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车站公共空间在实现乘客集散、换乘等功能的同时,正在逐渐成为市民重要的活动空间。因此,打造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地铁车站公共空间,不仅可以彰显城市魅力,而且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2.
解放桥站是天津地铁3号线标志性车站之一,其站厅层公共区净高8.65 m,是国内首座地下高大空间地铁车站。介绍该站环控系统构成并重点阐述站厅层公共区高大空间环控系统设计难点及特点,为以后地下高大空间地铁车站环控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西安地铁二号线位于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为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骨干线路。针对西安地铁二号线车站装修设计,从装修的基本理念、车站空间功能分配、公共区空间效果的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后期装修及设备安装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可以考虑地铁车站非付费区兼顾市政过街功能,借此优化路口红绿灯的设置,使地面交通更加通畅,增加地下空间使用效率。从客流组织、车站规模、车站管理3个方面分析了地铁车站非付费区兼顾过街功能对车站的影响;从城市地理环境、居民出行习惯、意识形态3个方面分析了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地铁车站非付费区兼顾市政过街功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地铁建设大发展背景下,研究地铁人文精神构建具有重大意义。介绍了地铁人文精神的概念、沿革和主要内容,并结合国内外地铁车站设计实例和具体的地铁人文精神构建经验,从5个方面分析了在地铁设计中体现地铁人文精神的途径。地铁人文精神建设必然会影响和推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交通空间的人文化,进而大大促进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6.
安检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交通枢纽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地铁线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性越来越受重视。安检系统又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铁运营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现阶段安检机主要设置在站内非付费区,占用了一部分公共空间资源,有些项目在方案阶段,不断压缩车站规模,造成车站公共区越来越拥挤,常常造成安检机前排队拥堵的状况,困难情况下,站外限流。本文主要从安检设备的设置角度出发,探讨在出入口通道内设置安检设备的可行性,供今后新建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铁建设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设计合理的地铁公共空间环境是与时代脚步并行的重要标志,创造功能完善的乘车空间、改善乘车环境,是地铁车站设计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屏蔽门渗漏风量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州地铁隧道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及站台设置屏蔽门后的实际情况,利用CFD计算模型分析了车站隧道采用典型气流组织方式下屏蔽门开启时的渗漏风量.分析了渗漏风量对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重新认识了地铁车站设置屏蔽门后地铁车站公共区的空调冷负荷.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铁站域空间内涵的界定,分析了"地铁车站空间"与"地铁站域城市空间"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区别。结合地铁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相互作用的关系,阐述了城市空间与地铁车站空间、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之间的整体关系,并进一步明确了在地铁站域空间语境下空间设计系统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鲍宁  董玉香 《都市快轨交通》2014,27(6):112--116
新加坡地铁东北线(NE线)运营之前,陆路交通管理局为其主持了一个“ARTIN TRANSIT”项目,邀请19位本土艺术家针对每一座车站的文化背景和装修风格创作一批艺术作品,从而将交通建筑与公共艺术结合起来通过对新加坡地铁东北线车站的实际案例调研,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两部分出发,总结出新加坡地铁车站建筑的特点:空间分布灵活多样,商业业态丰富完善,室内设计注重城市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等,为我国地铁车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完善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计算方法,用该负荷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应用TRNSYS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公共区逐时负荷计算模型.以南方某屏蔽门地铁车站为例,用该站夏季某时间段的实测负荷数据对TRNSYS模型进行验证;并用该模型对负荷影响较大的因素做详细分析,挖掘该站的...  相似文献   

12.
浅谈地铁车站公共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地铁车站公共区布置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公共区布置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铁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BIM应用中设计建模的特点,研究标准地铁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BIM建模解决方案,基于参数化设计思想以及Revit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API,开发地铁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快速建模程序,解决因建筑模型频繁变化出现的重复建模问题.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便利性和高效性,极大增加B...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武汉地铁王家湾站的设计理念,分析了大规模地铁车站开发建设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包括大规模空间的布局设计、大规模空间与相关市政工程的协调建设、大规模空间的消防疏散等问题,以此论证了大规模地铁车站建设的可行性。科学合理的大规模地铁车站设计,能使地铁车站更好地发挥交通功能,同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玉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后插27-后插29
城市公共文化是融合了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审美的城市景观符号,以极具感染力的视觉形象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展现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以城市记忆的形式彰显着公众的文化共享,体现着城市与公众的精神指向.一句话,公共文化就是城市物质空间的精神场域.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地铁是发展城市空间美学、传播城市精神、构建大众审美文化的最为直观的载体,因此对地铁公共空间进行艺术性介入,使其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当代价值至关重要.本文将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特征,结合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的共生关系,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视野下城市地铁空间设计的艺术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因其独特的公共艺术被誉为世界最长的"地下艺术长廊"。阐述斯德哥尔摩城市地域特征及其地铁在线网规模、车站设计等方面的理念和特点,对其独树一帜的公共艺术风格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空间氛围的营造和综合性功能的体验两方面解析其站内空间公共艺术的处理手法,以期为我国地铁空间的艺术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无锡轨道交通2号线安镇西站设计为例,探索上盖物业开发车站的设计重难点,并从公共区布置、风亭出入口、设备用房及外机布置等方面重点研究车站的布置形式。上盖物业开发车站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车站与物业开发一体化设计施工的要求,车站与物业开发的整体动线设计,车站对物业开发的经济性影响等。结论认为,上盖物业开发的地铁车站应适当扩大公共区规模,优化公共区布置方案,加强车站与物业开发之间的联系;同时优化附属风道、设备区、设备外机等设计,减少车站对物业开发室外空间的占用,减少车站建设运营后对物业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地铁是市民出行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工具。一些城市的地铁线网四通八达,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每个城市的地铁车站在有效满足客运功能需求的同时,也会利用多元化的装饰设计,为乘客们带来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视觉盛宴。在地铁车站的装饰设计中,不同美术元素符号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美术元素符号的简要介绍,分析美术元素符号在地铁车站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应用原则,期冀为地铁车站装饰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在地铁的土建和设备设计日趋标准化的条件下,通过有效的“空间规划”为公共区赢得更高大、通畅的空间尺度,是实现车站装修效果突破的基础.装修设计要充分把握空间尺度,采用连贯的装修手法,展示鲜明的车站风格特征.结合北京地铁15号线的装修设计,通过对标准站和特殊站的综合分析,展示地下车站公共区装修方案与空间规划相结合的实践成果,论述“空间规划”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地铁的功能已经从单一的公共交通工具转变成为了集载客、商业、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着力打造文化地铁,利用地铁站公共空间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将地铁建设成为城市的文化客厅和宣传名片。本文对敦煌主题在兰州地铁东方红广场站壁画设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简要分析,为推进地铁公共空间提档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