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模式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各自特点分别进行总结分析,认为两者在理论上具有高度匹配性;青岛城阳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采用EPC建设模式顺利履约,证明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的现实可行性。结合青岛城阳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对EPC建设模式的实施要点进行介绍,为该模式在今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半封闭、地面敷设为主的特点,提出应处理好现代有轨电车与道路交通及市政设施的关系,认为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和重视沿线的景观设计是该系统研究中的两大技术要点。以佛山市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为例,对上述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供后续相关项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现代有轨电车在国内大中城市发展迅速,车辆、供电、信号控制等各项技术日趋成熟,但如何合理开展现代有轨电车研究仍显不足,前期研究未充分考虑线路客流及运营成本,规划建设未能有效处理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造成多数有轨电车线路在运营中出现客流低、运营严重亏损、竞争力难以提升、事故频发等问题。结合深圳市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规划建设研究经验,总结提炼切实可行的有轨电车研究体系,为后续有轨电车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4日,我国第一条现代有轨一电车示范线——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进入联调联试阶段,首列低地板列车进行了首次载人上线试跑,取得了不锚的效果。据悉,沈阳市浑南有轨电车将于7月中旬启动试运行,8月中旬正式运行,率先服务于第十二届全运会。由此,有轨电车这种诞生于1881年德国柏林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在中国即将翻开新的历史。有轨电车在全球呈现复兴趋势  相似文献   

5.
现代有轨电车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多、涉及面广、投资大,不同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差异较大,已完项目造价指标为0.8~2.3亿元/正线公里,预计该指标每年将以6.2%的增长率继续增长。本文从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一期工程项目入手,同时参考国内其他有轨电车工程,通过分析各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数据,对现代有轨电车的投资构成及造价进行分析,为项目规划及可研阶段编制投资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与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31列北京西郊线现代有轨电车合同,首都第一列"无辫"现代有轨电车将于年内亮相。北京西郊线香山站至植物园之间和颐和园西门站至巴沟站之间使用世界最先进的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空中无网、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首列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在2016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首度亮相,该车将运营在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T1线和T2线两条线路上。列车采用5模块编组,全长约33 m,宽2.65 m。参展的有轨电车地板面和站台在同一水平面,车内无纵向斜坡,完全实现100%低地板,方便乘客上下。该有轨电车有紧急牵引功能,可实现列车在无触网路口快速通过,或者在触网无供电情况下迅速到达下一站,能够更好地适  相似文献   

8.
现代有轨电车在组团式城市有着良好的区域适用性。通过分析现代有轨电车车站分布对吸引客流、乘客出行时间、工程造价和项目运营的影响,为站点布设提供理论基础。以运营效率最优兼顾乘客节约出行时间效益为目标,从车站工程费用、运营费用(车辆购置费)、运营收入(车费收入)和乘客节约出行时间效益4个部分建立有轨电车站间距优化模型;并用Matlab编程求解,结合成都市IT大道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的相关资料,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代有轨电车能实现70 km/h速度的最小站间距为0.631 km,一般现代有轨电车的合理站间距为0.5~0.9 km;该优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吻合度较高,可以为现代有轨电车车站分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有轨电车的旅行速度普遍较低,并未达到社会公众对其"便捷、快速、准点"的期望。分析了影响现代有轨电车旅行速度的因素,并通过模拟其运行过程计算了旅行速度。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交叉口延误和站间距是影响现代有轨电车旅行速度的主要因素。现代有轨电车旅行速度通常为15~25 km/h。对于速度要求更快的线路,可通过采用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减少平面交叉口及设站数量,以及采用车外(站台)售检票模式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种全新的现代有轨电车弱电总集成系统,在深圳龙华有轨电车项目中得以探索及应用。介绍了弱电总集成系统的实施方案、优势和意义,对未来有轨电车建设模式的影响,以及后续有轨电车弱电系统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有轨电车因其环保、舒适、高效、低造价、高品质等特点,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多个城市也在规划和建设之中。但是,由于其在国内尚为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没有标准或规范予以指导,规划及设计体系不完善,有些已建项目已呈现问题。文章结合上海松江区规划背景及交通特征,阐述有轨电车示范线T1、T2线的布局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及适应性,为即将开展有轨电车规划及建设的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8月1日,南京河西有轨电车投入试运营。该车是南京市及江苏省首条开通的现代有轨电车,起于奥体中心东站,终点为秦新路站,线路全长7.76 km,设13个站点,设计最高速度70 km/h,票价2元。河西有轨电车列车采用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列车长约33 m,额定载客382人。停车时在车站使用接触网瞬间充电,站与站之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有轨电车建设中,如何通过有效措施节约车辆场的占地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立足于青岛市城阳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车辆场的设计和施工实践,详细分析该工程实现狭小场地满足电车运营和功能保障的特点和难点,针对性提出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单体功能合并、梳子型道岔的使用、优化平面布置、出入线位置调整等。工程实践表明,采取的措施科学合理,有效解决狭小场地大型公共建筑的场地布置问题,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低碳环保、低造价、小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过去几年里,逐步从初步发展阶段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部分城市甚至已经开始网络化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的线路及车站设计,主要包括区间线路布置形式及车站形式的设计,二者直接影响现代有轨电车的服务水平及发展前景。结合实例,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区间布置形式及车站形式,并从交通组织、现代有轨电车运营及未来道路改造等方面分析其优缺点,为现代有轨电车线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半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运行的能耗,基于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行特性和线路特征,提出了半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区段划分方法;并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列车运行模式,推算出了单区段现代有轨电车能耗优化速度曲线。在沿线交叉口已经考虑被动信号优先配时策略的基础上,以区段运行时间、距离、限速及交叉口信号状态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站间协调控制的现代有轨电车全线能耗优化模型。选取国内某城市实际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为例,对比分析仿真速度曲线与模型求解速度曲线,结果显示该能耗优化速度曲线能有效降低现代有轨电车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我国目前在规划和建设现代有轨电车时仍存在诸多争议,部分城市对有轨电车的理解仍处在对传统有轨电车的认识层面,部分城市在建设现代有轨电车时前期论证和基础工作不充分,造成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多但是落地少"的尴尬局面。为了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本文通过回顾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以及简要说明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城市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提出几点应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研究结论:(1)应重视有轨电车的前期线网规划和客流预测编制工作;(2)在前期设计阶段,要重视有轨电车线路敷设方式的研究;(3)要注重有轨电车路权选择方式的研究;(4)本文提出的几点思考可以运用到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的规划建设中。  相似文献   

17.
正苏报讯2016年6月23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现代有轨电车分会举办的首届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管理沙龙在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公司举行。来自全国13家有轨电车运营单位的代表围绕"运营管理"进行了交流。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11个城市在运营有轨电车。苏州高新区规划建设的6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总长度达80多km;已率先开通运营的1号线运营近两年,已拥有三个"全国第一"。一是旅行时速达到31.5  相似文献   

18.
现代有轨电车的意象与情感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但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外观及客室设计方法与理论体系相对滞后。意象结合情感认知的设计是国外现代有轨电车设计的发展趋势。结合法国马赛海港城市特点,对其Flexity Outlook现代有轨电车"取象仿生"的外观设计和客室中的情感化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体现我国各地地域文化和城市形象的现代有轨电车外观及客室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2月31日,广州海珠有轨电车示范线开通,广州市民试乘世界首列采用超级电容的储能式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该款新型有轨电车是一种非传统受电式、完全采用超级电容储能电源驱动的有轨电车。电车不排放废气,运行无需架空受电网,能在乘客上下车的20~30 s时间里快速充满电,一次充电后能连续行驶4 km。列车以及其核心元器件——超级电容,都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组织特点,结合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上冲站(起点站)的设计实例,对车站折返能力的计算要点进行了分析。从车站的折返配线型式入手,在分析影响有轨电车车站折返能力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有轨电车折返作业过程及详细的折返作业时间计算要点,并将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提高车站折返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