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提高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质量,将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高速公路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明确只有准确把握和易性试验、力学性能试验、耐久性试验检测等检测方法的操作要点,合理选择胶凝材料、骨料材料和减水剂等材料,持续改进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搅拌工艺,才能够将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后续的浇筑施工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
钢纤维喷混凝土隧道衬砌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钢纤维喷混凝土应用的日益推广,其有关的理论及试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从总的趋势来看,理论研究还是落后于钢纤维喷混凝土的实际应用.文章对钢纤维喷混凝土作为隧道衬砌的作用机理从试验研究、理论模型及实际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塑性铰力学计算模型,并对实际隧道工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不种微胶囊相变材料(MPCM)对地聚合物混凝土(GPC)和硅酸盐水泥混凝土(PCC)凝结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降低到0℃时,由于低温和高粘度,硅酸盐水泥浆体的初凝时间变长;对于地聚合物浆体,由于低温下碱性溶液的相分离,初凝时间变短;提高MPCM浓度可缩短硅酸盐水泥和地聚合物浆体的终凝时间.  相似文献   

4.
地下结构工程由于过早开裂导致渗水、钢筋锈蚀等现象而影响正常使用,文章通过在地下结构工程混凝土中掺入纤维素纤维,研究了混凝土塑性抗裂试验及现场试验段裂缝控制,通过试验数据及调查结果证实了掺加纤维素纤维是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抗裂防渗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与普通的静载试验不同,双层桥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桁桥静载试验有其独特的特征。文章以某双层桥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桁桥为例,阐述了其静载试验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对桥梁的工作性能作出了评价,为采用静载试验评定双层桥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桁桥的工作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非粘钢混凝土梁的静载破坏试验和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的静载试验及疲劳破坏试验研究,对比了两者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荷载-挠度关系及混凝土裂缝开展情况.分析表明粘钢加固的混凝土梁承载力、梁跨挠度、应变、裂缝开展等都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FRP约束钢管组合混凝土柱是新兴的组合构件形式,其组成从内到外分别为内层钢管、中层填充混凝土以及最外层的FRP管.现阶段随建材资源的日渐枯竭,再生混凝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节能减排提供了一定的助力.本文通过替换一定比例天然骨料,得到再生混凝土填充层,进而制备FRP约束钢管组合柱试件,进行轴压试验测试.结果显示:相较...  相似文献   

8.
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中增加了聚合物乳液和纤维,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其内部材料结构发生了改变、配合比设计也相对复杂。本文针对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出了原材料要求,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水灰比、聚灰比(聚合物用量)、乳液种类、纤维掺量对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力学强度及弯曲韧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兼有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的双重优点,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折强度与压折比,突出的弯曲韧性,并最终确定了新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其中聚合物乳液SD623用量为80~90kg/m~3,聚酯纤维1. 632~1. 904 kg/m~3。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服役期满的道路废弃混凝土为粗骨料,设计了6个道路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常规三轴试验研究,分析再生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形态,获取了试件受力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道路再生混凝土与天然混凝的应力-应变曲线相似,侧向压力对再生混凝土强度有较大的影响.该研究结论可为深入了解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指导道路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强改性聚酯合成纤维和盾铃型钢纤维混合应用,并对混合纤维混凝土抗裂、增强基本性能与基准混凝土试件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纤维混凝土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提高混凝土抵抗早期收缩裂缝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下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