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公路》2021,41(4):345-349
针对很多受损钢结构经常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采用一种新型高强度胶黏剂-环氧载体胶膜,利用水浴试验对CFRP板/钢界面的高温高湿耐久性能展开了研究,制作了9个CFRP板/钢双搭接接头试件。试验结果表明:不水浴与25℃水浴20 d试件的破坏模式均为CFRP板层离,70℃水浴20 d试件的破坏模式为钢/胶层界面剥离和CFRP板层离的混合破坏;25℃水浴20 d试件与不水浴试件极限承载力几乎相同,而70℃水浴20 d试件相对25℃水浴20 d试件其极限承载力只下降了15.3%,降低幅度并不大,此胶膜形成的黏结界面耐久性能良好;在加载后期,与不水浴试件不同的是,水浴试件CFRP板表面峰值应变与界面峰值剪应力有进一步向CFRP板端传递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旋转蒸发器法回收沥青空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20-2011)要求,利用旋转蒸发器对沥青回收工艺进行了空白试验研究工作,对旋转蒸发器的加热温度、真空度和水浴条件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置.提出了适合本实验室内旋蒸器对70号沥青的回收参数,同时认为无论阿布森法和旋转蒸发器法均不适合SBS改性沥青的回收工作,回收评价亦无意义,这是SBS改性沥青的老化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崔勤 《中国电动车》2014,(10):180-180
从社会热点话题"酒后驾车"联想到课本上的乙醇能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实验,改变重铬酸钾浓度及用量和改变硫酸溶液的浓度和用量作对比试验,得出结论硫酸浓度对实验成功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海涛  王莹 《公路工程》2021,(2):201-204,240
为了研究快速测量《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的沥青针入度和延度的方法,采用4种沥青进行在不同水浴时间下的25℃针入度试验和不同水浴时间、温度、拉伸速度下的延度试验,通对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建立不同试验条件下针入度、延度与水浴时间的回归关系方程.结果表明,4种沥青针入度随水浴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肖秀松 《长安科技》2006,12(2):14-16
本文介绍了一种铝件氧化膜新型常温封闭工艺的设计背景和设计方案,从实验结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详细论证了该新型常温封闭工艺相对于传统重铬酸钾封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高温—水浴耦合作用下,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形变能力和抗水损伤衰变性能的影响。采用PMW汉堡车辙试验,改变水浴温度和车轮行驶速度等试验条件对掺加和不掺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板块试件在浸水环境下的水稳定性和抗车辙性能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水浴耦合作用下的水稳定性能和抗车辙性能。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到随着水浴温度的波动,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变形能力衰减最大。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一种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养护车控制系统,并提出了该养护车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采用以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的硬件设计,开发并实现了基于VB程序的人机界面和图像显示以及单片机控制流程的编制.解决了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再生修补方面的2个智能控制问题。通过控制加热墙的加热范围及加热时间,实现了持续加热、间隙加热、扫描加热3种加热方式。试验测试验证了该加热控制系统能够完全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沥青混合料浸水残留稳定度超100%的现象,开展了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在水浴(60℃、48h)和空气浴(60℃、48h)中的老化试验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结果表明:沥青在水浴和空气浴条件下老化程度排序为:短期老化>空气浴老化>水浴老化>原样;现有的浸水马歇尔试验无法排除沥青老化对稳定度的影响,造成残留稳定度经常超过100%,试验结果失真,无法客观评价混合料水稳定性;改进的浸水马歇尔试验采用稳定度损失率来评价水损害程度,指标含义明确,对不同类型的混合料均适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改变沥青的受热方式来改进沥青的加热技术 ,即只对流动的沥青进行连续加热 ,从而改善和提高了沥青的加热质量 ,缩短了加热时间 ,降低了加热能耗  相似文献   

10.
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三种加热方式的加热原理进行研究,了解了加热系统的工作方法;并在经济性、安全性和操作性等方面对三种加热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不同加热方式的性能特点和优缺点,有利于加热机的研发和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采用红外加热方式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微波加热再生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微波加热再生要着重解决的加热温度控制、温度测量、辐射防护和技术经济性分析4个关键问题。对2 450MHz的微波加热系统,采用辐射型喇叭腔体加热结构,分析比较了场强衰减加热模型和均匀场强加热模型,基于均匀场强模型建立了控制沥青混合料温度分布辐射场型结构的一维微波加热模型;从试验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微波加热再生中的温度测量、辐射防护进行了探讨;并比较红外加热再生与微波加热再生的技术经济性,从而说明微波加热再生具有快速、再生率高、无污染等特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再生养护中的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的加热原理,描述了微波加热的特点,通过对微波加热技术和红外加热的比较以及沥青路面热再生养护中的质量分析和在长(沙)-常(德)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得出了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质量较好并且具有许多新的优点的结论,最后对微波加热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加热方式对沥青路面加热效果的影响,基于传热学理论,采用Energy2D软件对不同加热功率下沥青路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沥青路面的理想加热功率曲线;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加热方式影响加热过程的机理,指出不同加热方式的加热功率及其可控性是决定沥青路面加热质量、速度和能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采用微波加热修补路面缺陷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加热深度大等特点,并且通过计算发现微波加热修补坑槽的成本要低于其他修补方式。  相似文献   

15.
谭旭良  徐琥 《时代汽车》2022,(6):122-124
本文设计了一种机械硬盘加热电路,可以实现机械硬盘低温正常运行,同时避免被过度加热,杜绝了因其它电路(检测、控制及开关)异常而导致加热部分持续加热引发烧毁设备甚至起火的现象.本文阐述了电路原理及电路实现,电路主要包括处理器部分、温度感知部分、电源开关部分、加热部分.电路从温度感知到加热控制,实现了闭环.加热部分选用PTC...  相似文献   

16.
微波加热是国内外新近研究的一种加热方式,具有深层加热、均匀性好、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以往微波加热技术多应用于沥青路面日常养护,未见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应用。该文基于微波加热的原理和特点,提出国内外独特的微波辅助加热就地热再生组合工艺流程,并开展微波辅助加热就地热再生在连霍高速养护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机直接对原路面加热的方案是不合适的,确定了微波加热机二次提温的方案。连霍高速就地热再生工程实践表明:经微波加热后,铣刨料内部的加热温度可提升14℃,保证了后续混合料的拌和摊铺温度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电控柴油机冷起动进气加热状态进行了分类,提出了相应的进气加热状态转换条件,并在一种电控单体泵柴油机上进行了进气加热状态转换的试验验证。分析得出的进气加热状态转换条件可用于电控柴油机冷起动进气加热控制时序的设计,以及电控柴油机冷起动进气加热控制软件的编写。  相似文献   

18.
陈熙  赵龙  孟森  周子栋  何亮  蔡皓东  乔亚宁 《公路》2023,(6):329-343
为研究沥青混凝土自愈合性能,为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中的自愈合方向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撑。基于有限元方法,分别考虑了感应加热系统模型及感应加热数值计算模型,构建了多物理场下的钢砂沥青混凝土感应加热有限元简化模型,针对其感应加热自愈合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研究了电流强度、钢砂掺量及加热方式对感应加热的影响特性与能量分析,探究了不同情况下感应加热的机理及规律,并对耗散功率、耗散能以及能源利用率做分析。定义了两个新参数:有效愈合深度指数E1与感应加热时间指数E2,并结合有效愈合深度,联合评价感应加热的综合效益以优化参数配置。结果表明:电流强度越大或试件的钢砂掺量越大时,感应加热速率越快,由此形成的层间温度梯度越大,而钢砂产生的耗散能却会减小;感应加热停止时,有效愈合深度随加热时的电流强度与试件钢砂掺量的降低而减小,感应加热效果变差;处于自然散热阶段的试件的温度场在横向上呈现“翘曲分布”现象,即试件温度中心高而边缘低,层间温度梯度向着趋于零的趋势逐渐减小;可通过增大感应加热电流强度或钢砂掺量,采用较大循环加热时间、较短加热间隔的间歇式加热提高感应加热的综合效...  相似文献   

19.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因其具有环保、安全、加热效率高、控制精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加热装配领域。文章通过对电磁感应加热装配技术进行研究,概述了电磁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并据此设计出一套感应加热装配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电加热器加热发动机冷却水的方法,研究外加热源对发动机起动暖机过程的影响.安排了原机、同步加热、预先加热、热机起动、预热+同步加热、热机+同步加热6种方案进行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各方案对发动机冷却水、机油与排气的温升和转速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步加热、预热和热机等基础方案对发动机起动水温和油温的建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预热+同步加热和热机+同步加热的联合方案进一步扩大了基础方案对起动性能的改善效果,并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