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粘钢加固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粘钢加固是指将钢板用建筑胶粘贴于构件表面以提高构件强度的一种加固方法。通过对6个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钢加固的低周反复试验,探讨了影响框架变形性能的因素:节点核心区的剪切变形、梁端的弯曲变形、梁纵筋的滑移变形等。提出了粘钢加固框架层间位移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并且和现行抗震规范进行比较,阐明了粘钢加固后节点构件的延性和耗能性能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粘贴钢板厚度和高度、有效预应力大小和加载方式等对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进行2片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以及8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梁的U型粘钢加固抗弯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U型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能够有效抑制裂缝的扩展,显著提高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后加固,其屈服荷载和刚度较未损伤加固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初始有效预应力水平主要影响使用阶段的抗弯性能;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能够预测U型粘钢加固梁的抗弯行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梁侧面粘贴钢板高度不超过梁高的1/3为宜。 相似文献
3.
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体外预应力加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降低钢筋疲劳应力幅度。文中通过一座普通钢筋混凝土桥的加固设计实例,介绍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适用范围、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建立了加固时的预应力钢筋用量计算的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4.
粘贴加固所需要的材料用量有一个限值,超过这个限值其粘贴加固所用的材料并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在2004年发表的有关文献中,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粘贴加固时加固材料的最大用量进行了理论研究,推导了相应公式,给出了有关图表.现通过对4根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梁的破坏试验,验证了有关文献中提出的加固材料最大利用量的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并且在试验基础上,对于加固试件的承载力和有效的加固方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6.
以体外预应力在旧桥加固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为背景,对缺少设计资料的旧板梁进行了承栽力试验,以试验数据为基础为同类型的板梁进行了体外预应力加固.为了进一步对加固后的试验梁进行评定,又进行了200万次的疲劳试验,对评定结果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连续梁桥加固效果试验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径组合(65+100+65)m的三跨预应力连续梁桥,在运营过程中梁体出现腹剪裂缝和跨中过度下挠等病害,针对这些病害采用了轻质混凝土铺装及体外预应力措施进行加固,加固完成后采用荷载试验的方法对其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对试验方法、测点布置、加载方式、测试结果等评定进行了简要介绍,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桥梁整体受力状态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9.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装配式简支空心板梁桥常见的铰缝病害,采用体外横向预应力技术对其进行加固,并结合实体有限元仿真计算以及静载试验对加固效果进行分析评估,为同类结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体外预应力梁在承受荷载时,体外预应力仅通过转向块和锚固点作用在梁体上,由于体外索和混凝土梁变形不一致,存在着应力滞后现象,导致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之间协调工作能力的大小不等.本文结合广西科学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试验",通过分析转向块的设置、体外索的形状、荷载类型、有效张拉预应力、体内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偏心距、应力增量和混凝土度第几种影响因素,发现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两者共同工作的规律:梁的刚度是决定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两者共同工作的主要因素.本文结论对体外预应力基础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类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不同部位产生的裂缝,经过研究分析,提出了加固箱梁桥施工工艺和相应的加固措施,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一座开裂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工程加固中,经荷载试验和2年来的运营情况表明,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和加固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圆形配筋钢管混凝土桥柱的受压力学性能,对中空圆钢管柱、圆钢管混凝土(CFT)柱及配筋圆钢管混凝土(RCFT)柱进行轴压试验,探讨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的数量和位置、加强肋、钢管的径厚比等对配筋圆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对于CFT柱,柱破坏时核心高强混凝土表现出明显的脆性,柱的极限受压承载力提高,变形性能降低。(2)钢筋的配置提高了核心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柱破坏时核心混凝土未发生剪切破坏。RCFT柱比中空钢管柱和CFT柱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更优的变形性能。(3)带加强肋的柱破坏时核心混凝土与加强肋密不可分,加强肋对于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一体化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肋可提高约束效果,柱的极限受压承载力和延性都有所提高。(4)钢管径厚比越大,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孙铁盾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5,(1):74-76,90
为整治既有线小跨度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普遍存在的竖向刚度不足的病害,应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适用性,并对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和体外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方案进行方案比选;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理论分析的对比验证,结论为:体外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加固技术可有效恢复小跨度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竖向刚度,具有经济高效、施工便捷、对铁路运输基本无干扰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3,(9)
某客运专线(30.15+48+56+48+30.1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预应力张拉、压浆完毕后中孔56 m梁底发生了较大面积的崩裂。综合分析崩裂原因,通过对各种传统补强方案在加固设计中的利弊分析、对比,结合预应力管道已压浆完毕的现实状况,提出一种新的加固设计方案——梁体施加预压荷载方案。该方案从连续梁的受力特征出发,突破了传统方案只在通过补强方面作文章的思路,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案的弊病,取得了较好的补强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为分析套箍加固拱肋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加固效果,进行套箍加固拱肋和整体浇筑拱肋的对比模型试验,对比分析套箍加固试件的裂缝发展规律、破坏模式与特征、承载能力和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套箍加固模型和整体浇筑模型的裂缝分布规律、破坏过程、破坏模式相同,破坏时挠度相差0.5 mm,破坏荷载相差2.7%,说明二者的力学性能基本相同;试验过程中测试的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最大剪应力远小于其承载能力,加载过程中跨中截面测试应变在开裂前符合平截面假定,说明新老混凝土能够作为整体共同受力。通过对比模型试验分析,证明套箍技术加固拱肋是可靠有效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京山线沙河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梁提速加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京山线沙河特大桥加固前后的静载试验以及体外预应力束疲劳性能试验,解决该桥上拱度过大引起梁的预应力损失及恒载增大,横向振动超限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束加固后,实测梁体弹性上拱仅为2 5mm,梁体的重裂弯矩可提高15 7%。在试验和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体外预应力与增设横向水平板综合加固技术,在不中断运营条件下,实现京山线沙河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提速改造。加固后桥梁满足客车160km·h-1、货车90km·h-1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鉴定旧桥承载力,可以评估桥梁运营的安全性,为加固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以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为例,从桥梁整体工作状况、钢筋锈蚀程度、梁体开裂程度等因素入手,通过数值分析,对旧桥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和鉴定。总结出旧桥承载力鉴定的基本程序。研究结论:旧桥承载力的鉴定,应该按照全桥检查、细部检测、主梁承载力检算、全桥承载力鉴定的程序进行。即首先根据桥梁的整体工作状况及病害情况确定折减系数,然后对病害最为严重和负荷最大的两类主梁进行检算,最后根据检算结果对桥梁承载力进行鉴定。对文中所列桥梁的承载力进行鉴定可见:该桥设计荷载低,加之病害的影响,承载力不能满足荷载的要求。必须对桥梁进行提高承载力加固,以保证桥梁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对7根自密实混凝土(SCC)加固梁和2根对比梁进行二次受力下的抗剪性能试验。试验采用三面U型增大截面形式,在初始受力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自密实混凝土加固。研究不同初始受力,不同加固厚度及不同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理方式下加固梁的受剪破坏特征、承载力和新旧钢筋应变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新老混凝土共同工作性好,能够显著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