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区间隧道的紧急安全疏散标志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复八线为例,论述地铁消防安全工程区间隧道紧急逃生疏散系统的设计。经过实际检测和验收,说明在区间隧道中采用BXF9-C2集中控制型应急标志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区间隧道的安全逃生问题,提高区间隧道紧急疏散的安全性,同时提出与区间通风排烟协调一致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铁区间隧道较长、空间狭小和出入口少,因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乘客紧急疏散将非常困难。为了提高地铁区间隧道消防疏散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快速性,首先,简单介绍了地铁区间隧道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系统设计流程,其次,根据不同区间长度提出两种合理、可靠的系统设置方案,最后,依据规范详细分析了系统选择、系统灯具、系统配电、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配电箱、系统控制。同时,推导出相关合理合规的具体数据,并总结了其设计经验,以期为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青岛地铁2号线过海长大隧道的各种工况进行分析,提出通风及防排烟设计的初步方案。方案中指出正常工况下以活塞风及机械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风;对本区间阻塞、火灾工况进行分析提出事故工况下区间隧道通风合理的气流组织策略,并通过服务隧道来进行人员的疏散;同时对疏散撤离用的服务隧道进行了正压送风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锋 《都市快轨交通》2010,23(2):31-33+54
阐明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针对目前国内地铁区间隧道安全疏散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隐患,提出在进行地铁区间隧道安全疏散设计时,应考虑有足够的逃生空间和通畅的逃生通道,以及安全、合理的隧道内逃生配置,并提出区间隧道逃生通道布置的要点,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目前地铁大断面区间隧道通常采用的纵向通风的防排烟方式进行分析,针对纵向通风存在的烟气过站、车中火灾时部分乘客在烟雾中疏散等问题,提出利用区间隧道顶部空间,设置排烟风道的半横向通风方式,并针对半横向通风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所得结论可为地铁工程中大断面区间隧道的防排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铁疏散平台及轨旁设备布设方案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在空间狭长的隧道或者桥梁上运行,人流量大,人员构成复杂。当地铁列车遇到恐怖袭击、输电系统故障以及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为了能迅速、有序地从区间组织乘客尽快疏散至车站,地铁区间需设置应急疏散平台。针对地铁疏散平台不同的设置方法与区间轨旁设备的敷设路径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疏散平台对设备安装空间的影响及优缺点,为后期施工设计及设备安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时间是铁路隧道防灾疏散工程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基于水力模型计算方法,结合铁路隧道内人员疏散特征,分析车厢内人数、疏散速度、站台宽度、横通道间距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建立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的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模型,将人员疏散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考虑一定安全储备,提出了其理论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最后通过人员疏散模型试验对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两者结果较吻合。该人员疏散时间理论计算方法能够指导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结构设计,并在已建成的紧急救援站疏散系统进行了安全性验证。  相似文献   

8.
从消防角度探讨地铁隧道疏散平台的设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疏散平台是地铁隧道消防安全的必要保障,但疏散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中转,道床面才是疏散的主要途径。从消防疏散的角度出发,探讨地铁隧道内设置疏散平台的重要性,并对疏散平台和道床面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对比说明,重点分析疏散平台设置步梯的必要性和步梯给区间管线安装带来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技术主张。  相似文献   

9.
地铁区间环境复杂、空间狭窄,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为了快速、准确地联动区间疏散指示设备,同时配合隧道风机的排烟,对比研究了地铁区间火灾工况下的疏散指示联动方案。介绍了3种类型区间疏散指示设备,以及火灾报警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的两种关系,进行了区间火灾时乘客疏散流程及疏散方向分析。经过对比研究火灾报警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不同关系下的区间火灾工况下的疏散指示联动方案,推荐了最优的的区间疏散指示联动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地铁隧道属于狭长受限空间,发生火灾后具有烟气蔓延速度快、人员救援难度大等特点。疏散平台和疏散门作为火灾时人员逃生的主要途径,合理的设置可提高人员疏散效率,保障人员安全。研究地铁隧道人员安全疏散可靠度,可为安全疏散设施设置提供决策依据。为研究地铁隧道火灾时隧道内火灾烟气特性和人员疏散的效率,基于Fire Dynamics Simulator (FDS)和Pathfinder模拟的手段,建立地铁隧道火灾模型和人员疏散模型,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扩散规律,研究疏散门间距和疏散通道宽度对人员疏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3 m/s的纵向通风条件下,即便车厢内存在少许烟气,仍可将地铁区间隧道内的烟气控制在火源的下游侧。依据地铁隧道内温度、能见度以及CO浓度等因素确定的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为30 min。在疏散门间距为150 m的条件下,疏散平台宽度和疏散时间之间相应的拟合关系式为t=-604.55w+1230;在疏散平台宽度为0.7m的条件下,疏散门间距和疏散时间之间相应的拟合关系式为t=-0.075b+22.03b-809.2。在满足建筑界限的同时,为达到较高的人员疏散效率,可将疏散平台宽...  相似文献   

11.
地铁紧急疏散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国内外对地铁人员紧急疏散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已建立的地铁人员疏散模型,按照其建模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分类,并对典型模型的研究思路及适用范围进行总结,通过横向比较,阐述了各类模型的优缺点,从中找出将来地铁人员紧急疏散模型的难点与研究趋势,即人工智能技术在描述疏散个体心理行为的模糊和不确定性的理论研究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模拟地铁疏散系统的应用.时间和空间的离散化,仿真个体的智能化是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核心内容,将进一步推动地铁紧急疏散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地铁设计防火标准》中有关安全出口、紧急疏散、区间疏散、防火分区划分、楼扶梯设置等条文中存在的争议点进行解析,同时提出作者的修订建议。对《地铁设计防火标准》相关条文规定的探讨能够促进该标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间乘客疏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州地铁3、4号线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情况,对在设备故障和紧急情况下的区间乘客疏散进行研究,探讨乘客步行、本线来车驳运和邻线来车驳运三种疏散方式的组织办法,提出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间乘客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地铁车辆采用的两种紧急疏散门系统,从结构、可操作性能和疏散能力等方面对两种紧急疏散门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地铁车辆紧急疏散门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15.
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闻乘客疏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广州地铁3、4号线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情况,对在设备故障和紧急情况下的区间乘客疏散进行研究,探讨乘客步行、本线来车驳运和邻线来车驳运三种疏散方式的组织办法,提出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间乘客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介绍深圳5号线地铁车辆采用的紧急疏散门系统,从结构、可操作性能和疏散能力等方面对紧急疏散门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地铁车辆各种结构形式的紧急疏散门特点作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内、外地铁车辆采用的两类紧急疏散门系统,从结构形式、疏散模式、承载及疏散能力等方面对这两类紧急疏散门进行研究分析与对比,并提出地铁车辆紧急疏散门系统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地铁的安全疏散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国内外地铁消防标准、规范,认为在安全疏散设计方面,国内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通过对地铁各部位火灾危险性的分析,说明加强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分别对列车车厢内的疏散,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及车站站厅层的事故及安全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长大区间疏散是地铁应急处置的难点,以南京地铁宁天线为例,对区间疏散作业进行分解,按照固定作业时间和可变作业时间进行数据测量,在此基础上构建疏散方式数学模型并开发系统软件,有利于调度应急处置时进行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广州地铁1、2号线的线路、接触网和列车等设备特点,介绍了广州地铁1、2号线列车被迫在区间隧道停车后在隧道内疏散乘客的执行原则和组织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