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侯振挺等[1]引入了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随机过程--Markov骨架过程.文献[2]中研究了这类过程中的齐次(H,Q)过程积分型泛函的分布与矩.在此基础上,对马氏骨架过程中非齐次(H,Q)过程积分型泛函作讨论,并且得到了它的分布与矩的具体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侯振挺等^[1]提出了Markov骨架过程的概念,文献[2]讨论了布朗生灭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半马氏布朗运动的概念,讨论它的存在性,一维分布,积分型泛函的分布与矩,并且得到了一维分布的具体计算公式及积分型泛函的分布与矩的次之递推公式。  相似文献   

3.
侯振挺等[1]提出了Markov骨架过程的概念,文献[2]讨论了布朗生灭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半马氏布朗运动的概念,讨论它的存在性,一维分布,积分型泛函的分布与矩,并且得到了一维分布的具体计算公式及积分型泛函的分布与矩的次之递推公式.  相似文献   

4.
文献提到了布朗生灭过程的概念,本文明确地给出了一类布朗生灭过程的定义,讨论了其一维分布,积分型泛函的分布和矩,得到了次之递推计算公式。此外,本文还得到了判断这类布朗生灭过程正则性的充要条件。对于一类特殊的布朗生灭过程,本文给出了一维分布的具体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马链跳-布朗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类新的随机过程:马链跳一布朗运动模型,给出了它的特例,讨论了过程的马氏性与齐次性,求出了过程的有限维分布.  相似文献   

6.
针对增长曲线模型中共同均值参数的估计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二次损失下得到了其共同均值参数的线性估计.在齐次线性估计中是泛容许估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一个有如下特征的排队系统,系统的到达间隔序列{τm}及服务过程{υm}均为相互独立但不一定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每个τn及每个υm的分布均与系统的瞬时状态有关。此系统是经典的GI/G/1排队系统的拓广,利用补充变量技术,可以得到一个马尔可夫骨架过程,借助马尔可夫骨架过程理论,该系统的瞬时队长分布的积分表示被导出。  相似文献   

8.
齐次马氏链的嵌入问题可陈述如下:“任给一个随机矩阵P=(pij,i,j∈E)(E为可列集),求转移矩阵P(t)(t≥0),使P(1)=P^n。若这样的P(t)存在,则称P为一个离散骨架,而P(t)为P的一个连续扩充,进而,若P(t)的密度矩阵Q是“双保守“的,即Q的行和与列和均为0,则称离散骨架为双随机型的。本文在E仅含有三个元素的情形下,给出了双随机型离散骨架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悬臂浇筑与劲性骨架组合施工法是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法。相对于悬臂浇筑施工,该方法不仅可以缩短拱圈悬臂浇筑段的长度,减少悬臂的质量,降低对扣锚系统的要求,而且能够尽快形成拱结构,从而减少施工风险,缩短工期,提高钢筋混凝土拱桥的经济性,特别适用于200~400 m跨径的拱桥。用组合单元法计算了H型钢劲性骨架和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圈截面的刚度,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劲性骨架长度对拱顶竖向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H型钢劲性骨架和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对拱圈截面拉压刚度增幅约为5. 66%,竖向抗弯刚度增幅约为6. 54%,且H型钢劲性骨架增幅稍大于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劲性骨架长度在70~130 m时,拱圈刚度几乎不随劲性骨架长度变化而变化。综合各种因素得出悬臂浇筑与劲性骨架组合施工法的劲性骨架长度在跨径的0. 33~0. 62倍之间是较为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侯振挺等[4]在排队论中引入了Markov骨架过程的方法,本文可以说是其续篇.考虑GI/G/N排队系统,设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和服务时间的分布分别为F(t)和 G(t),L(t)为系统在时刻t的队长,θi(t)(i=0,1,…,N)及Ft0(t)如[4] ,令X(t)=(L(t),θ0(t),θ1(t),θ2(t),…,θN(t)).显然,X(t)是一个(齐次) Markov过程.若L(t)≠L(t-)或存在0≤j≤N,使得θj(t)≠θj(t-),则称t是X(t) 的一个跳跃点,并且所有跳跃点(τk)都是Markov时间;且X(t)关于(τk)是Mark ov型骨架过程.设t≥0,ti≥0(i=1,2,…,N),Ai(i=1,2,…,N) 为[0,∞)中Borel可测集,令 P(t,(i,t0,t1,…,tN),(j,A0,A1,… ,AN)) =P(L(t)=j,θ0(t)∈A0,θ1(t)∈A1,…,θN(t)|L(0)=i , θ0(0)=t0,θ1(0)=t1,…,θN(0)=tN) (1)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类新的随机过程:马链跳-布朗运动模型,给出了它的特例,讨论了过程的马氏性与齐次性,求出了过程的有限维分布.  相似文献   

12.
向明 《株辆科技》2004,(1):9-9,8
为适应中国铁路高速重载的发展,满足大秦铁路运煤专线需要,我厂生产了C80H型铝合金运煤敞车及C76型浴盆敞车。C80H敞车底架部分及C76整车主要材料为Q450NQRI高强度耐候钢,均采用药芯焊丝,通过一系列焊接工艺实验,确定了药芯焊丝的焊接工艺和操作方法;在一年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反激式电流型控制开关电源控制电路补偿网络的优化设计方法。利用磁化电流的波形关系,推导出小信号传函模型,以系统动态误差的平方积分(ISE指标)为目标函数,采用二次序列规划(SQP)算法求出补偿网络最优参数,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排队论中的马尔可夫骨架过程方法(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知,排队系统中需要研究的三大过程是:输入过程N(t),等待时间过程W(t)和队长L(t)。排队系统如M/M/1,G/M/1,M/G/1,GI/G/1,MAP/G/1,SMAP/G/1,M+G/G/1等,均可由相应的马尔可夫骨架过程的二元特征(h,g)来刻画,从而,马尔可夫骨架过程为研究这些过程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但对于求GI/G/1和GI/G/n排队系统或新近发展起来的排队网络系统等的队长,熟知的方法不再有效了。  相似文献   

15.
文献 [1 ]引入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随机过程———Markov骨架过程 借助Markov骨架过程的方法研究GI( 1) GI( 2 ) /M/1排队模型 ,求出了此模型的到达过程、等待时间及队长的瞬时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6.
桩基础桥梁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以加权残差公式为基础,采用积分方程方法推导与桩基础对应的层状场地动力刚度矩阿公式,并用解析解验证了数值分析的计算结果。然后用子结构法联合积分方程方法和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求解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最后以芜湖长江大桥主跨斜拉桥长塔墩的地震响应为例,将本文的计算结果与Penzien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排队论中的马尔可夫骨架过程方法(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知,排队系统中需要研究的三大过程是:输入过程N(t),等待时间过程W(t)和队长L(t)。排队系统如M/M/1,G/M/1,M/G/1,GI/G/1,MAP/G/1,SMAP/G/1,M G/G/1等,均可由相应的马尔可夫骨架过程的二元特征(h,g)来刻画,从而,马尔可夫骨架过程为研究这些过程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但对于求GI/G/1和GI/G/n排队系统或新近发展起来的排队网络系统等的队长,熟知的方法不再有效了。  相似文献   

18.
大空隙级配碎石填料因其较好的渗透性能广泛应用于透(排)水性基床,然而级配对细观三维空隙特征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此不足,对3种代表性级配的透水性基床填料试样开展室内新型平板振动压实试验,并对压实后的试样进行高精度工业XCT扫描,重构其三维模型并获取其内部空隙,计算面空隙率、等效体积和三维形态等空隙结构特征指标,分析不同级配(颗粒堆积结构)对其三维形态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级配的试样其内部面空隙率沿高度方向总体呈对称分布,即两端大中部小,骨架密实型颗粒堆积结构试样其面空隙率处于最低水平且沿高度方向的差异性最小,骨架空隙型颗粒堆积结构试样其面空隙率最大且不均匀性也最大;随着颗粒堆积结构从悬浮密实型过渡至骨架密实型再至骨架空隙型,试样内部空隙总数量大幅减小,孤立微空隙和小空隙数量减小,连通性较好的中空隙与大空隙增多;空隙形态逐渐演化为不规则型和长条型,并从较为圆润丰满型过渡至边缘残缺型,具有更好的连通性,可提供水气运移的通道。优化颗粒堆积结构有利于形成连通空隙并提供渗流通道,进而提升基床填料的水-力特性。研究结果可为透水性级配碎石基床填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高温超导轴承是重要方法之一。提出了基于H法(磁场强度法)的有限元数学模型,在二维轴对称空间计算了径向型高温超导轴承的悬浮力。通过与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此模型,分析了在永磁转子轴向运动的过程中,高温超导轴承的磁场特性和超导定子中感应电流密度的分布特性,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建立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分析多层超导定子的径向型高温超导轴承,而且对内转子型和外转子型两类径向型高温超导轴承均适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C_(62A)、C_(62B)、C_(64)和C_(70)这4种通用敞车厂、段维修过程的调研,收集了各型敞车钢材截换量数据,特别对C_(70)车体钢板的剩余厚度进行了调查,并与其他老型号敞车进行对比,结论是目前C_(70)和C_(64)等货车使用的耐候钢不能满足设计寿命25年的要求,采用Q450NQR1型高强度耐候钢的C_(70)敞车其腐蚀情况与Q345NQR3(原牌号为09CuPTiRE)普通耐候钢的C_(64)相比可能更不容乐观,新造C_(80E)使用的S450AW耐酸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需要时间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