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详细阐述了金塘大桥非通航孔桥箱梁湿接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情况,并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环境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可能原因,同时为避免后期施工的湿接头产生裂缝提出了防治措施,对已经出现的裂缝则提出了处理方法。结果表明,湿接头混凝土裂缝情况大大改善,基本上避免了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金塘大桥的特点,介绍了金塘大桥60m箱梁安装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以及采用的关键设备及其性能,以期为国内同类桥梁的施工和同类大型设备的使用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试验针对金塘大桥箱梁海工混凝土所处环境的特点,采用粉煤灰与矿粉复掺和控制混凝土用水量的技术,配制C50预制箱梁海工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C50箱梁海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海工混凝土抗开裂、体积稳定性、抗碳化和氯离子渗透等耐久性性能。  相似文献   

4.
总结东海大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预制安装墩身湿接头裂缝的情况,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魏永霞 《中国水运》2009,(11):207-208
本文通过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展开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星 《中国水运》2010,334(7):44-45
本文详细介绍了金塘大桥助航标志设置,包括桥区水上助航标志、桥梁助航标志的设计,重点介绍了主通航孔及其桥下航道、非通航孔两侧禁航区水域航标设置情况。  相似文献   

7.
墩座湿接头由于受内部约束、温度应力等影响,容易出现裂纹。本文分别从支撑短柱及水化热对墩座裂纹产生的影响,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收缩性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墩座湿接头裂纹成因。提出只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墩座混凝土内部应力约束,改善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将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裂纹产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8.
桂江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墩身节段贯通裂缝,分析发现引起墩身开裂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升高。由于该桥墩位于江中,晚上温度较低,未作降温或保温措施,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从而引起开裂。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给混凝土保温的措施。使得这一现象消失。  相似文献   

9.
10.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裂缝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江苏省杨溧高速公路某标段现浇高标号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裂缝产生的原因、施工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供同类型桥梁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广州市东山口立交及茂生围高架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收缩裂缝开展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明大桥扩建工程主桥5~16号墩为水中高桩承台,采用钢吊箱进行施工,吊箱结构设计突出了受力明确、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特点。文章介绍了承台钢吊箱结构设计、安装及利用该吊箱施工的工艺技术,可为同类工程的施工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山船重工码头为例,分析了方块码头胸墙混凝土渗裂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实施结果表明,效果良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水荷载预压和砂袋预压在天(津)汕(尾)国家重点高速公路梅州西环高速跨G206国道高架桥施工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基础处理方法和实验成果,并对预压效果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结合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公主岭制梁场的工程实践,分析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苏通大桥主桥钢箱梁安装几何测量与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通大桥为主跨1 088 m的世界第一跨距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桥钢箱梁安装过程中,因风、温差等引起钢箱梁较大变形及振动,为此,进行了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软件系统的开发,同时采用高采样率GPS,研究开发实时无线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克服了斜拉桥传统测量、监测方法的弊端,该研究系统在钢箱梁安装局部测量与全局测量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及应用价值,确保了苏通大桥主桥钢箱梁线形几何控制准确,合龙精度为轴线0.5 mm、高程1.5 mm。  相似文献   

17.
杭州湾跨海大桥自重2200t的70m跨箱梁,存在制造、运输、架设等重大技术难题,其预制场双栈桥式出海码头是箱梁陆海转运关键点。作为大桥建设的大型临时设施,设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承台、钢箱梁滑道结构,成功解决超大、超重型预制箱梁陆地移运与海上运输衔接难题,为杭州湾跨海大桥70m预制箱梁顺利出海架设奠定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