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于2019年通车运营,采用市域D型车实现草桥—大兴机场20 min的通达目标,以160 km/h的运行时速填补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领域的技术空白。工程定位高、沿线建设环境复杂、工期紧张,没有既有规范及建设经验可以参照,致使盾构隧道结构选型、标准确定难度大。分析研究不同结构断面形式盾构外径及内径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大兴机场线盾构可选的断面型式,并据此进行造价、工期及安全比选。最终确定大兴机场线盾构隧道采用7.9 m内径、8.8 m外径的单洞单线结构,盾构机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机。  相似文献   

2.
1 大直径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火灾特点 1.1隧道主要特点 大直径单洞双线盾构隧道断面较大,且由于隧道内轮廓的限制,两条线路之间一般不设置隔墙,其与普通单洞单线隧道相比有如下特点: (1)大直径单洞双线盾构隧道一般长度较长,直通地面的疏散口受规划及施工方法限制,设置较少,距离两端的车站较远. (2)由于隧道内两条线路之间没有隔墙,火灾会对相邻线路的列车造成威胁,其火灾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下线施工的工法日益成熟,类矩形盾构应势而生,该工法能节约地下空间资源,与常规的圆形盾构工法相比,类矩形盾构的优势在于单次掘进即可一次形成双线隧道,能减少土地征用量,显著提高隧道在狭窄道路或高层建筑间的穿行能力,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的实际案例,探讨类矩形盾构工法在地下段使用的可行性,并研究单洞双线类矩形盾构过渡到双洞单线圆形盾构的线路过渡方案,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超大直径盾构在水下隧道中应用的非常广泛,近年来随着各地颁布超大直径盾构定额,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造价体系越来越成熟,但是各个省市颁布的定额有所差别,做出来的指标差别也较大。本文以三座不同城市的管片外径14.5 m的盾构隧道为案例,统计其初步设计阶段盾构段经济指标,并对其指标的差异化进行分析,从而探讨管片外径14.5 m的盾构隧道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的清华园隧道自11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进展顺利。京张高铁全线设计隧道10座,总长49 km。清华园隧道是国内目前开挖直径最大的高铁盾构隧道,也是全线唯一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隧道盾构段为单洞双线隧道,采用两台开挖直径为12.64 m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据介绍,施工方采用全过程可视化监控平台,以实现盾构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可视化动态管理。清华园隧道全长6 020 m,隧道外径12.2 m、内径11.1 m。隧  相似文献   

6.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区间下穿建筑物过程中沉降不易控制、安全风险大的现状,结合某大直径盾构区间下穿建筑物群的工程案例,总结出渣土改良方法、掘进控制参数、出土量控制及综合注浆等成套施工技术,大直径盾构掘进中遇地层变化和土仓结泥饼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大直径盾构在复合地层中采用的泥膜护壁带压开仓换刀技术,有效控制了建筑物和地表沉降。对盾构机下穿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与其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了对照,验证了上述工程技术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研国内地铁盾构断面尺寸和盾构隧道发生病害情况,对天津地铁隧道穿越地质特点、地面沉降情况和A型车限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天津地铁新建线路盾构隧道可采用内径为5.9 m、外径为6.6 m的大直径盾构。  相似文献   

8.
1工程概况1.1盾构隧道概况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工程(简称天津地下直径线)为单洞双线隧道,盾构段隧道长2129m,采用1台盾构机、设2个盾构工作井的从东往西掘进方案。盾构段隧道共有3处平面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600、2500、700m;盾构段隧道覆土厚度8.92~27.89m,隧道隧底埋深20.52~39.49m。盾构隧道最大纵坡23‰,最小纵坡3.372‰,竖曲线半径10000m。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采用直径为12. 51 m的泥水盾构机施工,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单管双线复合内衬结构地铁盾构隧道,由于复合内衬以及单洞双线分隔的存在,相对盾构掘进施工车辆通行及盾构掘进的管道布设和内部结构施工产生相互干扰,如何高效地进行掘进施工的同时同步实施洞内的复合二衬结构,对整个工序安排来讲至关重要,项目实施通过先衬砌后分隔施工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盾构掘进与复合衬砌的同步施工交叉干扰的难题,对大直径盾构复合内衬单洞双线或单管双层等结构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城区市政管网建设受既有条件限制无法采用明挖及顶管工艺施工,将更多的采用盾构施工工艺。目前盾构施工技术已在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领域运用十分成熟.。为解决特定环境下无法施作盾构接收井的难题,经大胆创新提出了利用市政管网既有小直径竖井作为接收井的盾构接收方案。而利用既有小直径竖井进行盾构接收必须解决接收井无预留接收洞门、盾构接收密封、盾构机分体接收三大难题。南京洪武路污水主干管下穿秦淮河段管道内径2.1 m,采用盾构法施工,在明城墙下、秦淮河畔利用直径6 m的既有竖井成功实施了盾构接收。本文针对上述三大难题对微型盾构机利用既有小直径竖井分体接收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1工程概况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工程盾构隧道采用大直径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机进行施工,盾构机直径φ12m,盾构机总长约为57m。隧道采用9块管片(6A+2B+K)错缝拼装,管片外径φ11.6m,隧道内径φ10.6m,管片厚0.5m,环宽1.8m。2小半径曲线接收技术2.1盾构姿态控制盾构按照设计轴线掘进,要不断纠偏。若要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2.
日益复杂的地铁建设环境使得地铁线路布置困难,施工风险加大,同时对施工方法和车站型式的选择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北京地铁14号线试验段车站建设为背景,对大直径盾构扩挖修建车站的方案设计和型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比选。结果表明,采用大直径盾构扩挖地铁单洞双线区间并在盾构隧道基础上小规模扩挖形成车站是解决复杂环境下地铁建设的一种新思路;从总体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上相比,单洞双线侧式车站型式比单洞双线岛式车站型式更有优势;与传统车站型式相比较,经济性还需要根据试验段实施情况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域快轨新机场线关键技术及建设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机场线是北京2016调整版建设规划中批复的项目,其定位为连接北京新机场和中心城的轨道交通快线,实现中心城与新机场之间"半小时"通达。新机场线从技术特征角度属市域快轨,从服务特征角度属机场专线。通过对机场客流特征的分析研究,从时间目标和服务品质两方面提出新机场线建设的顶层目标需求。以顶层目标和线路特征为基础,对线站位方案、速度目标值、系统制式、线路设计标准及盾构选型等关键技术方案和建设标准进行论证研究,确定新机场线在新机场、团河、草桥共设3座车站;最高运行速度为160 km/h;选用AC25k V供电制式的市域车型;地下区间选用外径8.8 m单洞单线的盾构。  相似文献   

14.
以济南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为依托,对城市轨道交通单线连续U梁进行精细化设计.单线连续U梁为国内轨道交通项目的首次应用,采用三跨连续结构,主跨45 m,主桥全宽仅5.6 m,最小曲线半径795 m,设计难度较大.设计方案将连续结构体系与标准U型梁相结合,在标准U型梁断面的基础上对支点断面进行改造,使单线连续U梁外形与1号...  相似文献   

15.
选用最大直径变形率作为地震作用下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的性能指标,并利用盾构隧道衬砌直径变形和内力的关系。通过变形协调推得直径变形率的计算公式。又通过动力增量法,分不同的场地和不同的地震波,计算得出典型盾构隧道的直径变形率。综合考虑后得出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直径变形率限值:性能I下的限值为3.40‰,性能II下的限值为6.40‰。  相似文献   

16.
1隧道概况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工程(简称天津地下直径线)为单洞双线隧道,圆形隧道采用通用管片,盾构隧道长2146m。始发段位于缓和曲线上(始发推进约12m后进入直线段),以22.7‰下坡坡度始发,以最小转弯半径600m的曲线接收,隧道最大埋深约43m,平均约20m。采用开挖直径为11.97m的盾构机,设2个  相似文献   

17.
大直径盾构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施工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直径盾构铁路隧道下穿已经建成的某地铁4号线车站及近邻的地铁2号线车站,为确定设计方案可行性,保证车站结构安全及运营正常,采用三维有限元对盾构近邻施工过程及后期变形沉降进行分析。盾构外径11.97 m,与既有地下车站最近距离约4 m。通过三维模拟盾构掘进、同步注浆及管片脱出盾尾后受力情况,分析盾构施工对地铁的影响,提出降低施工影响的工程措施建议,为确定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时间紧,专业涉及面广,工程技术复杂等特点。总结深圳市已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针对盾构区间隧道工程,研究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和造价指标体系,为合理确定本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造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确定盾构区间各项主要指标,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以期对轨道交通高质、高效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未对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00 km/h的相关问题作出规定和要求,国外也无完全相似的成功经验。本文结合东莞城市轨道交通R2线工程,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00 km/h、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人体舒适度标准、空气动力学效应及配套的结构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指导工程设计,供同行参考。研究结论:(1)当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列车运行速度高于100 km/h后,地下区间隧道断面净内空尺寸除满足限界要求外,还应考虑空气动力学效应,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乘客舒适度要求的满足宜主要通过增大隧道有效断面积来实现;(2)内径6.0 m、外径6.7 m、强度C50的单层钢筋混凝土平板型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能满足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城轨区间隧道结构力学、乘客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3)本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相似文献   

20.
<正>1工程简介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盾构隧道全长5175m,采用φ12.04m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盾构隧道管片内径φ10.5m,管片外径φ11.6m,环宽1.8m。盾构机由天宁寺桥4#盾构井始发,自长椿街向东与既有地铁2号线平行掘进,平行长度约399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