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岩土工程勘察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核心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地质信息收集,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这一过程要求勘察人员不仅要深入理解工程的需求和标准,还要运用前沿的科技手段对工程场地进行细致的地下勘测。通过这一系列的勘查活动,勘察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并据此编写翔实的勘查报告,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将重点探讨土工试验在岩土勘察中的关键作用,并针对其应用进行深入的解析,以期能为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数据分析与处理是岩土工程监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岩土工程监测、指导施工和改进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性环节,在备类岩土工程的施工、运行等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岩土工程监测数据影响因素复杂,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可以把监测数据当作随机变量来处理.本文在分析回归统计方法的主要功能基础之上,详细论述了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和分析技术,为准确判别监测数据中各种原因量和效应量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评估岩土工程的状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受汶川地震的影响,经过断层带的公路隧道在施工时更容易出现大的塌方事故.为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以广甘高速公路杨家山隧道右洞桩号K22+624段塌方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地质描述分析、地质雷达探测,以及编写程序的正演模拟相结合,对汶川地震过后断层带对隧道塌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震后断层带的影响范围内,围岩整体特性发生突变,雷达波形图中会形成强烈的反射波信号,经过后期处理,能够得到较为清晰的波形异常图,从而推测出掌子面前方可能出现塌方的情况.文章最后对地质雷达探测加以正演模拟,可有效地指导整个隧道施工过程,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岩土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同时对岩土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土木工程当中岩土工程施工时,对于地基的加固是最基本的步骤,是整个工程的基础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岩土工程地基施工当中,需要制定合理完善的计划,对地基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加固,以保证地基整体的稳固性,以便地基单位面积上能够承载更多的重量,满足实际建设使用的要求,延长地基的使用年限,增加经济收益。在本文当中,首先对岩土地基加固工程进行论述,然后对几种常用的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说明了地基加固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的是提升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与业内同行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公路隧道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工程等级也不断提高。然而在隧道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诸如岩溶突水、岩爆、围岩大变形、塌方等地质灾害问题,为了将地质灾害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地质超前预报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以大坪隧道为例,介绍了TGP12(高频地震反射法)探测系统的原理、数据处理、解译技术,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并总结了应用TGP12进行地质超前预报的体会,展示了TGP12探测系统在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岩土工程条件的先期研究工作是正确选择水下隧道实施方案的基础。结合昆明草海隧道工程,对泥炭质土分布地区影响隧道建设的岩土工程条件进行了介绍和论证,并对隧道工法的选择及相关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公路隧道建设容易受地质条件、施工安全、工期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新奥法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新奥法施工技术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通过综合应用先进的支护措施、灵活的施工工艺和精确的施工参数控制,有效应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保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第四系岩土工程分层应注意到本地区的软土地质背景以及轨道交通建设中深基坑、区间隧道等地下工程和桩基工程的设计需要。对宁波地区岩土体单元划分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其划分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对划分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宁波市常洪隧道岩土工程勘察实例分析,对软土地基沉管隧道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隧道塌方、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岩土松散介质中快速、高效、及时地开挖救援通道到达有人员被困(埋)地点是抢险救援的首要任务。文章介绍一种新型的依赖多根平行装设于圆筒式掘进机外周的长螺旋体旋转,驱动整个掘进机在岩土松散体内自主穿行开挖救援通道的掘进技术和装备,分析了掘进机的机构构成和自主前行动作机理,推导了套筒式螺旋驱动掘进机自主前行的条件。利用室内试验得到的螺旋齿高、齿根距和牙型角各参数的合理数值,研制了螺旋驱动套筒式试验样机。现场试验中,样机在松散土体内自主前行了10 m距离,证明了掘进机利用螺旋驱动原理在松散岩土类介质中自主前行开挖救援通道的可行性,为类似灾害事故中抢救被困人员的救援通道施工提供了安全、快速的施工技术和装备。  相似文献   

11.
Ed Kase 《现代隧道技术》2004,12(Z2):352-363
Unforeseen, variable subsurface ground conditions present the greatest challenge to the heavy construction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in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arge projects. A detailed, accurate site investigation will reduce project risk, improve 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and safety, prolong the life of the tunnel or structure,and prevent waste in over - design. Presently, site characterization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re limited by the inability to adequately describe these subsurface ground conditions.NSA Geotechnical Services has successfully applied seismic tomography and holography ground imaging technologies on tunneling and heavy civil excavations worldwide. Seismic signal waveforms traveling through a complex medium consist of various arrivals from refractions, reflections, scattering, and dispersion. Tomography and holography are proven inversion technologies for estimating location and extent of material property variations causing changes in signal waveforms.ent attenuation rates and velocities. Seismic waves will travel faster through competent material and be generally less attenuated than through broken/fractured ground or voids.encounters an interface between ground zones possessing different seismic properties. Most geologic structures, anomalies,and changes in lithology provide detectable seismic reflections if they are within a reasonable distance of the seismic source.This paper will present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these technologies, illustrating how seismic imaging can provide accurate information regarding ground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tunneling projects. With this information, engineers can complete projects safely, within time and budget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12.
软土隧道盾构推进中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的数值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软土隧道盾构法施工中影响地面沉降的几种因素,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所得结论可以作为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SIR-10A型地雷达的原理,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在管线探测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CDM公司的Michael Schultz,Michael Gilben和德国波鸿CDM咨询公司的Helmut Hass对地层冻结法涉及的复杂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机场的规模和业务量日益扩大,在运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航班地面保障数据。由于数据质量管理不完善,机场记录的航班地面保障数据存在缺失、错误等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机场的运营决策,也不利于对数据的挖掘。本文根据国内某机场航班地面保障数据质量校验需求和保障业务,设计数据质量校验指标及各指标的表达式。同时,基于IBM ODM运营决策平台实现航班地面保障数据质量校验系统,可以对机场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校验,从而推进大型机场数据质量管理的系统化。  相似文献   

16.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挤压型变形和可让性支护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围岩深埋隧道修建遇到的挤压型围岩大变形问题,是山岭隧道工程中的难题。文章在对挤压型变形机制、判识方法和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挤压型变形围岩支护的可让性原则,从地层特征曲线和支护-围岩相互作用出发,阐述了可让式支护的原理并给出了相关的设计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城市内不同交通方式的单位能耗水平,利用交通运输能耗统计监测平台抽样统计相关数据,设计算法分析单位生产任务能耗水平。在分析城市交通方式能耗统计障碍基础上,设计抽样方案、划分分类方法;设计数据分析算法分析已获数据,利用实验对统计数据进行修正,获得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等交通方式单位生产任务能耗水平。结果表明,由于道路客货运生产和管理现状,基于多源能耗影响因素的统计难以实现,导致生产能耗水平没有基准。依据行业分类方法,结合前期数据调研下的当量换算,可以确定可信度较高的单位生产能耗阈限,为行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油田地面注水系统节能降耗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国内现有油田地面注水系统的现状,分析在役地面注水系统的能量损失,提出油田地面注水系统节能降耗的对策。主要从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两个角度,对地面注水系统能量损失进行阐述。从选择高效率的电动机和注水泵、提高注水水质、降低管网沿程磨损等方面降低整个地面注水系统能量损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机场作为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具有规模大、车流量集中、交通方式多样、人员来往密集等特点。当前旅客不断提升的期望值、日益增加的运行压力以及业内激烈的竞争,促使机场运营方的角色从单一管理者向多样服务提供者转变。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机场的智能化管理,满足旅客多样化、精确化的服务需求,是目前机场地面交通经营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车辆引导、智能收费、实时定位等方面研究了首都机场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解决当前机场地面交通中遇到的排队时间久、机场巴士信息不明确等问题。此外,本文还规划出智能化管理将在简化流程、提升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流极引起的电场畸变和电位极位置与远方大地位置的差异,是三极直线布线法测量长阳极地床接地电阻的主要误差来源。在采用网孔分析法对测量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发现:随着电流极与阳极地床距离的增加,接地电阻测试曲线上开始出现平缓区;接地电阻测量值逐渐接近计算值,测试误差减小。在现场场地限制的条件下,缩短电流极与阳极地床的距离进行多组测试后,进行拟合分析也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