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针对路侧单传感器存在感知盲区、多传感器协同感知存在大量冗余信息且位置精度较差、车辆位姿准确值无法在线获取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位置精度损失最小化的路侧多传感器目标关联匹配方法.首先,根据各传感器历史数据,以方差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进行多传感器权重分配;然后,基于级联KM匹配算法处理多传感器存在大量冗余信息的目标级数据,实...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路车辆移动速度快、检测器易出现漏检和误检、目标相互遮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种特征融合的高速路车辆多目标跟踪算法。检测器获取每帧目标检测框后,采用HSV颜色直方图和HOG直方图建立目标外观模型,通过卡尔曼滤波建立目标位置模型和尺寸模型,融合多种特征模型构建相似性度量矩阵,并利用二分图匹配解决在线数据关联问题。在KITTI车辆数据集和自采的高速车辆数据集上将该算法与若干经典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跟踪正确率和跟踪速度上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信息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此算法利用分布式融合结构的优点和强跟踪滤波对于机动目标获得局部状态估计值,通过提取各局部状态估计之间存在的冗余信息建立局部状态估计间的相互支持度,从而实现对其权系数动态的合理分配;通过理论分析和Monte-Carlo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得到的融合估计效果明显地优于利用单传感器测量数据得到的滤波估计结果,算法受外界随机干扰的影响较小,也证明了用分布式融合结构和强跟踪滤波对机动目标的局部状态估计值可信度高,基于冗余信息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程腾  孙磊  侯登超  石琴  张峻宁  陈炯  黄鹤 《汽车工程》2021,43(11):1602-1610
针对复杂环境下自动驾驶汽车环境感知的鲁棒性较低和小目标难以识别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多层次多模态融合方法.首先将图像与点云两种模态信息映射到同一维度,提取针对不同大小目标的层级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模态的多层次特征融合;并设计6次对比实验验证网络各模块的有效性.采用Waymo数据集结合蔚来汽车实车数据进行训...  相似文献   

6.
自动驾驶L2级别相关的如ACC、AEB、LKA、ELK、TJA等功能实现的准确度和驾乘舒适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融合算法的目标的稳定性、正确性和及时性,因此融合算法已成为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中的最重要的算法之一。一个被传感器量测到的目标是否能够成为系统认可的目标并开始形成被系统认可的航迹,是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的重要部分。文章介绍了一种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的融合系统,并展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对量测特点的航迹起始决策算法在该系统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融合系统中航迹起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融合是目前遥感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文中分析了传统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提出了采用基于多分辨率的小波分解技术进行多源图像融合的方法.它将高分辨率图像的小波系数添加到多频谱(低分辨率)数据上,再将全色图像小波变换的高阶系数添加到多频谱图像的浓度组件上.实验表明,此方法切实可行,能使低分辨率图像的信息提取与利用接近于高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针对采用多状态约束卡尔曼滤波(MSCKF)的视觉惯性里程计定位精度易受特征点匹配异常值影响问题, 提出了1种基于描述符辅助光流跟踪匹配的数据关联方法。该方法采用金字塔LK光流对序列图像中特征点进行跟踪匹配, 计算每一对匹配点的rBRIEF描述符, 根据Hamming距离对描述符的相似度进行判断消除异常匹配点。在实验中从特征点匹配主观效果以及定位精度2个方面评估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 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滤除动态场景下图像特征匹配的异常值, 使用该方法处理后的图像进行MSCKF运动解算, 位置结果漂移率小于0.38%, 相较于未剔除异常匹配值的MSCKF算法结果, 改善了54.7%, 单帧图像处理时间约为39 ms。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单个相机覆盖区域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路侧多个相机获取车辆连续轨迹数据的方法。在路侧端布置多台固定相机采集视频数据,采用直接线性变换算法解决相机外参造成的画面畸变问题;通过全时域抽帧提取图片训练样本,采用YOLOv5训练车辆检测模型;针对偶发的车辆漏检情形,通过完整性检查可以筛查出此类情况并修复;针对连续多帧漏检或误检导致的目标关联问题,通过异常轨迹核查算法及数据修复工具解决;针对相机斜下方区域的车辆轮廓变形问题,采用车辆检测轮廓修复算法解决车辆在不同路段检测框大小不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车辆质心坐标匹配的方法实现相邻机位间的车辆轨迹拼接。基于上述多机视频目标关联与轨迹拼接方法,在多机位时间同步下构建了覆盖武汉珞狮路高架桥的车辆连续轨迹数据集,轨迹数据集验证结果表明:数据集涵盖从畅通到拥堵的各种交通状态,包含多段分合流区域,数据集连续时长达到3.5 h,覆盖区域1.41 km;车辆检测模型的召回率达到93.23%,准确率达到98.51%,F1分数为95.80%;数据集包含主路及各处匝道汇入的轨迹共25 734条,其中覆盖道路全域的完整长轨迹15 004条。本研究丰富了路侧多机视频目标关联与轨迹拼接方法,有助于路侧宽域车辆连续轨迹构建及交通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党宏社  韩崇昭 《汽车工程》2003,25(5):434-437,525
介绍了一种量测(新测目标)到目标(已知目标)之间的模糊数据关联方法,将模糊聚类均值方法和决策逻辑方法相结合,利用Mahalanobis距离代替聚类运算中的欧氏距离,使量测与目标预测值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更准确,应用决策逻辑确定量测与目标预测值的关联关系。仿真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在杂波环境下,有较高的跟踪精度,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道路条件下,基于汽车雷达的多目标的可靠跟踪。  相似文献   

14.
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周围交通目标进行轨迹预测,其输出轨迹可为决策控制和路径规划提供所需目标信息.考虑传统轨迹预测方法一般基于俯视视角而难以满足自动驾驶车载感知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模块、空间交互模块和时间行为注意力模块相融合的驾驶视角轨迹预测算法.为更好体现交通目标与周围环...  相似文献   

15.
来自多种检测源的交通车辆特征数据既有重复的,也有互补的。采用阈值法和自适应加权法建立数据融合模型,可将多种交通检测设备的特征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最终融合为一条车辆数据。试验表明:融合后的车辆数据更加准确、全面,能够有效向交通管理养护等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浮动车处理技术中,多浮动车样本车速的融合是整个计算的最后1个环节,算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动态交通信息的准确性。从多权重系数和多种路况状态的角度构建了1种新的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多车车速融合算法,该算法从浮动车行驶特征等角度,综合考量在表征实时路况时浮动车多车样本间的共性与个性差异去融合多车车速,提高了实时路况的准确性,并且可根据实际交通环境快速调整相关参数。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对其准确性进行了评估验证,结果表明能有效提高动态交通信息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检测器数据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通常具有精度不高和可靠性差的特点。论文引入了自适应式卡尔曼滤波,采用K近邻法寻找相似的交通流状态来标定状态转移系数,建立了基于固定型检测器数据和移动型检测器数据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融合模型。实际数据的验证结果是,平均相对误差为9.52%,相对误差的标准差为8.92%。研究表明,与基于移动检测器数据的估计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极大地改善了估计精度和可靠性,还具有收敛速度快、对初值不敏感、参数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多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为对象以及使用数据源单一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道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在对信号控制下交通事件引起的交通流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杭州市城区浮动车、SCATS、Citilog系统提供的实时交通数据,基于CUSUM算法构建差分流量和速度交通事件检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抑制交通信号对于交通流的周期性影响。实验表明,模型在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均能快速准确检测交通事件。  相似文献   

19.
固定检测器和移动检测器的交通信息融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固定检测器和移动检测器在检测参数、数据精度、覆盖范围、采集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分析了固定检测器与移动检测器进行信息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交通信息融合的总体框架.在分别阐述了基于固定检测器和基于移动检测器的区间平均速度估计方法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区间平均速度进行信息融合.以上海市南北高架道路为对象,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交通信息融合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区间平均速度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由于其硬件和采集条件的不同,数据的适用范围和准确性也不同。在短时交通预测中,对于来自于不同检测器的交通流数据进行融合,并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区间速度的预测,可以有效地改善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数据融合和区间速度预测方法。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交通状态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交通状态,进行多源交通数据融合和区间速度的预测。研究确定了卡尔曼滤波方法中的各个参数,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求解状态转移矩阵。算法验证结果表明,速度预测的精度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