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阜线位于淮北平原,建于大跃进时代,全线大多为低矮路堤,道床为石灰石石碴,线路两侧是庄稼地,路堤填筑用土均就地取材,属弱膨胀土,渗水性差.通车后各种病害陆续出现,由于当时运量较小,所以问题也就没有凸现出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京九线的建成通车,作为二通道的青阜线的运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路基病害也就随之显现出  相似文献   

2.
1概述阜(阳)淮(南)线正线延长125.689km,站线205.217km,位于华东二通道,南连淮南线、北接京九线,是淮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其所经区段,膨胀土(又称裂隙粘土)分布广泛,因这种土具有明显的胀缩性,超固结性和多裂隙性,在工程上主要表现为失水收缩开裂,吸水膨胀软化,反复变形和强度大幅度衰减等特征。作为路基填料在日后的铁路运营口中主要表现为基床经常翻浆冒  相似文献   

3.
广深Ⅲ线K88 080~K88 131段是在原有老路基上填筑路基料修建而成的,投入使用后路基边坡开裂较为严重。文章分析该段路基病害原因,介绍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庆鸿 《中国铁路》2006,(11):15-19
膨胀土遇水膨胀、脱水干缩不能直接填筑路基,因此必须进行改良。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全线取土场土质调查与膨胀土物理性质试验、改良机理分析和方案选择、改良效果比较及参数确定。改良土拌和是使膨胀土与石灰产生理化反应,降低或消除膨胀性,增强水稳性和耐久性。改良膨胀土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包括基底处理、基床以下路堤与基床底层填筑、砂填层和复合土工膜铺设、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路桥(涵)过渡段路基填筑等环节。在用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过程中,应对填料的液限、塑限、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无荷膨胀率、50kPa荷载下有荷膨胀率、胀缩总率、浸水72h崩解等进行复查试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集通铁路既有线路路基、基床下沉,基床板结,路基冻涨等路基、基床病害类型和产生机理,提出基床下沉外挤、路基边坡溜坍、路基与基床板结、路基冻涨等路基病害整治措施;提出强化基床表面、改良基床土性质、设置封闭层和疏导地下水等基床病害防范措施,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路基的填料冻胀分类及防冻层设置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我国冻土区铁路路基表层的冻胀病害严重,且没有相应的路基填料冻胀性分类标准。在分析路基的冻胀特性、影响路基冻胀的因素、路基冻害整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并结合铁路路基填料分类的特点、铁路线路冻胀限高和维修标准,提出铁路路基填料冻胀性分类方案,并建议在冻土区设置路基防冻层。路基填料冻胀性分类方案以各类土的细粒含量、冻前含水量和冻胀高度为指标,进行冻胀敏感性和冻胀等级两级分类。路基防冻层应用细粒含量<5%的砂类和细粒含量<15%的砾类、碎石类不冻胀土填筑,防冻层的厚度根据路基的标准冻深。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载重量确定。  相似文献   

7.
介绍太原南站大西站场路基沉降范围及病害特征,采用地质雷达和轻型动力触探对病害区段的路基密实状况及承载力特征进行探测,探测结果发现20号股道路肩及道心存在不同程度异常,表现为地层不密实导致下沉;20号股道所在地层基本承载力明显偏低。结合病害发育特征和探测结果,推断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水进入线路内导致路基土层软化,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土体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针对这些问题采用钢花管微型桩结合压注早强抗冻硫铝酸盐水泥浆的方式,在低温环境下对沉降地层进行加固,并对整治前后线路平顺性进行监测。数据表明,施工后路基沉降病害得到有效控制,整治方案可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总结以往对京通线K2 88~K2 89段路基病害没有彻底根治的经验 ,根据钻探成果进行病害路基成因分析 ,提出新修线路需绕避病害地区 ,宜修建在冻土外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萧甬线K85路基滑坡事故机理分析及对路基管理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滑坡概况   2005年5月9日萧甬线K84 980至K85 130地段,发生线路方向长约150米、宽120米的地下土涌动导致的线路路基沉陷、塌方,造成上下行钢轨悬空,线路下陷6-8米.……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察尔汗盐湖路基盐溶病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是进入藏区的唯一铁路,但在盐湖地区,路基极易受盐溶作用的影响,并出现路基下沉、开裂、塌陷等病害。本文结合区域降水及工程活动特征分析,通过调查及勘察阐明影响路基稳定性主要因素,为区域路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直接填筑在盐岩层上的铁路路基是稳定的,但随着高原气候暖湿化过程使湖水水位上升,低矿化度湖水向盐湖路基渗流和漫溢,盐岩填筑的路基受湖水溶蚀导致路基强度降低、沉降量加大;(2)钾肥的过度开采导致的盐岩层晶间卤水水位的急剧下降以及盐析生产中大量低矿化度卤水的排放,造成以氯盐为主的盐岩表层自溶性加快,盐岩晶体结构间及与粉黏粒、砂粒间的胶结被溶蚀加速,导致铁路盐湖路基经常发生溶蚀溶洞及沉降等病害;(3)建议对易发生溶蚀溶洞和下沉地段,如路基两侧有土护道,则需对路基本体及两侧土护道一定宽度范围注黏土浆,并在土护道外侧设阻水板;如路基两侧无土护道,需对路基本体及两侧原地面体注浆后铺设黏土层,再填筑土护道;(4)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下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