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华汽摩配》2005,(12):27-27
1—10月我国汽车进出口对照 在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汽车消费国之后,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力。中国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出口数量首超进口。全世界汽车厂商都不得不瞩目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汽车来了!  相似文献   

2.
1汽车产品进出口概况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2010年以来,全球汽车贸易普遍呈现恢复态势。中国作为最引人瞩目的汽车市场,2010年全年汽车产品进出口均较大幅度增长,同时,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效巩固和扩大了中国汽车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5,(23):12-12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发布的信息:根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840家企业经营汽车出口,同比增长了110%。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汽车企业只有两家,第一位是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第二位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有12家,依次是:江铃汽车、中兴汽车、哈飞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中国重汽山东进出口公司、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  相似文献   

4.
《中华汽摩配》2005,(9):38-40
对汽车市场来说,整车销售无疑是前沿阵地,维修保养、配件供应、美容养护和汽车改装等服务则被称为“汽车后市场”,则是后方补给。我国长期的短缺经济,使人们的目光过多地集中在制造业,而对汽车后市场重视不够。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贸易(进出口、新车销售、二手交易、租赁、拍卖等)和售后服务(配件和用品供应、汽车改装多样化、美容养护、检测维修、金融信贷、保险、俱乐部等),涉及面极广。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国汽车进口市场呈活跃现象,2008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国内汽车累计进口总计103102辆,较2007年同期增长74.5%;贸易额达3763733375美元,同比增长91.32%。中国汽车进口市场增长率再显“高速态势”。整车进出口贸易量顺差76281辆,贸易额逆差1552288812美元。2008年1-3月份,  相似文献   

6.
礼文 《汽车情报》2005,(27):44-45
2005年1-7月我国汽车进出口延续了上半年的趋势,保持进出口贸易顺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汽车进出口顺差达到18.82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进出口“顺差常态化”表明,中国汽车出口国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车迷画廊     
魏斌 《汽车杂志》2007,(4):213-213
2007年对于中国以及世界汽车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世界汽车市场饱和已成定局,中国汽车市场的崛起成为了众多汽车企业的机遇,在中国汽车竞争格局初步建立,多变的中国市场给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带来的不少变数。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初显对世界汽车市场的重大影响力,显现了大国的市场优势和对跨国公司的战略性意义,许多跨国汽车公司都认为中国市场是一个战略市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许多跨国汽车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7月1日轿车关税再降3%。汽车市场波澜不惊;人们追问:合资二十年。我们得到了什么? 中国汽车人做出回答:中国终于有了从C级到A0级的轿车制造工业体系。 从7月1日起,我国进口汽车的关税将从28%降到25%,这是我国针对进口汽车关税率的最后一次下调。就此,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中心总经理丁宏祥表示:“对于售价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的进口车而言,3%的关税高速可能只影响车价的1%,因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森林 《汽车情报》2005,(22):10-13
当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汽车进出口出现首度顺差时,大多数观察者认为这只是短暂现象。但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进出口再度呈现“进口大幅减少,出口快速增加”的势头,继续保持顺差增加状态。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进出口“顺差常态化”表明,中国汽车出口国外是一种必然趋势,但现在还不能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11.
《汽车杂志》2005,(2):32-32
2004年汽车市场的低迷,经销商经历了行业的大洗牌,但对于实力商家来说,这正是实施并购、积蓄力量等待车市复苏的大好时机,近日,由广州市国讯通途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创城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广东超凡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指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用多种方法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市场细分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态势,2000年以前,中国汽车市场基本上是九分天下,2000年以后,其将逐步过渡到五分天下。  相似文献   

13.
1200亿元市场规模、40%利润率,这是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诱人图景中的两大亮点。而在降价风潮的整车市场衬托之下,汽车后市场已俨然成为中国整个汽车产业链上最光彩夺目的明珠。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优势 1.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前景广阔 中国汽车产业入世后发展良好,2002年汽车总量迈上了300万辆的台阶,随后几年,产量逐年递增,2005年已超过570万辆。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放开,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成为汽车产业进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了中国汽车特有的“两个国内汽车市场”,并就今后如何发展中国汽车汽车工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指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并采用了多种方法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市场细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态势。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进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双双出现负增长。根据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9年6月底,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267亿美元,同比增长-29.37%。贸易顺差额为19.84亿美元,同比增长-54.27%。 今年1、2月份,受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汽车进出口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下滑趋势,快速回落,均出现负增长;3月份以来,虽然在国内汽车市场回暖促进下,汽车商品进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与上年同期相比,汽车商品进出口仍呈下降趋势,低迷态势未得到根本缓解,今年是国内汽车实现对外贸易以来出口首次大规模缩水,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8.
肖军 《时代汽车》2005,(11):36-37
有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轿车需求将达到550万辆,汽车市场销售额10000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大约可达2500亿元-3000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成本中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轿车中的比例将达到30%-40%。预计未来10年,国内汽车市场将持续以15%-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国内的汽车生产总量将增长到1000万辆。相应地中国对各种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同时,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还将不断出现,这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SWOT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优势 1.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前景广阔 中国汽车产业入世后发展良好,2002年汽车总量迈上了300万辆的台阶,随后几年,产量逐年递增,2004年已超过5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2005年汽车产量将超过550万辆,我国将成为超过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放开,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2000-2005年,我国汽车进出门贸易呈跨越式增长,2000年进出口总额为80亿美元,2005年已飙升至280亿美元。2005年1~6月份汽车进口总额为63亿美元,同期出口为90亿美元,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2005年的汽车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超过300亿美元,且出口大于进口。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成为汽车产业进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20.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国外汽车巨头的打压之上,今年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喜。集体造跑车便是其中之一。虽然这中间不乏有点做秀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也是中国汽车市场逐步接轨国际、市场细分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