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14):45-45
由於受大陆A股强劲上扬和道琼斯指数造好的影响,恒生指数再度上攻至20000点上方。上周虽然ABR大幅上扬,但H股市场表现平淡,令A+H股的比价资料大幅下降,H股市场的大幅波动似乎不再能够给AER带来太多的先导性指示,倒是有不少H股投资者在追捧A股概念。预计后期H股和A股的折价现象仍将保持。  相似文献   

2.
白韧 《经济导报》2007,(48):15-15
11月港股可以说是惊涛骇浪,部份投资者更要被迫离场。尽管最近无论是H股还是A股均表现疲弱,但市场普遍对2008年的展望仍然乐观,而我们近期也对其中的两大行业板块——银行和房地产发表了研究报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09,(30):18-19
2009年.A股市场在国家政策的呵护下开始走稳。时隔不到一年,沪指已然重新站在3400点之上,机构与股民投资情绪高涨,不知不觉中市场已从落寞的熊市再度步入癫狂的牛市。A股市场屡创新高.金融地产持续强势,直到6月29日P0重启,  相似文献   

4.
白韧 《经济导报》2007,(22):9-9
尽管近期内地银行股受种种不利消息影响而表现一般,但作为H股中的最大单一版块,它们的一举一动仍会引起市场关注。这次就让我们从交通银行(3328.HK)的第一季度业绩说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愈来愈多H股企业回国发A股,内企AH股的相互关系成为投资者关心的一个课题。他们早前预期H股性质和A股相同下,可跟随后者同展升势。然而近期两地股市的发展令不少人如投资者和股评家等跌破眼镜。他们已经发现H股和A股价格并非有必然的关连性。以往H股价格比A股高的日子,已随着A股进入一个泡沫性的升市而过去。  相似文献   

6.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2):47-47
上周港股前半周经历了一次快速下探,20000点大关曾一度受考验,上周三A股市场印花税上调,波及中资股,使H股与A股同步调整,领大势下行,但当天即止跌走稳。反弹中H股表现功不可没,中石化、兖州煤业,广船国际表现极为抢眼。中石化的走强可能是对它在新疆发现大型油田的滞后反应,也可能受到母公司前四个月良好业绩的支持,而广船国际因其母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重组及注资计划有利其长远发展。上周四恒指强劲上升370余点,一改前期颓势。  相似文献   

7.
高位震荡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7):47-47
上周港股并没受A股回落调整的影响.而是在香港回归庆典,QDII政策推出及美国股市强劲攀升的影响下,恒指突破22300点、国企指数升穿12500点,创下历史新高。中资股特别是拥有回归概念的股票是引领港股上涨的中坚力量,建行、中国移动、中海油、神华等将发行A股的消息,刺激投资者持续买进中资股。  相似文献   

8.
姚迁 《经济导报》2010,(14):48-48
近期港股的升幅较亚洲区其他股市为佳,主要由于是复活节长假期后追回其他市场的升幅,以及受到内银股的升幅所带动。但美股在1.1万点的心理关口前受阻,外围市况转弱,内地股市又下跌,使到港股在2.2万亦初见阻力,4月8日早段恒指低开92点后就窄幅上落,下午曾倒升21点,  相似文献   

9.
《经济导报》2007,(20):7-7
与以往不同.这回我们想谈一下近期两个重要宏观话题——内地消费物价指数和A/H股差价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4):47-47
近期A股市场持续反弹,市况由弱转强,引领了港股上周呈上攻态势。国企指数已率先创出历史新高,正形成一轮涨势的新动力。H股中银行、电信、航运和资源类股票纷纷攀升,美国加息预期的降温刺激地产股延续升势,由于国际投行再度看好中资企业股,海外红筹回归A股市场,  相似文献   

11.
姚遷 《经济导报》2009,(31):16-17
7月已成过去,在环球资金疯狂涌入香港和内地市场的形势之下,港股在7月份再升2194点或12%,收报20573点,重返金融海啸前的水平,原因是在市场仍然“水浸”之下,近期股市的调整都很短暂,其后很快又回复升势。不过,7月的市场并非无风无浪,7月29日内地A股突然急跌,连累到香港股市也急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不少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它们在港集资.可吸收国际经验及资金.亦可学习企业管治。随着内地的持续经济增长.投资者对在港上市各大大小小的中资企业充满着憧憬,以及现在的H股企业相对於其在内地挂牌的A股价格的确十分吸引.就同一内地企业的A股与H股出现差价情况,按恒生AH股溢价指数显示.A股对H股的加权平均溢价近七成,因此不少投资者纷纷争相入市.希望在H股市场上创出一个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31):38-39
美国次级按揭问题死灰复燃,导致环球股市近期表现反复。而中港股市也不能幸免。一个星期以来.恒生指数大起大落.辗转间已下调1千点.国企指数调整幅度比前者更大.达7%或P000点。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报》2009,(33):44-44
8月17日,世联地产(002285)开始网上申购。经三地路演询价后确定发行价为19.68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37.85倍。之前发布的公告显示,世联地产发行股份数量为3200万股,其中网下配售数量为640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20%;网上定价发行数量为256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80%。作为首家登陆A股的房地产综合服务商,世联地产备受市场瞩目。由於概念独特、业绩良好和看好房地产服务的前景,多家券商封世联地产表现出相当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28):20-20
受累收紧信贷与楼市调控政策,内地A股上半年急挫二成七,成为跌幅最大的主要市场。不过,最近有大行齐齐发报,看好A股。大行认为,中国经济表现仍冠绝全球,加上A股早在去年1P月已经调整,下半年有机会触底,进行绝地大反弹。  相似文献   

16.
《经济导报》2007,(39):44-44
自9月19日港股连升四天,升幅接近2000点,如入无入之境,港交所最高升至248.40,市盈率以往绩计算高达100倍,国企股亦升幅惊人,建设银行及中国神华回归A股,带动中资银行股及煤炭股急升,保险股也表现出色,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及中国财险都升至历史高位。但亦有乐极生悲的情况出现,中国国航及国泰联手阻止星航入股东方航空,停牌后急急宣布搁置收购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经济导报》2007,(4):56-56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掀起H股回归A股的热潮。北京北辰(588),大唐发电(991)和广深铁路(525)都已登陆A股,而最瞩目的当然是中国人寿(2628).其A股申请认购额冻结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打破工商银行(7398)招股时创出的纪录。  相似文献   

18.
《经济导报》2007,(25):1-1
上周.回归十周年前夕的本港股市可谓波澜壮阔.四个交易日恒指上升千点,成交量天天维持在近千亿,上涨幅度最大的还是H股和红筹股。尽管银行结算余额并未增加,资金未大量流进,但市场套息盘纷纷平仓,港汇转强,某种程度上大公司的留港资金支撑了近期股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港股在农历年假后,整体走势完全扭转过去一段长时间的升势,至3月1日收市19346点计,恒指由假期前高位20844点开始下跌.已跌了接近1500点.与某大行分析员指恒指短期调整幅度可以达1500点不谋而合,但其实跌幅并非很大,若以百分率计算.调整幅度只不过是7.2%,跌幅远低位2月27日内地A股出现近8%的单日跌幅。而港股之所以出现大幅的调整,相信主要是由多个因素所造成。  相似文献   

20.
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人寿(2628)A股,於7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买卖,但由於A股与H股价背道而驰,令投资者对H股重返内地A股上市的憧憬及炽热炒卖情况,亦稍为冷却。不过.中国政府鼓励更多企业返回内地上市的政策方向,料暂不会改变。可以预期今後将绩有更多H股返回内地A股上市,而红筹企业料亦极具机会成为另一批回归内地上市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