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对使用气态氢燃料和液态氢燃料的汽车进行了介绍,主要就液氢汽车发动机进行了介绍,并对氢燃料汽车的性能,包括动力性和排放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车用发动机》2006,(5):15-15
日前,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已开始生产带机械增压器的H2燃料发动机,该机排量为6.8L,V型10缸机。该机以普通汽油车上配备的模块式发动机为原型,以H2燃料的规格为前提进行了优化。由于H2燃料的润滑性比汽油差,气门及气门垫专门采用了硬质材料。此外,还为配合H2燃料的燃用改进了火花塞、燃料喷射系统、曲柄阻尼器、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活塞环以及气缸盖垫片等。该机将配置在“E-450”年上于2006下半年在佛罗里达州上市,之后还将依次在其他北美地区销售。  相似文献   

3.
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性质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掺混比例的柴油/乙醇(C2H5OH)混合燃料的相溶问题,分析了柴油/C2H5OH混合燃料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并结合13工况下试验结果分析了混合燃料对发动机HC和微粒(PM)排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助溶剂可有效解决柴油的相溶问题,燃料较低的十六烷值是造成小负荷下HC和PM中可溶性有机物(SOF)排放恶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汽车发动机燃料及我国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国外汽车发动机燃料的种类、性能及使用情况和发展现状。并探讨了我国汽车发动机燃料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及性能与其所用的燃料是分不开的,例如汽车用汽油的辛烷值低,那么发动机的压缩比相应就要低。汽车的发展与燃料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彼此互相促进。汽油机及柴油机用作汽车的动力后,汽车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当代为降低汽车的有害排放物和缓解石油能源危机,要求开发代用燃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目前大量的公交汽车压缩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用油现状,压缩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用汽油机油产生的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研制出了公交汽车压缩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的优化配方。通过实车试验表明:该油品具有良好的高温清净性、低温分散性,良好的抗氧化以及抗磨性能,可以满足公交车压缩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油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甲醇代用燃料进行了研究,针对国内使用范围极其广泛的492Q火花点火式发动机,讨论了甲醇作为汽车代用燃料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大量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汽车的道路试验,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BMW公司称,作为公司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即将推出世界上第一个H2轿车系列——H7系列,将于2007年先生产100台样车。该系列轿车装用6L V12H2发动机,发动机采用直喷技术和可变气门定时技术,可燃用液H2,也可燃用汽油。在H2燃料模式下,除了水蒸气外,发动机几乎没有其他排放。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代用燃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及性能与其所用的燃料是分不开的,例如汽车用汽油的辛烷值低,那么发动机的压缩比就要相应地低。汽车发展的历程与燃料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彼此互相促进。历史上发明了汽油机及柴油机应用于汽车的动力后,汽车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当代为降低汽车的有害排放物和缓解石油能源危机,要求开发代用燃料代替矿物燃料,以减少排放物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减少中国等石油进口国对石油供应的依赖,于是在汽车发动机设计、选用材料及参数调整等方面也要求适应清洁代用燃料的要求。12我国车用燃料的发展1.12从石油自给有余到净进口国解放前我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两用燃料汽车的排放超标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天然气的燃烧与排放机理,讨论了天然气发动机的排放影响因素,并对两用燃料汽车的天然气供给控制系统及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得出了两用燃料汽车排放超标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1.
石油时代以后的汽车及能源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全世界石油储量的估计认为,全世界的石油资源还能供人类使用40年左右,也就是就是说,不到21世纪中叶,燃用石油的汽车时代将结束,为此提出,从现在起就应对石油时代以后的汽车,即非燃用石油的汽车,如燃用天然气等代用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等进行研制开发,其中电动汽车是最有前途的,由于电动汽车等非燃用石油的汽车需要有充足的电力能源等作保证,所以又对核电力,太阳能电力,氢燃料能源,生物能源等提出  相似文献   

12.
为了面对能源与环境问题,国家与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主流的汽车生产企业基本上都已经启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工作。然而,受限于我国加氢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流程复杂等问题,使得全国的加氢站数量十分稀少,许多汽车生产企业研发出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着加氢的巨大挑战,一些偏远地方的汽车生产企业甚至到了无氢可加的境地。为了缓解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问题,拓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易加氢站的设计方法,期望该方法可为加氢困难的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借鉴,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燃料电池氢循环主要作用是维持电堆内氢气循环量,保持堆内的水平衡。好的氢循环设计方案对提高燃料电池寿命、可靠性、以及整车的经济和动力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成本、效率、技术成熟度、资源可行性等角度分析了不同氢循环方案的优缺点,同时指出未来氢循环研发的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照工程热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车载储氢瓶中氢气充入质量与氢气状态参数的预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充氢温度对充气结束后气瓶内填充质量与最终温度的影响和环境温度对充气结束后车载储氢瓶内最终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载气瓶内初始压力越低,可填充气体质量随充氢温度的升高其减少率越大,最终温度随充氢温度的升高其温升率越大;车载气瓶内初始压力越低,最终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其温升率越低。同时该预测模型可以针对车载气瓶内不同的初始条件去预测气源氢气所需的最低预冷温度,为目前加氢站的气源氢气温度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减少加氢站氢气冷却所需能耗。  相似文献   

15.
为一款正在开发的燃料电池增程式微型电动车,提出了可插拔式燃料电池增程器/蓄电池动力系统的方案和系统关键部件,如燃料电池、DC/DC转换器等的选型原则和匹配设计方法;为在仿真中考虑排氢动作对风冷自增湿燃料电池耗氢量的影响,提出了瞬时氢气过量系数查表法;最后,利用M atlab/Cru ise联合仿真平台对匹配设计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功率型氢燃料电池重卡动力系统设计尚无成熟控制策略问题,提出了动力系统匹配设计中大功率型氢燃料电池保护优先的控制策略.根据该策略确定设计流程、零部件选型、参数匹配和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动力系统构型优化,并基于稳态工况进行了燃料电池选型,同时综合考虑重卡实际工况特性和效率特性对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和电机的功率以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款12m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述其电电混合动力系统构型、液冷动力锂电池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设计及整车性能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8.
燃料电池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选型及性能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车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几种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特点,介绍了燃料电池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的选型原则,提出了从峰值、持续和制动特性来描述电机驱动系统,为动力系统参数匹配计算提供依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简便、有效地完成燃料电池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氢燃料电池汽车(FCV)是未来交通运输的理想解决方案,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仅消耗氢气,寻找对资源、能源和环境影响最小的氢气来源,对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和评估了4种不同的制氢方法,通过建立FCV燃料循环的全生命周期评估数学模型,并与GaBi软件的基础数据库相结合,实现对FCV的全生命周期评价。选择丰田MIRAI FCV作为实例对象,对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基于建立的评价模型,对FCV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价,探讨不同制氢方法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影响,研究中国电力结构和制氢效率改进对电解水制氢法的积极作用,分析了以不同清洁能源作为电力来源时对电解水制氢法的影响程度。在对中国的人口、能源分布情况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后,结合建立的清洁能源电价预测数学模型,提出了短期内适合推广FCV的区域,明确了考虑环境成本时的各区域推荐的制氢方法或清洁能源发电类型,给出了考虑经济成本时的各区域在当前和未来30年内推荐的清洁能源发电类型。通过所建立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和清洁能源电价预测模型,确定当前阶段的最佳制氢方法,发现了中国当前电力结构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中国各地区能源结构发展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以清洁能源发电作为电力来源时,电解水制氢法才是未来大规模制氢的理想方案,清洁能源使用优先级顺序为核能、水电、风能;人口密度小于150人·km-2的地区(除中心城市外)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应大面积推广FCV,推广的重点应该在中国的东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大气腐蚀以及道路防冻盐和海洋气氛对汽车车身的腐蚀,迫使世界各国的汽车生产厂家越来越多地使用表面处理钢板。针对汽车生产需求的变化,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在表面处理钢板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进行了许多重大改进,研制、开发了一批新型的汽车用表面处理钢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以及我国汽车用表面处理钢板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