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综合运输》2004,(3):82-83
据民航空管工程建设指挥部邓敏向记者介绍,民航北京区域管制中心是中国民航建设的第一座区域管制中心,是民航华北地区重要的空中交通服务设施,工程概算总投资68147万元,2000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将于今年7月开始试运行,2005年3月正式向国内外航空公司提供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航空气象和航行情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以前,中国民航专项用于建设空管、机场等民航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对航空公司收取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和对旅客收取的机场建设费(统称“民航专项基金”)。该方式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促进了民航的发展。但随着民航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方式已不能适应国家、航空运输企业、旅客/货主等各方面要求,需要进行完善。一、改革的必要性民航体制改革后,政府将承担民航安全管理、空中交通管理、宏观调控等职能,各职能的发挥均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民航专项基金征收办法,可以保证政府职能的发挥,促进民…  相似文献   

3.
空中交通管理是民航运输大系统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原有空中交通管理体制下的运行效率低,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凸现。本文回顾了世界空中交通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轨迹,结合我国国情,尝试将PPP模式应用到中国民航空管体制改革中。最后,本文对我国空管体制改革中应用PPP模式的优点与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筱林 《综合运输》2006,(12):29-32
“十一五”时期以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民航已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要在安全保障有力、结构趋于优化和服务较大改进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贷邮运输量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通用航空年均增长10%以上,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中,中国民航业面临油价攀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复杂的发展环境。时值岁末,本文将通过分析2006年民航发展若干关键词,来回顾本年度中国民航发展近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为全面落实新的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民航绿色发展对提高行业竞争力和争取行业未来发展空间的意义重大."近日,全国政协常委王昌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民航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民航行业安全、绿色、服务和效益,把绿色发展融入民航强国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降碳和污染防治为抓手,持续完善绿色民航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了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对空管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民航总局作出了首先在我国飞行繁忙的北京、上海、广州建设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的决策,以适应空中迅猛发展的交通流量对管制能力的要求。三大空管中心是我国空管发展史上最大的系统工程,建设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7.
运行控制系统用于规范航空公司运行管理、控制风险、提高运行效率,对于民航运输的安全管理、服务提升和成本管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民航在基于大数据、智能化、场景化的航班全生命周期运行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分析整理中国民航运行控制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代运行控制系统的建设思路及部分方案,为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系统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赵学学 《综合运输》2018,(11):18-21
近年来,我国繁忙机场及相关空域趋于饱和甚至超饱和,对繁忙机场的容量流量实施动态评估和调控,避免超能力、超负荷运行成为民航运行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中国民航逐渐探索出了以空管单位为主体的大面积航班延误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简称MDRS),和以机场为主体的航班计划调整机制。本文从以上两种机制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入手,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机场容量流量评估调整机制及系统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航空     
《运输经理世界》2010,(18):22-22
鄂尔多斯机场RNP项日试飞成功 9月2日,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国航合作开发的RNPAPCH项目成功通过了由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国航B737NG飞机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机场RNPAPCH实地验证试飞。该项目是与民航局、机场、空管、飞行、签派等各方沟通协调研究出的一套与传统程序相结合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集团公司远期发展战略目标为了优化机场的资源配置,推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提升整体协作与竞争能力,2002年12月28日,北京首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金飞民航经济发展中心、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共同组建了中国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这是继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公司和三大航空运输服务保障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民航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取得的又一成果,也是首都机场参与世界机场业竞争的战略选择。重组后中国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达到l70亿元,员工总数达到6500人,初步形成了机场…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是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加快实现单一航空运输强国的目标年.实现民航强国是中国民航人的梦想和初心,自2002年民航局提出民航强国目标以来,中国民航一直朝着这一战略目标努力前行.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外发展格局变化、产业面临转段升级是中国民航“十四五”时期必须应对的挑战,以实现由单一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的转变。本文基于对后疫情时代中国民航发展环境变化的研判,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全球疫情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数字化转型对实现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增强民航抗风险能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人民美好出行视角出发,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马萍萍 《综合运输》2023,(2):12-14+25
乌克兰危机通过关闭领空、暂停航班、飞机和零部件出售受限等制裁措施对全球民航业带来持续性影响。我国民航服务供需受到冲击,航班安全运行及空管压力骤增、航材保障难度增加、航司发展困境仍将持续。为有效应对乌克兰危机,迫切需要在增强航空运力、提升空管服务效率、增强民航制造业自主可控水平、纾解航司运营困境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民航业发展质量和韧性。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输》2011,(6):92-92
国家民航局李家祥局长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时表示,中国和世界民航强国相比,在国际竞争方面还欠缺。增强民航国际竞争力,应从三方面做起。首先,优化中国航空公司的总体结构,形成枢纽网络。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输》2004,(3):86-87
据民航空管工程建设指挥部易晖向记者介绍,广州区域管制中心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距新白云机场3公里,占地面积200亩,一期工程总建设面积15281平方米,其中管制主楼10418平方米,辅助用房4297平方米,配套设施用房566平方米,工程总投资6.6亿元。建设航管自动化系统工程、航管通信工程、光传输工程、给排水和电气工程。  相似文献   

16.
董志毅 《综合运输》2002,(10):18-18
中国民航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局成立于1959年7月,隶属于中国民航总局和民航华北管理局,管辖着呼和浩特、包头、海拉尔、赤峰、乌兰浩特、锡林浩特、通辽等七个民用机场。“九五”期间,民航内蒙古区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各项规章制度,严把安全关口,确保了飞行安全、空防安全和航空地面安全。同时,区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运输生产,完善自治区支线航空网络,为内蒙古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经过“九五”期间和“十五”初的大规模扩建,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达到4D级标准,可供波音757、TU-…  相似文献   

17.
广州区域管制中心作为民航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之一,建成后,将替代现有广州、长沙、桂林、南宁、湛江5个高空管制和广州中低空管制功能,对中南地区航管器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将大大提高民航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制水平和空管安全保障能力。2000年10月,根据国务院的正式批复,广州区域管制中心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输》2004,(3):84-85
据民航空管工程建设指挥部易晖向记者介绍,上海区域管制中心位于上海市西南郊的青浦区,距虹桥机场39公里,占地面积300亩,一期工程总建设面积14450平方米,其中管制主楼9635平方米,辅助用房4182平方米,配套设施用房633平方米,工程总投资6.9亿元。  相似文献   

19.
《西部交通科技》2011,(4):I0003-I0004
2011年4月7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贵阳举行的全国民航规划暨机场工作会议上发布。《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民航发展的指导原则和目标,提出了民航“十二五”期间提高持续安全水平、增强机场保障能力、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能力、加快通用航空事业发展五大任务,并强调了促进民航发展方式转变以及规划保障措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航空     
《运输经理世界》2010,(12):19-20
中国民航局出台援疆“16条” 5月21日,中国民航局出台《促进新疆民航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将采取16条措施,进一步加大新疆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完善疆内通信、导航、监视、航管、气象等空管基础设施,在新疆构建布局合理的机场网络体系、连接顺畅的航空运输体系、功能完备的通用航空作业体系、机动灵活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和配套可靠的航空运行保障体系。预计到“十二五”末,新疆的通航机场将由目前的14个增至2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