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无锡雪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AMP4000型在线自控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属中国国内先行自研发的4000型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1)冷骨料配料系统皮带喂料器采用了进口的变频调速器控制,在每个料斗出料口装置了断料报警信号控制,以告知料斗内无料或斗内物料因搭拱而产生断料现象。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抗冰添加剂掺量、Zeta电位、细度模数、堆积密度等因素以及乳化剂类型对乳化沥青黏结料防冰冻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抗冰添加剂掺量的增加,阳离子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时间不断减少;阳离子抗冰添加剂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性优于阴离子抗冰添加剂乳化沥青黏结料,且阳离子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时间随其Zeta电位的增加而延长;堆积密度越小、粒径越细的抗冰添加剂与阳离子乳化沥青混合后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3.
1 冷料供配系统1.1 冷料启动(1)一般拌和站的各冷料启动都是按设定的比例同时启动,若停止某种料的供应,只能通过将其比例设为0来实现,但此时驱动电机仍在转动。而ASTEC拌和站冷料启动的控制比较随意,各种冷料的供应比例可随时调整,既可单独增加某一种料的量,也可同时按比例增加各种料的量;各冷料的供应可独立实现启动、停止,这对控制冷料供应更简便。1.2 冷料仓报警装置在冷料斗空斗报警方面ASTEC拌和站具有声、光两种报警,有利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1.3 细料斗振动器控制对于细料斗(砂仓斗)的振动器…  相似文献   

4.
该装置包括机械手、装料系统、出料系统三个部份。三个部份全部由设备滑块直接驱动,机械手采用直接往复式,在接料工位和挤压工位自动完成张钳动作,从而完成接料、送料、挤压、打料动作循环,装料系统料斗储存500只零件毛坯,人工装料间歇为10分钟,从料斗到夹钳接料工位的送料,由弹性输送管来完成。将挤压成品打入料箱,由夹钳送料到挤压工位时,自动将成品打出。  相似文献   

5.
阐述2.5t/h冲天炉炉后加料车改装设计及实用效果,采用几何法及力学分析方法设计摆动滑块机构,使料斗门能够在料斗装,卸料的程序实现自锁,自动开启的功能,并且,料斗坷在合成转动力矩的作用下,顺利自动复位,取代过去同具工完成料斗复位和人工锁紧,开启料斗门的繁琐,笨重的劳动,此机构的设计和应用,可提高炉后加料的机械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促进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联邦德国LINNHOFF公司MB90型间歇式沥青拌和设备(见图1)主要由:冷料储存配料系统、冷料烘干加热系统、搅拌系统、除尘系统、操纵控制系统、成品料沥青及粉料储存设备等组成。下面分别介绍各系统: 一、冷料的储存及配料系统冷料储存装置设有四个贮存料斗,每个料斗的容积为6m~3,料斗的外形尺寸为(长×宽×高)12500×2500×2500mm。每个料斗下面的配料机构均采用2.2kW的直流调速电机驱动的皮带输送机,从而保证了骨料的  相似文献   

7.
探讨木屑生物沥青(MX)添加于传统沥青的流变特性。将MX和传统黏结料(70号沥青和90号沥青)分别依重量百分比1∶1、1∶2、1∶3及1∶4掺配,进行基本物理性质试验与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于不同试验条件下研究沥青黏结料的流变行为,探讨不同MX添加于传统沥青的黏度与蠕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黏结料的复合模量(G*)随MX含量增加而上升,相位角则反之,同时可降低老化现象并有助于抵抗车辙,由于MX含丰富矿物填充料,沥青黏结料容易产生离析现象。DSR试验得到MX改性沥青黏结料的零剪切黏度(ZSV)、稳态黏度(SSV)与低剪切黏度(LSV),三种黏度特性于低频时都不随剪应变率改变且黏度值相近,此区间的沥青黏结料特性稳定,因此可做为抗车辙指标。为木屑生物沥青的进一步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沥青路面材料热再生加热过程中,由于废旧混合料加热后具有粘性,在加热滚筒壁和叶片相交处将产生严重的积料现象,通过对积料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利用气动技术进行自动清除粘结积料的系统方案及设计方法。样机试验证明:该方案可以完全清除积料。  相似文献   

9.
收料室是收集路面铣刨机铣刨后物料的重要装置,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铣刨物料的回收程度。对实际施工过程中LX2000铣刨机收料室出现铣刨后物料不能完全回收的问题,用三维设计的方法主要对铣刨机收料室的浮动板和尾门刮板进行了提升设计,使铣刨机收料室的回收功能满足了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螺旋肋GFRP筋与UHPC黏结强度,以钢纤维掺量、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及GFRP筋直径为试验参数,对60个螺旋肋GFRP筋与UHPC试件展开拉拔试验,获得了各参数对GFRP筋与UHPC黏结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GFRP筋UHPC试件的拔出破坏主要呈现直接拔出和劈裂拔出2种模式,直接拔出破坏主要出现于钢纤维掺量≥2%且保护层厚度较大的试件中;在不同参数情况下,直径18 mm及22 mm GFRP筋与UHPC黏结强度为19.6~53.7 MPa,同时黏结强度整体上随钢纤维掺量及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当UHPC钢纤维掺量从0%增加至2%时,GFRP筋与UHPC黏结强度提高幅度达71.4%~74.1%,但钢纤维掺量由2%增加至3%时,出现黏结强度增长减缓甚至不增长现象;保护层厚度对黏结强度的增强作用存在“上限效应”,即当其小于临界保护层厚度时,黏结强度随保护层厚度增加而增长,但当其大于该临界值,增强作用显著减弱;直径18 mm、锚固长度1倍直径的GFRP筋在UHPC中的临界保护层厚度约为3倍直径。基于弹塑性力学中的厚壁圆筒理论,建立了GFRP筋与UHPC黏结...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及转道摊铺工艺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分析了沥青路面摊铺施工中混合料级配离析和温度不均匀的原因,介绍了一种新的施工模式.在这种施工方式中混合料转运车从运料卡车接收沥青混合料,进行二次搅拌后输入摊铺机料斗.摊铺机的专用料斗消除了两翼粗骨料的堆集.这一施工新概念保证了摊铺机的连续摊铺及混合料的均匀,并允许使用更大容量的卡车.现场施工证明这一方法是消除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和温度不均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材料开始应用于水泥混凝土桥梁,该文结合苏通大桥北引桥相关工程,根据室内外试验对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材料特性进行初步分析,并对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环氧沥青在大跨径钢桥面粘结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力 《公路》2004,(3):56-60
粘结层材料和施工技术是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某公路大桥桥面铺装粘结层的设计过程和特性,提出了环氧沥青粘结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谢志红  郭永昌  莫晓东  邓军 《公路》2007,(12):151-155
针对CFS-GFS混杂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通过建立不同材料本构方程,对界面端部附近胶层存在空鼓及混凝土存在裂缝进行了界面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分别考虑了3种大小的空鼓及5种高度的裂缝对界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胶层空鼓及混凝土裂缝是引起界面端部处粘胶层剥离及混凝土保护层剥离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路面结构层间铺设聚酯玻纤布可有效地延缓反射裂缝病害的发生,其黏附性对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至关重要。对采用乳化沥青等四种粘结材料的试件分别进行层间滑移剪切试验和层间挤压剪切试验,对比研究四种不同粘结材料的抗剪强度以确定最佳粘结材料;通过试验研究层间粘结性能随用量的变化趋势,确定了最佳用量。研究表明铺设聚酯玻纤布下的最佳粘结材料为SBS改性沥青,其用量不得低于0.45kg/m~2,最佳用量为0.93kg/m~2。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树脂胶作为粘结剂的CFRP筋粘结式锚具的传力机制。以荷载、锚具长度、胶体厚度、弹性模量及设端堵与不设端堵等为参数,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上述参数对锚具中CFRP筋-树脂胶体粘结界面的剪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给出CFRP筋锚具主要的设计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试验对碎石高聚物复合材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材料配合比、碎石粒径等因素对其强度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耐光热老化试验和耐水流冲刷侵蚀试验。结果表明:碎石高聚物多孔材料的强度主要来源于高聚物胶黏剂的氧化固结作用和碎石集料间的相互嵌挤,前期增长迅速,后期逐渐趋于平稳;胶粘剂用量、碎石粒径、养护龄期等因素均会对其强度产生影响,其中胶黏剂用量、碎石粒径对强度影响显著;在光热条件综合作用下,碎石高聚物多孔材料强度有所降低;在不同的水流作用下,碎石高聚物多孔材料基本都不会产生冲刷侵蚀。  相似文献   

18.
半刚性基层材料温缩系数测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准确测定半刚性基层材料温缩系数比较困难,建议测试中采用能够自动采集数据的测试系统,用石英玻璃作为温度补偿片并使用标距较长的电阻应变片,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应变胶的选择、试件表面处理方式以及测试温度的变化控制。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变胶、不同试件表面处理方式以及不同的恒温时间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为提高测试准确性和精度,温度补偿片上使用的应变胶应及时更新且应与被测试件上的应变胶种类保持一致;对于表面粗糙的试件,可以采用水泥浆或二灰(石灰、粉煤灰)浆均匀涂抹在表面以改善试件表面粗糙的现象,但厚度应足够薄,以填充表面但不形成一层为宜。缩短恒温段时间有利于加快试验进度,但每个恒温段的恒温时间不能小于2 h。  相似文献   

19.
分析使用沥青转运车在沥青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对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的改善效果。对采用转运车和未采用转运车两种情况时,沥青转运车前后料斗内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参数和路面温度进行比较,发现采用转运车时,级配曲线极差和温差明显小于未采用转运车时的情况。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摊铺过程中,通过转运车的再次拌和,能够更好地消除两种离析对施工路面的影响,从而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均匀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国内道路冬季积雪结冰只能封闭交通或依靠融雪剂的问题,采用试验的方法,以冰层冻粘强度为评价指标,结合不同载体、同一载体不同冻结时间和冰层厚度几个不同因素,分析了其对冰层冻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冰层厚度、相同冻结时间及相同冻结温度的条件下,以亲水性好的水泥混凝土作粘结面的冰层冻粘强度要较以憎水性好的橡胶混凝土作粘结面的冰层冻粘强度大。而在相同载体的条件下,冰层的冻结时间与厚度对冻粘强度几乎没有影响。从而可以判断采用憎水性的路面材料具有减粘、防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