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多年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对若干条款的完善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3.
4.
船舶交叉相遇如何避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在公海或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水域中,当两艘机动船在互见中交叉相遇,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有他船在本船右舷者,本船应给他船让路.即:当本船夜间见到他船红灯时,本船为让路船.如环境许可,本船还应避免横越他船前方,反之,当有他船在本船左舷者,他船应给本船让路.即:当本船夜间见到他船绿灯时,本船为直航船. 相似文献
5.
6.
此文阐述《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的“不妨碍”与“让路”或“避让”的区别,并对我国《内河避碰规则》的相关条款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7.
海上避碰操纵中,使用VHF协助避碰的趋势愈演愈烈,甚至有取代避碰规则之嫌,然而科技的运用往往存在其副作用,科技的高速发展与国际规则的相对稳定滞后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文中就使用VHF协议背离规则进行避让的合法性、合理性做相关阐述,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海上船舶发生碰撞事故会造成大量的财产和生命的损失,为了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利用数据库将碰撞规则结合航海实例推算出合理的避碰方案。通过分析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利用船舶航行记录仪具有回放数据的特点,把船舶海上航行知识分为规则类知识与实例知识。为了便于检索避碰数据库,设计避碰规则数据库、实例数据库和信号数据库并推算出船舶避让时应该采取的行动,同时增加专家数据库来核对该推算是否需要修正。该设计方法对年轻船员处于航行紧急状态下,能够快速地查询到最利于本船的避碰方案,对减少船舶避碰事故的发生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避碰规则>在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本文就电气号灯垂直光弧拖带和顶推中拖船桅灯以及不应间断的灯光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适当的修改.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使用船舶领域计算碰撞危险度时所选取的船舶领域类型繁多,且碰撞危险度模型中对于目标船船舶领域与海上避碰规则等因素考虑较少的问题,提出基于四元船舶领域和海上避碰规则改进的碰撞危险度模糊评价模型。在计算碰撞危险度时考虑本船是否侵入目标船船舶领域,且根据海上避碰规则当本船为直航船时,判断目标船与本船是否为紧迫局面并将其作为计算因素加入模型。使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模糊评价模型能计算出更符合海上实情且满足海上避碰规则的碰撞危险度,为后续避碰决策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简称《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指导各类船舶在海上安全航行的重要文件,是航海人员必须遵守的重要规则。它所包含的各类条款,已在各种海海人员中深深地扎了根,它的权威性是不可动摇的,既然如此,《规则》的制定者前没有要求各类船舶的操纵者,驾驶员呆板地、简单地执行这些规则,而在第二条责任条款的第二款中规定,可以对《规则》进行背离。这样就使严肃的《规则》有了灵活性。对《规则》的执行就有了机动的余地。这样就可以灵活地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各种危险和碰撞。从而提高了《规则》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浅析船舶避碰中的“背离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针对船舶避碰中的“背离行为”,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二条“责任”,对“背离行为”的法律性质、条件、时机及其应遵循的原则作了系统的分析;并对“责任条款”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肯定了《内河避碰规则》的主体框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例如一些条款不够全面;有些条款用词陈旧,不够准确;对操限船、限于吃水船及失控船的概念没有提及;将内河的主要运输船型——拖带或顶推船没有纳入操限船的范畴等,对当前内河的航行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航海实践中有些人员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93年修正案)》(以下简称“规则”)中规定的声响信号在理解和运用上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了船舶航行安全和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通过率,此文就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运用几率比较大的声响信号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人身伤亡的侵权行为是指对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的不法侵害。因船舶碰撞、港口作业、渔业捕捞作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正确处理好此类案件,对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航运秩序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种类、责任原则、赔偿依据、赔偿范围几个方面,根据《民法通则》、《海商法》的基本原则,结合审判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具备安全航行、安全作业的技术条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防止水域环境污染,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