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艇、载人航天器等密闭微环境随着人员停留时间的延长,其舱室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危害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快速准确的污染浓度预测以及对突发不确定污染源辨识的技术研究,并提高密闭环境主动应对突发污染的能力。对舱室污染浓度进行动态预测和污染源项强度辨识是实现舱室空气质量实时预测的关键。建立了集总污染源概念,提出了联合使用卡尔曼滤波和最小二乘算法的舱室突发污染辨识与浓度预测方法,并与建立的变结构污染浓度模型相结合,同时完成了集总污染源散发强度的动态辨识和污染浓度状态预测。另外,在突发污染源定位方面开展了前期的探讨研究工作,建立了一种新的多维浓度离散随机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多假设特征匹配的突发污染源定位方法研究。通过匹配观测数据序列与单参数(源位置)多假设获得的传感器处浓度响应序列特征来实现源项定位及散发时间估计,可初步确定源散发强度。  相似文献   

2.
国外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是直接影响艇员健康和制约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改善舱室空气品质,美国等核潜艇大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组分特性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本文以美国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为例,综述分析了其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历程,并分别从常量组分、微量组分和气溶胶等3个方面归纳总结其空气组分特性。分析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密闭人工环境中可以实现良好的空气品质,该研究成果对我国开展潜艇等密闭人工环境空气品质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密闭环境中有害气体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以潜艇为背景综述了密闭环境中人-机-环的相互关系,全面分析了有害气体对密闭环境的污染,并指出控制有害气体的途径和方法。该文对密闭环境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室内空气品质的CFD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空气品质与人的感知以及个体差异紧密相连,表征了室内环境要素对人们工作与生活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品质不佳将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可靠性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在现代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或运行不当以及各类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是导致室内空气品质出现问题的两大方面。CFD方法通过求解统一形式的描述室内流动、传热和污染物产生与扩散的偏微分方程组,可以得到室内各个位置的风速、温度、污染物浓度等参数,为从整场的角度来评价室内空调环境空气品质提供了可能,已发展成为评价室内空气品质的强有力手段。本文着重探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1)技术在评价室内空调环境空气品质上的应用现状与实施方法要点,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5.
舰船密闭舱室火灾模拟及防火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舰船内部密闭舱室这一典型结构的火灾及火灾安全设计进行研究,并对密闭舱室内火灾发生后的蔓延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其火灾蔓延规律,总结出该类型结构的防火设计应该注意的方面,其结论能够对舰船内部密闭舱室及类似结构的防火设计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潜艇模拟密闭舱室大气控制系统是艇员的生命支持系统,温湿度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潜艇模拟密闭舱实验室温、湿度的检测,发现了模拟密闭舱保温结构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保温结构的改进措施,以保证模拟密闭舱满足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研究,引起了各国环境工作者的注意。室内空气污染种类多、污染源广泛,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往往比室外污染更为严重。档案库房建筑设计具有密闭、避光、防潮等特点,档案装具密度大,空气流动性差,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关注档案库房内的空气质量状况与档案  相似文献   

8.
大气环境控制技术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4,(8):127-132
介绍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大气环境控制的共性要求。针对"蛟龙"号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分析其对大气环境控制的特殊要求。分析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供氧及二氧化碳吸收技术如物理供氧、电解水、氧烛、超氧化物、一乙醇胺、固态胺、分子筛、碱石灰、氢氧化锂等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套环境控制样机,并将样机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1 000,3 000,5 000及7 000米级海试。海试的圆满成功进一步证实了样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室内空气品质的CFD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空气品质与人的感知以及个体差异紧密相连,表征了室内环境要素对人们工作与生活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品质不佳将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可靠性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在现代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或运行不当以及各类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是导致室内空气品质出现问题的两大方面.CFD方法通过求解统一形式的描述室内流动、传热和污染物产生与扩散的偏微分方程组,可以得到室内各个位置的风速、温度、污染物浓度等参数,为从整场的角度来评价室内空调环境空气品质提供了可能,已发展成为评价室内空气品质的强有力手段.本文着重探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在评价室内空调环境空气品质上的应用现状与实施方法要点,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0.
高精度压力筒试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密闭液体的体积变化与压力变化之间呈反比的特性,研制了一种高精度压力试验系统。系统由容积为1.642m^3压力筒、强制改变密闭液体体积的机械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该系统的压力控制范围为11MPa,静态控制精度为0.005MPa,系统频宽为0.1Hz。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的今天,面源,这一对地表水体水质有严重影响的污染源在发达国家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以西安~临潼高速公路路面沉积物和两次典型降雨径流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高速公路路面径流这一具有面源污染特征的污染源的污染成分、污染强度、污染特性及其排污规律。  相似文献   

12.
作为海事界的热点话题,空气排放一直备受关注。燃油硫含量是MARPOL附则VI要求控制的五大空气污染源之一,颗粒物质(PM)也是附则VI修订拟增加的控制对象。本文综合了国际海事界对燃油含硫量控制与颗粒物限制标准制定的最新进展,希望能为国内业界洞悉政策走向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密闭系统内部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论文提出一种采用32位高性能单片机STM32、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以及传输模块等设计了密闭系统内部的温度控制系统。阐述了基于STM32的密闭系统内部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系统硬件的设计思想,温度控制算法,同时给出了部分软件流程。实践表明,基于STM32的密闭系统内部的温度控制系统能稳定可靠地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煤炭码头运营期间对工作场所及周边环境影响大、治理要求高的主要污染源是煤炭扬尘。本文以湄洲湾港东吴港区东1#、东2#泊位设计为例,系统的阐述了煤炭在装卸、输送、堆存过程中的一系列防尘、抑尘方案,有效控制了粉尘对环境的影响,可供类似散货码头及堆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狭窄空间(如潜艇或掩体)中的呼吸空气进行处理,是德雷格尔安全技术公司致力圩研究的“生命技术”中的一项工作。环境空气中除需供氧气之外,还必须清除其中的CO2,也就是说,在供入新鲜氧气的同时,还要通过化学吸收,使艇员呼出的CO2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假设腐蚀速率主要受润湿时间、盐分含量和温度三个因素影响,对船舶密闭空间的大气腐蚀进行了研究。假定大气腐蚀主要受阴极过程控制,采用一次近似计算得出大气腐蚀速率与温度和盐度均成线性关系,这与实验数据一致。提出一个方程来预测船舶密闭空间,如货舱和压载水舱等空间在每一航程的大气腐蚀速率。提出的影响因素和假设模型为未来单一类型的船舶腐蚀,即为密闭空间大气腐蚀的概率模型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合理控制方法是建立和维持密闭舱室超压的关键,对超压开环控制方法、闭环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一种阶段控制方法,以期结合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点,试验结果表明,阶段控制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一些光学系统使用了大口径塑料材料的透镜。为了保证低温下其光学指标稳定,需要对该类透镜的工作环境进行加热。本文根据传热原理设计了一种密闭腔体,该密闭腔体内部具有加热元件及温度控制元件。本文根据加热需求,对该腔体进行结构设计,同时根据传热原理建立了该密闭腔体加热的数学模型,基于设计出的密闭腔体进行了加热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加热数学模型能较好反映出该腔体的加热过程,设计的密闭腔体能实现所需的加热功能,可满足塑料透镜的工作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9.
湖泊污染源控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湖滨带生态恢复和建设对消除或减轻湖泊污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疏浚,吹填方法是恢复,建设湖滨带生态工程的手段之一,拟谈疏浚,吹填技术参与湖滨带湿地建设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一些光学系统使用了大口径塑料材料的透镜.为了保证低温下其光学指标稳定,需要对该类透镜的工作环境进行加热.本文根据传热原理设计了一种密闭腔体,该密闭腔体内部具有加热元件及温度控制元件.本文根据加热需求,对该腔体进行结构设计,同时根据传热原理建立了该密闭腔体加热的数学模型,基于设计出的密闭腔体进行了加热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加热数学模型能较好反映出该腔体的加热过程,设计的密闭腔体能实现所需的加热功能,可满足塑料透镜的工作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