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共因失效修理工多重休假的两相同部件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在假定部件的失效分布服从指数分布,修理工修理时间和休假时间均服从一般连续型分布的条件下,利用补充变量法,得到了该系统的瞬时可用度和稳态可用度、系统的可靠度、系统的瞬时和稳态故障频度等重要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靠性理论和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特点,对动车组牵引系统的故障分布规律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用可靠性理论识别系统故障分布规律的模型。提出对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样本极少的部件采用平均故障率描述,对故障规律不明显的部件采用经验分布函数方法,对多种故障模式相互作用部件采用理论分布估计,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部件寿命规律。  相似文献   

3.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电动塞拉门正常开关门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的任务可靠性模型.假设车门故障服从正态分布,不考虑人为因素和维修性,以在线运营的部件故障数据统计出部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作为原始数据,输入数学模型加以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与在线运营故障统计结果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表明该可靠性模型对车门可靠性分析具有宏观价值,可为...  相似文献   

4.
根据CRH3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结构及运行特点,结合图论建立系统可靠性网络图模型,随之将系统可用度计算转化为网络图模型连通概率计算。在考虑部件停工相关性及可维修的前提下,分别用蒙特卡罗模拟-元胞自动机(MCS-CA)算法及融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改进算法,结合某CRH3型动车组历史运行故障数据,计算分析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可靠性,并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可靠度与可用度曲线,同时给出不同情况下可靠度与可用度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且同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系统部件之间的并联模式及系统冗余设计均可提高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铁路信号的核心技术装备,满足其系统可靠性要求的设备寿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计算设备寿命,针对某型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故障数据及站场维护数据进行筛选、匹配和分析,并根据各部件的有效故障数据预测失效分布函数;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涉及联锁设备可靠性的安全部件构建故障树,分析系统子事件的失效组合,找到最小割集;根据有效故障数据确定各硬件设备进入损耗故障期的时间,并采用相关系数优化法计算各威布尔分布的系数,进而对该型机算计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及预期寿命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综合监控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整体架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系统看作一个离散的异步动态系统,对系统主要设备的控制部分建立可靠性数学模型。运用Lyapunov函数的分析方法证明模型的可靠性,依据控制网络可靠性理论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及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两个指标进行计算,验证系统在不同程度失效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双端行波法、区段环流法、稳态差动法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电力电缆在线故障定位系统。该系统由配电所电缆监测终端、电缆中间接头监测终端、电缆故障定位GIS展示平台和通信网络4部分构成。对于各种故障类型,系统均能够通过基于百度地图的地理信息系统展示故障点坐标位置。将多种在线故障定位方法和地理信息展示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电缆在线故障定位,大大提高了电缆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维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广州地铁1号线电动列车空调部件二次大修质量,对空调系统主要故障原因进行分析。使用2004~2013年空调部件故障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仿真模型。该模型可预测2014~2018年的空调部件可靠性,并根据预测结果正确给出空调部件二次大修维护建议,提高空调部件维修质量,降低其故障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以目前唐山线正在试验运行的CMS-04型中低速磁浮列车为研究对象,将列车供电系统中的各部件故障概率用模糊数表示,通过模糊运算规则,对供电系统故障树进行分析,以此对磁浮列车车载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TYJL—ECC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非故障-安全要求的操作表示、维修接口层以及有严格故障-安全要求的逻辑运算层、采集驱动层。其中逻辑运算层和采集驱动层的可靠性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对其进行系统的故障树分析。基于故障树对系统可靠性评估的一般步骤,依照本系统的典型配置和实际工作过程,定义系统的故障模式。依据相关标准对构成本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模块进行可靠性预测。根据故障模式和可靠性预测建立系统的故障树。根据马尔可夫过程的特性,对与门、或门及三取二逻辑进行定量计算。从而可计算出整个系统的失效率和平均修复时间。经计算所得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符合铁道部规定。研究表明,TYJL—ECC容错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高速铁路异物侵限双电网监测系统存在的抗干扰能力差,双电网需连续稳定供电、工程投资大等问题,运用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提出光回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方案,论述系统构成方案,检知网的设计方案,传感光纤的选型、敷设方式和接续方案,光信号衰耗指标的计算以及监控单元、铁路局中心系统设置方案等内容,有效解决双电网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对保障高速铁路运输安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寒区隧道冻胀力的粘弹性解析解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利用弹性粘弹性相应原理,导出了衬砌-正冻围岩-未冻围岩系统冻胀力在拉氏象空间中的有关算式,然后采用数值逆变换的方法,求得了寒区隧道的冻胀力和衬砌应力。算例表明考虑了冻胀因素时的衬砌应力比未考虑冻胀因素时的衬砌应力大得多。  相似文献   

13.
采用2种不同刚度的扣件,对地铁振动传播途径各主要部位进行了振动测试,获得了各部位相应的振动加速度时程数据。首先,统计了时域振动加速度峰值及其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了各部位振动的频谱,对比分析了振动在传播过程的频谱变化规律;最后,计算分析了地表Z振级变化。结果表明,扣件刚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60 Hz附近的振动峰值影响有限,隧道壁和地表的竖向及横向振动振级分别在650 Hz和340 Hz附近迅速下降,之后趋于平缓。使用刚度较小的扣件有利于减小地表竖向振动,但不利于减小地面横向振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N总线的微机直通式电空制动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微机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分散控制的特点,构建了基于控制局域网CAN总线的监测网络。它将各个分散的制动控制单元信息,通过CAN总线传输到上位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系统进行两次通讯协议的转换:一是每个制动控制单元与CAN智能适配卡之间,完成串行RS232到CAN总线通讯协议的转换;二是CAN总线上的主适配卡接收包含有车号信息的各制动控制单元的数据帧,完成CAN总线到RS232通讯协议的转换,传输给上位机。同时对监测系统的实时性进行了分析,并应用于2动9拖高速列车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实现制动控制单元的集中监测,实时反映各车制动机响应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广义共振原理,利用共振解调方法将钢轨焊接接头对车辆—轨道系统的低频周期性冲击特征的分析转换为对其高频共振的分析.对轴箱垂向加速度实测数据进行带通滤波,然后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得到轴箱垂向加速度包络,并采用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对包络进行分析得到细化包络谱.利用细化包络谱第1主频能量与其0~5 Hz内的总能量之百分比反映钢轨焊接接头对车辆—轨道系统的周期性冲击特性,并根据该百分比与滤波频率的关系曲线的峰值确定带通滤波截止频率,由此得到带通滤波的频率范围是20~450 Hz.结合钢轨焊接接头处轴箱垂向加速度有效值出现大值的位置和钢轨焊接接头周期性间距近似为100 m的性质,对钢轨焊接接头进行精确定位.根据300 km·h-1速度级高速铁路钢轨焊接接头处轴箱垂向加速度移动有效值的分布规律,确定其阈值为50 m·s-2,依此作为评判钢轨焊接接头状态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给出了300 km·h-1速度级高速铁路焊接接头状态动态评判方法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设备舱支架裂纹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速动车组设备舱支架产生裂纹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空气动力学分析、应力测试和有限元仿真计算,对改进方案进行了验证,改进后的设备舱支架可以满足动车组寿命周期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编组站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身工作实践介绍对网络内外供电设备系统、计算机病毒防治和防火墙技术等问题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较为详细地回顾了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新型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特点,并与我国自主研发适用于高速动车组的同类型制动系统作了技术比较。分析了我国自主研发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技术基础,指出国内技术与产品和国外相比存在着系统理念、设计经验和系统可靠性方面的差距,同时指出自主研发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客专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在高铁应用广泛,是核心基础信号装备之一;现场铺设整个传输环节长,分为信号机械室内设备和室外轨旁设备,种类繁多,尤其是室外电缆线路、钢轨线路参数受周边环境影响大,很难短时间内熟悉整个轨道电路系统。针对目前国内没有贴近实际现场应用的ZPW-2000A轨道电路培训系统的现状,提出一套执行性强的实训流程和方法,为现场一线维护单位快速熟悉该制式轨道电路系统、提升现场应急处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20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设计目标,分析研究了制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作用原理。20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比既有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的制动技术性能有较大提升,提高了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功能的可靠性,同时考虑了连挂回送及混编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