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郝继业 《综合运输》2002,(10):16-17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速公路、高速客运、快速货运更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内蒙古交通建设归根到底是要体现国家改革开放与发展的战略要求,构筑一个高层次、外向型、现代化的区域交通发展体系,即能够主动地适应并促进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有机地融入国家现代化公路网络大体系中的子系统;是自治区和国家不断扩大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立体交通运输通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不断地采用现代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具有先进产业结构、管理与组织、经营手段和方式的公路交通…  相似文献   

2.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明确指出加快交通强国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保障,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同时,强调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交通强国等提供有力支撑,指明了建设交通强国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交通强国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世界加速步入信息化时代,如何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正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新年伊始,以"融合创新——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全国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电子收费支付技术与出行信息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运行监测与自动跟踪、识别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及车(船)联网和主动安全"、"大数据技术应用"等议题被提出并得到深度剖析和解读。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科技创新浪潮,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者和服务者早已意识到,要推动智慧交通发展,必须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建设,引领  相似文献   

4.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实现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跃升,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之一。需要从提高服务水平、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突破跃升,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实现具有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文明、更可持续和更强支撑带动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2006,(12):73-82
为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公路水路交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4年-2010年)》等相关规划.特编制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旨在明确行业发展任务,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提出交通工作重点,指导“十一五”期公路水路交通全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交通强国建设为目标,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联通。《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这是对当前交通运输领域实现交通自身的现代化,更着眼于保障国家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对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建设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突出"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这是基于当前交通运输领域要"实现交通自身的现代化,更着眼于保障国家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对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建设等至关重要,这也是未来交通强国的重要建设方向,更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支撑和服务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提出未来几十年的交通发展战略,在已经建立起来的交通运输系统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运输需求,应对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战,并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特征,建设更安全、快捷、智能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本文介绍美国、欧洲、日本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和内容,并从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交通智能化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以及创新交通发展理念等方面提出对我国交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合理规划、调整交通布局,分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交通运输相关行业发展,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智能化交通管理的优势特征、系统构建、实际应用方式等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对进一步实现交通高效管理与现代化城市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正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预计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要求,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举措。作为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共同构成指导交通强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适度超前,明确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及其主骨架的布局方案和建设任务,提出了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等任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以1959年国家设立综合运输研究所为发韧,按照建所者提出的"一个根据、两个综合、三个比例关系"的发展原则和指导思想,以交通兴国为初心使命,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改革开放前起步、探索、徘徊,改革开放后进入了恢复、赶超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见证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衰兴。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征程中,综合运输发展将不断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科学技术进步步伐,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需要在理论上不断创新,从"综合化"向"融合化"方向演进,拓展交通运输发展的内涵与空间,以指导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实践,为建设交通强国和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服务。谨此缅怀和感谢综合运输事业的开创者和贡献者,激励当事者和后来者。  相似文献   

12.
交通信息平台内涵和发展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斌 《综合运输》2007,(5):57-59
<正>一、交通信息平台现状分析交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对于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实现交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础,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部门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建设交通运输信息平台这一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李芏巍 《人民交通》2021,(16):54-65
当前,以物流与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从国家出台推进物流与交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与解读,对枢纽经济与城市发展和策划理论框架的辩证研究,前瞻性地探究"国家物流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展的大机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在城市发展战略下如何对"枢纽城市"策划进一步研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和观念,揭示一些新特征,以"枢纽经济"推动"枢纽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导意见,这对国家级"枢纽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部交通科技》2009,(1):20-24
当前,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提升为国家战略。交通运输部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组织开展了“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通过专项行动大力推广路面再生技术、废胎胶粉筑路应用技术、机制砂混凝土技术以及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技术等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成果,以为交通建设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提供示范。本刊现以专栏形式介绍上述成果的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为背景,梳理旅游交通政策体系和技术规范,总结旅游交通实践成效,从政策导向和实践要求的视角分析旅游交通发展趋势,提出完善技术政策体系、实施旅游交通试点示范工程、打造旅游交通节点工程、应用信息化技术等重点任务,为旅游交通基础研究与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国强 《综合运输》2021,(1):I0001-I000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综合交通发展观,全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构建长三角统一交通信息基础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信息化建设是建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为实现长三角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我们提出构建以3G(GIS、GPS、GSM/CDMA)技术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交通统一信息基础平台,以此作为长三角交通信息化的核心和公共平台,以实现交通信息资源的统一共享,交通业务的规范管理,交通规划决策的科学合理,并面向社会公众提供跨行政区域的交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数字·观点     
<正> 黄菊:发展交通 推动长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1月20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先后到浙江、江苏、上海考察,深入调查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发展等问题。他指出,长三角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内河航运、海运在内布局协调、衔接顺畅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继续加大公路投入与建设力度,加快建设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形成高效的集疏运通道。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优化配置长三角地  相似文献   

19.
庞锡钧 《综合运输》2002,(12):16-17
云南是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美丽而神奇的省份,这里是连接亚洲大陆腹地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云南所上四川进中西部地区,南下越南、老挝、泰国和西通缅甸、印度等通江达海、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把云南建成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一、 发展思路和目标1、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交通运输改革;以扩展网络为重点,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立体交通为目标,进行结构调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和安全水平;以效益为中心、服务为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建设海上丝路核心区和国家自贸试验区等新形势对海西城市群交通发展的要求,对接海上丝路战略要求,提出海西城市群交通发展总体思路和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即对外交通要加快打通西向通道和提高沿海通道等级标准、城市群交通要重视自贸区和干线机场与区域城际交通的衔接以及以东南航运中心建设为重点,推动城市群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