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隔震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隔震桥梁的设计特点,分别利用非线性水平和转动弹簧单元来模拟减,隔震支座和桥墩延性塑性铰的非线性性能,计及隔震器,减震器的作用对桥梁结构非线性弹塑性动力反应进行研究,采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ANSYS,结合算例分析了桥梁采用减,隔震支座和利用桥墩延性抗震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2.
常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计算普遍采用梁单元,该法未能有效考虑中间支座位置处主梁弯矩的折减,存在弯矩设计值偏大的问题.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MidasFEA程序作为数值分析手段,对连续箱梁的弯矩折减进行研究.以横隔梁厚度和支座布置形式为参数,通过杆系模型和实体单元模型的主梁应力的比较结果,总结弯矩折减的影响规律.结合沈抚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车辆减震器特性进行统计模拟研究,建立了其工艺水平与特性之间的联系,对指导车辆减震器设计与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梁桥是我国当前大量应用的一种桥梁结构形式。现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梁桥的非线性动力模型;根据支座损伤指标,采用IDA方法进行梁桥支座的损伤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连接墩支座损伤比中间墩支座损伤要大,且场地越软弱越容易发生支座破坏,建议对于三四类场地加大支承长度。  相似文献   

5.
大跨曲线箱梁桥支座反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维壳体有限单元法对杭州石桥立交桥中一联大跨曲线箱梁桥的支座反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恒载作用下该联箱梁表现出的不同于常规的支座反力分布;通过影响线方法求出了活载作用下各支座反力的最不利情况,给出了处理方法;对中墩支座采取预偏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京广铁路特大桥部分区段出现的支座病害,分析归纳了桥梁支座病害的几种主要形式,探讨铁路桥梁支座横窜成因的理论和解决方案.采用车桥耦合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动力分析,对支座的局部受力性能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找出诱发铰轴横向窜出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列车运行的不利影响,为减轻铰轴横向窜移病害及支座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桥梁结构近场抗震性能,建立了桥梁构件的三维地震易损性分析流程. 基于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用构件三维失效曲面表征墩柱、支座构件的损伤状态,将包含多个单一损伤指标的损伤状态方程作为三维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损伤指标;其次在既有墩柱弯曲和剪切失效曲面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墩柱弯曲和剪切破坏的损伤状态方程;并基于支座地震损伤的相对变形,建立了支座损伤状态的方程.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墩柱和支座三维地震损伤状态的判别准则,并对不同损伤状态进行了量化. 结合各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最后实现了三维地震易损性的计算分析. 通过一维地震易损性的简化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用于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并且所得结果与PSDA (probabilistic seismic demand analysis)法的最大概率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8.
以某高速公路跨线桥梁抗震设计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作为分析手段,对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桥梁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在工程实际中,有时为简化计算,采用线弹性模型对支座进行模拟,并采用反应谱分析方法进行墩柱配筋设计。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板式橡胶支座,同时考虑抗震挡块的边界作用,对抗震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不同支座模拟方法对桥梁下部结构设计的影响。分析表明,考虑支座非线性后,地震响应显著降低,其主要响应与弹性分析的结果相差近一倍。  相似文献   

9.
针对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产生较大横向位移以及固定支座墩柱变形开裂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从受力特点、计算分析以及超高车辆撞击力的作用等多方面,探讨了产生侧移的原因。通过将中间固定支座柱式墩改造成墙式薄壁固结墩、顶升箱梁更换支座和加强桥台处横桥向挡块等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了维修改造设计和施工,通过运营使用,说明改造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简支转连续组合箱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长桥以及大桥的引桥,该结构的支承形式包括单排支承和双排支承,单排支承需要将临时支座转换为中间1排永久支座,双排支承则直接在临时支座的位置安放2排永久支座。文章分别对简支转连续的施工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对比,得出了2种支承形式在恒载、活载以及附加内力作用下不同的结构内力效应,为单、双排支承结构的研究、设计以及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固定式填充复合床光催化反应器的理论计算数学模型及反应器效率的特性参数,通过试验对反应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能很好的吻合,该数学模式可用于固定式填充复合床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2.
提出综合利用系统前向预测和后向预测对混沌时间序列进行建模,从物理学原理上解释了该模型相对于前向预测模型和后向预测模型的好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时间可逆性较好的混沌系统,前后向联合预测模型的建模性能比前向预测模型好,前向预测模型比后向预测模型预测性能好,但对于时间可逆性差的混沌系统,前后向联合预测模型的建模性能较前向预测模型略差,而后向预测模型比前向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差了很多.  相似文献   

13.
以基本网模型为基础,阐述典型运行单元精细化模块构建方法与替代规则,生成场面精细化模型.采用航空器后续滑行路径对托肯进行着色以完成航空器建模,并给出精细化模型与航空器模型集成的方法,实现场面资源的动态竞争建模.以首都机场部分场面运行控制过程建模为例,验证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元的工艺知识表达及其推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基于信息元的工艺知识抽象模型及其内部模式表达方法,介绍了基于工艺知识抽象信息模型的推理机制。所提出的基于信息元的工艺知识模型及建立在该模型基础上的推理机制已成功地支持了THCAPP-SHELL CAPP框架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悬臂鱼腹式薄壁钢箱梁试验模型的制作及加载工况,并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中的板壳单元SHELL63对模型桥梁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各控制截面的挠度和应力分布的实测和理论结果,实测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对比表明,实测值和理论值吻合较好.实测结果及理论结果均表明,大悬臂鱼腹式薄壁钢箱梁存在明显的剪力滞效应,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剪力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无人驾驶路径跟踪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无人驾驶控制的基于车辆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的路径跟踪控制器,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路径跟踪控制模型、地图匹配模型和执行命令融合模型,使用实时车辆姿态信息进行转向角度预测,使用实时车辆定位信息进行反馈控制以消除系统干扰和模型误差。系统硬件包括车辆平台、嵌入式Mbed开发平台、Ubuntu系统运行平台和惯性导航系统,软件框架使用robotic operation system(ROS),使用rosserial服务连接嵌入式Mbed开发板与ROS。实车测试表明控制器系统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灰色系统理论和马尔可夫理论相结合,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既有灰色预测的优点,同时又有马尔可夫链的优点。通过对昆明城市的实际例子的计算,可以看到,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中,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精确度比较好,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智能视觉监控中码本模型参数调节困难和高斯混合模型概率分布计算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高斯混合码本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RGB空间建立码本模型,然后基于码字中的R、G、B分量建立三维高斯模型,从而使整个码本具有三维高斯混合模型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实时性(该算法的平均帧率约23.0帧/s,而iGMM(improved Gaussian mixture model)算法约9.0帧/s,BM(Bayesmodel)算法约6.2帧/s,CBM(codebook model)算法约10.7帧/s),且具有良好的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疲劳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疲劳应力分解的方法,把总的疲劳效应分解为一个蠕变效应和一个简单疲劳效应的叠加,利用粘弹性力学的积分型本构关系、动态性能以及模型理论,得到了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疲劳本构模型。最后,基于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运用O rigin软件的非线性曲线拟合功能,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实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的非线性分布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点模型、小波变换、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变点模型将车站进站客流数据划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时间段;然后,使用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分析确定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之后,分别采用 ARMA模型与小波 ARMA组合模型对北京市某地铁站的进站量进行客流预测,并对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过对比分析表明,小波 ARMA组合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出未来的短时客流,预测效果优于单一 ARMA模型,计算速度也能够满足短时预测的需求,该方法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