草种生长情况的评判,对试验区草种抗冲刷能力的测试,对适宜广西寨任路边坡防护的草种进行了比选,对不同草种抗冲刷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草种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与边坡冲刷的关系,为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