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法律的层面分析该行为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海事管理的制度上和立法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就如何遏制海事肇事逃逸行为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法律的层面分析该行为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海事管理的制度上和立法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就如何遏制海事肇事逃逸行为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施海平 《中国海事》2010,(12):29-32
通过对海上交通肇事逃逸的分析,从法律、法规层面探讨对肇事逃逸行为惩处的方法,并对目前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冷正珍 《世界海运》2013,36(8):46-49
海上交通肇事逃逸危及人命安全,造成财产损失,污染海洋环境,严重破坏海上运输的秩序与安全。逃逸主要系船员个人素质偏低、地域偏远较难侦破、肇事船舶的涉外性以及损失严重危害性大等原因造成。法院一般适用交通肇事罪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但其定罪量刑的标准在适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立法和司法解释有必要综合考虑失踪人员、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情况,明确此类案件的定罪量刑,严惩肇事后的逃逸行为。  相似文献   

5.
许岩松 《世界海运》2013,36(7):18-21
对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当事人如何划分责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进行了规定,但该文件的法律效力却备受各界质疑,拟从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现象屡见不鲜,一是数量多,二是危害大,三是侦查难.笔者根据海事系统内和湛江局发出的<水上交通肇事逃逸协查书>统计,今年以来(至5月底止)共有25宗肇事逃逸案,造成了18艘船沉没,46人失踪,其余船均严重受损.由此可见肇事逃逸案的危害性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加强侦查和打击肇事逃逸船,是摆在我们海事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中心从事执法工作,从实践中体会到,利用传统的方法结合VTS,能有效地侦破肇事逃逸船.  相似文献   

7.
曾青山 《水运管理》2008,30(6):28-30
阐述海事管理中肇事逃逸船舶协查现状,指出其中存在无的放矢、效率低下等不足,提出从体制、方法和手段上完善船舶协查建议:(1)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利用一切可用手段开展协查;(3)船舶协查要有的放矢;(4)完善船舶协查机制;(5)从立法层次上规范船舶协查;(6)建立高效灵活的国际船舶协查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我国邮轮运营安全保障立法,从分析我国邮轮运营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相关立法的必要性,从分析我国邮轮经济政策、法治环境和国际邮轮立法经验出发提出相关立法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邮轮旅游发展立法进行阶段划分,指出各阶段邮轮的运营安全保障立法特征,提出现阶段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辉柏 《中国海事》2010,(12):33-34
众所周知,肇事逃逸船舶对国家、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危害,对人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对主管机关海事部门的行政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由于海上通航环境的复杂性,加之肇事逃逸船舶及事故当事人大多存在侥幸心理,使得肇事逃逸屡屡发生。为了提高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船舶破案率,有效打击惩罚肇事逃逸船舶,以保障水上正常的通航秩序,构建平安海域,文中以近期发生的一艘肇事逃逸船舶的成功查处情况为例,与各位同仁交流,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珂 《珠江水运》2012,(2):84-86
本文在概述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概念及法律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移送机关为公安机关,移送时间为事故调查结束后,并认为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仍应进行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