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未来基于车联网的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场景要求车-车/车-路等网络通信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具备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从而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以及车/人的信息安全。LTE-V2X作为车联网通信方案之一,LTE的多点协作联合传输(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Joint Transmission,CoMP-JT)技术不仅可以减少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进行基站(Evolved Node B,eNB)切换时的通信中断,还能通过多个基站的协同传输来辅助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然而当前LTE标准中的安全密钥管理方案无法满足多点协作联合传输过程中的密钥管理场景。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可用于LTE-V2X车联网通信中多点协作传输切换的安全密钥生成与更新算法。该算法由车辆生成基站切换请求并使用随机数、共享密钥、目标基站公钥对切换请求进行加密、广播;基于密码学特性,目标基站不仅可基于私钥从密文请求中计算出共享密钥,还可以计算得到后续的会话密钥;车辆则可以基于目标基站位置信息、生成请求时的随机数计算出会话密钥,从而实现在只需要1次密钥传输的前提下,达成车辆与基站之间的密钥共享和密钥更新,并从密码学角度针对该密钥生成与更新算法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LTE-V2X多点协作传输时的基站切换过程中,该算法能够确保车辆与基站进行后向/前向密钥分离的安全认证以及会话密钥建立;与传统方案相比,所提方法可减少26.4%的基站切换过程中引入的通信时延,基站信道负载均仅为传统方案的1/2,并且随基站小区范围内车辆数目增加,基站的信道负载也仅线性增加,提升了该算法在LTE-V2X车联网场景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以太网通信的数字视频混合器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以太网通信原理,设计了以太网通信的数字视频混合器(VDM).该设备不仅能实现字符和图形在视频上的叠加显示,而且改进了以往VDM设备采用的串口通信方式,解决了以往VDM设备与计算机通信过程中信息传输速率慢、传输距离短、不能进行地址识别的问题.VDM设备通过以太网接口接入局域网,并通过以太网协议与计算机通信,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每台VDM在局域网中都有独立的IP地址,实现了VDM设备的地址识别与联网控制.  相似文献   

3.
蒋冲 《中国电动车》2007,(9):152-153
通常,在同一个网段的所有网络接口都有访问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所有数据的能力,而每个网络接口都还应该有一个硬件地址,该硬件地址不同于网络中存在的其他网络接口的硬件地址,同时,每个网络还有广播地址(代表所有的接口地址).本文基于此,对故障排除实例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网联环境下自动驾驶车辆安全行驶的需求,必须实现车辆全时空高精度定位。针对单车定位(Single Vehicle Localization, SVL)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滤波结构的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定位框架。首先,基于卡尔曼滤波对各车辆状态进行修正;然后设计基于联邦卡尔曼滤波的协同定位估计方法,通过构建一个主滤波器和多个局部滤波器,将本车状态与修正后的邻车状态进行融合;使用多种数据拟合方法,基于真实数据构建传输时延概率模型,基于高斯分布构建处理时延概率模型;此外,提出一种通信时延误差补偿方法,并融入协同定位框架;最后,设计了5组仿真试验,评估SVL、未进行通信时延误差补偿的协同定位方法(CLWC)和基于通信时延误差补偿的协同定位方法(CLC)的定位性能,并深入分析了速度和行驶方向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道路环境下,CLWC相较于SVL,精度提高了15%~23%;在空旷道路环境下,通信时延较小情况时,CLWC优于SVL,CLC在CLWC基础上将精度进一步提高了5%~13%。在长直道、弯道、隧道等场景,CLC能够保证定位轨迹平滑,精度明显高于SVL,同时进一步验...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IP地址的构成和域名系统的结构,并针对IP地址紧缺问题,讨论了IP地址的两种动态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6.
施子建  李振华 《汽车科技》1994,(4):52-53,F003
一种新颖微机——线切割控制机信息传输的设计方案,用该方案的接口与自动编程程序配合使用,可以大大减少人工编程的劳动强度,并使加工的成品率有显著的提高。该接口尽管是设计从微机一线切割控制机的信号控制,但只需改动部分电路,便可实现微机一各种数控机床的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7.
采用启发式算法中蚂蚁算法解决包含带宽、时延和最小代价约束条件在内的多播路由问题.章基于蚂蚁具有找到蚁巢与食物之间的最短路径原理工作.并在分析多约束OoS的多播路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OoS多播路由算法(QMRA).仿真实验表明了该算法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在交通密集场景下,考虑到现有的DSRC和C-V2X两种技术都不能保证数据高效传输。本文首先介绍了所采用的车联网网络架构。其次,提出基于自适应主次窗口划分的IEEE 802.11p机制的设计,旨在降低车辆节点的冲突率进而增加数据传输率。再次,通过建立二维Markov模型获得传输时延等性能指标的解析式。最后,对改进机制进行了数值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机制相比,不管是交通稀疏还是密集场景,改进机制都能获得更好的网络性能。同时,建立时延最小和可靠性最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对提出机制进行优化,以获得均衡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曹青松  易星  许力 《公路交通科技》2022,(2):150-156,182
智能网联汽车横向控制系统主要由车体姿态传感器、期望路径生成模块及横向控制器等组成,通过通信网络实现传感器、控制器与执行器之间的信息传递.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时延会降低网络数据的传输效率,严重影响车辆横向控制系统的性能.建立了两自由度汽车操纵动力学模型,考虑车载网络的通信时延,将动力学模型转换成离散化含时延状态空间方程.根据...  相似文献   

10.
苏文锋 《专用汽车》2023,(12):43-47
设计研究了一种经济型抑尘车,该抑尘车具有喷雾和洒水功能,主要通过副发直驱式雾炮机和无电气控系统实现动力系统的高效传输以及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并由此实现整车成本的大幅降低,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雾炮机制造成本高、能耗大、可靠性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路况调查内容和方法出发,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各个单项指标进行评价。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加权几何平均值计算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并增加了抗滑性能指标,形成了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将这种评价方法用于试验路段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供路面养护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姚旭朋  李青  袁勇 《隧道建设》2015,35(Z2):215-219
为了应对隧道结构老化局面和维护大修的迫切需求,建立科学的隧道结构服役性能鉴定方法已刻不容缓。上海有国内最早的盾构法隧道,也有大量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根据在上海开展的盾构法隧道维护经验,分析和归纳隧道结构服役过程中性能劣化因素及与隧道服役历程的相互关系,通过分解隧道的结构层次,确立隧道结构状态检查内容及程序,建立隧道结构性能鉴定方案,形成了一套盾构法隧道结构服役性能鉴定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环氧沥青混凝土自从被引入国内桥面铺装以来,一直以使用性能优异而著称,然而在施工、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在早期及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病害。文中对病害类型及成因作了定性分析,同时结合某大桥钢桥面铺装修复试验段,提出了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使用期病害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微表处路面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不同使用年限微表处路面、普通密级配混凝土路面等10个路段的试验,测试了各路段的路面构造程度、摩擦系数、病害类型以及行驶车辆内外噪音,得出了微表处路面路表特性和使用性能的衰减规律: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路表构造深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使用3年后的微表处路面构造深度与采用AK-13的抗滑表层相当;摆值摩擦系数随年限的增长没有明显衰减;微表处路段的车内外噪音相比于普通路段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且车内噪音与路表的构造深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接着,通过测试和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表面的磨耗损失、轻微程度的泛油、施工不均匀以及级配控制的不严格是导致微表处路面使用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原材料、施工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对微袁处技术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软硬沥青复配温拌技术的费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浙江省S208省道杭昱线昌化段软硬沥青复配温拌技术试验路工程,分析了软硬沥青复配温拌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所铺筑的沥青面层的建设费用、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指标、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并提出用寿命/费用比指标来综合评价混合料的费用效益。研究表明: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软硬沥青复配混合料的初期建设费用较高,但其寿命/费用提高了54%,同时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因此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性能改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移动车辆荷载是公路桥梁所承担的主要荷载形式,桥梁性能与服役寿命除依赖于其静力性能外,更依赖于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工作性能。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自重轻、强度大、抗变形能力强等优点,但若结构中各构件的组成、刚度、连接方式、布置形式不合理,虽然各项静力指标满足要求,也可能给结构带来严重的动力工作性能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哈同公路依兰牡丹江大桥的工程实例,针对该桥动力工作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对其动力性能进行改造的方法。经过改造后桥梁结构的动力工作性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保证了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高速公路收费站进行服务评价的数据主要依靠人工现场调查或使用专用检测设备来获取,在人力、资金方面消耗较大。而收费站的海量收费数据则可通过自动调查直接获得,充分利用这些收费数据资源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价值。分析了目前国内在公路收费站排队研究方面的局限性和不足。基于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实际数据,研究分析了排队情况下同车道相邻车辆的出站时间规律,对收费站的车辆排队检测算法,以及车辆队长、排队逗留时间、服务时间等指标的量化计算进行了方法设计。以陕西省富平、韩城和芝川收费站的收费数据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与 M/G/1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调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绝对误差,对比结果表明平均服务时间的绝对误差不超过3 s;除韩城收费站105车道外,平均队长的绝对误差不超过1辆;除富平收费站101车道外,平均逗留时间的绝对误差不超过10 s。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使沥青混凝土路表功能在使用年限中处于良好的服役状态,预防性养护理念逐渐发展并被广泛推广。相较于传统雾封层技术,含砂雾封层能够更加显著提高路面抗滑性能,修复路表微裂缝,大大改善路面的行驶质量,成为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和功能性恢复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结合上海市青浦区崧华南路含砂雾封层应用效果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检测自然条件使用的密封胶条样品的硬度和拉伸性能(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从自然老化的角度分析了密封胶条老化前后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从性能保持率的角度分析了密封胶条的劣化程度,最后基于密封胶条拉断伸长率的数据,构建了6阶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对车门密封胶条使用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其使用寿命是185个月。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水损坏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路面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分析路面结构内部水分来源以及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影响因素,通过测定沥青的三大指标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证明水分的侵蚀对沥青及其混合料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防治路面水损坏的措施以加强沥青路面水损坏预防,对于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