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杏山子车辆段上盖开发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铁车辆基地进行上盖物业开发,但在物业开发的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杏山子车辆段周边规划、地理位置和人口需求等因素,确定以特色商业街作为杏山子车辆段的上盖开发业态。结合车辆段总图、建筑、消防、站段关系和道路5个方面,介绍杏山子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方案。并结合设计与运营,归纳总结物业开发对车辆段自身的影响和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后续地铁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铁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北京地铁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主要设计方案,并以此为例,对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要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的一般流程、注意事项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铁+物业”模式是在满足站点综合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将站点上盖及周边物业实施一体化的综合开发,产出优质的地铁上盖和地下空间物业开发资源.实现土地收益增值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产业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以杭州地铁为例,分析了这一模式的内涵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这一模式落地应坚持的原则.重点从公司战略和业务执行两个层面探讨了“地铁+物业”模式下前期工作的重点和策略,并给出了实践这一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香港地铁对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塘朗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构想,阐述了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必要性,总结了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方法及内容.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地铁车辆段的综合物业开发已成蓬勃发展趋势。通过宁波地铁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实践,对上盖地铁车辆段的设计难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类似车辆段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付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165-168,173
总结并分析了国内主要城市的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昆明市地铁5号线世博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阶段提出建议,以期为昆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铁前海车辆段上盖物业是目前国内在建最大地铁上盖物业开发项目,工程管理面临填海区软弱地基处理、桩基平台工程与车辆段交叉施工、结构转换层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等难点。文章主要对前海地铁上盖物业工程施工管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国内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地铁车辆段的相关概念,并论述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控制要素构成,总结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控制体系,包括功能控制与形体环境控制2个方面。功能控制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和道路交通组织等,形体环境控制包括城市空间组织、建筑形态控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上盖物业开发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设计的趋势,对城市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杭州地铁7号线盈中车辆段为设计案例,介绍了上盖物业开发车辆段的总图方案,并对上盖开发车辆段的室外综合管线设计进行研究,旨在为日后其他上盖开发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阐述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创新点主要有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土地储备制度、开展场站周边"五个一体化"的城市设计、在地铁车站确权及划拨用地转商业性质上获得突破、以带方案或带条件挂牌方式进行一二级联动开发、探索南京首例综合评议的股权转让模式、发行ABS进行市场化直接融资、尝试零星地块用于停车场和加油站开发等。结合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面临的难题和瓶颈,从规划审批、土地政策、开发模式、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策略与建议,探索地铁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块详细性规划和线路融资规划等多规合一;完善划拨、协议、作价等多种土地供给方式,构建多方利益共享协调新机制,加快研究行业规范和创新技术,以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车辆基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节点,具有上盖物业开发的价值。充分利用车辆基地的屋面平台及周 边空间,进行上盖物业开发,使之成为地铁与城市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将车辆基地的“上盖物业”与“下盖厂 房”对各自使用功能、空间配置、交通流线等方面的需求作为输入条件,提炼耦合要素,进行基于土地资源集约 利用的车辆基地上盖建筑设计研究。针对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车辆基地的现状,对传统建筑与工艺设计体系进行 梳理、创新,同时对上盖建筑特性做科学细致的分析,得到最优的建筑维度数据,以提升车辆基地上盖土地资源 利用,进而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消防、结构及预留接口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理念及方法。对开发模式进行了概念性阐述,指出消防设计可参考的设计思路,总结结构设计中设计要点,提出上盖物业不同步开发时的部分预留措施,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述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如何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地铁物业开发进行充分的结合,以达到公共交通完善、物业盈利及城市绿色环保等综合效益的目的,结合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物业开发实例,从地铁物业开发模式、交通组织研究、物业开发中的结构关键技术处理、物业开发中绿色节能环保理念的实现及地铁物业开发的审批流程等5个方面对地铁物业开发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给出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辆基地排烟口设置位置对上盖物业的影响较大,分析地铁车辆基地排烟口可能的开设位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排烟口不同开设位置下烟气蔓延的影响因素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为避免车辆基地火灾烟气对上盖物业的影响,当排烟口开设在车辆基地顶部时,排烟口与上盖物业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 m;当排烟口开设在车辆基地侧墙时,防火挑檐宽度不应小于4 m。  相似文献   

15.
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双层车辆段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双层车辆段是国内第一个采用线路双层布置,并进行上盖物业综合开发的车辆段,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通过对横岗双层车辆段的建造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地铁车辆段双层布置技术在经济上的合理性,为其它地铁车辆段建设及综合物业开发提供一种新思路。研究结论:(1)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车辆段采用双层设计后,车辆段用地面积减少了35%,节约用地效益明显。(2)双层方案由于增加了白地开发的面积,提高了物业开发项目的整体容积率,本次分析其商业开发经济效益为平面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方案的2倍,经济效益明显。(3)横岗双层地铁车辆段的建设和物业开发理念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地铁上盖物业与城市轨道交通协同建设的大趋势下,建筑与地铁站点的合建已成为普遍模式.西安东骊胡家庙购物中心与地铁站点的协同设计,反映出城市建筑与地铁站点合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其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建设进程中众多类似工程在设计流程、解决策略、技术措施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14号线某站为地铁车站上盖物业结构形式,文章采用时程分析法、粘弹性人工边界,建立结构-基础-地基整体计算模型,对地铁车站上盖物业这种地下+地上复合结构进行专项抗震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组合工况在地铁结构设计中不起控制作用,地下结构的最大相对水平位移峰值发生在地下结构顶板上,应加强对其抗震设计,切实提高地铁车站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探索实用的上盖开发项目交通规划方法为目的,分析车辆段上盖开发的交通特征,提出上盖开发的交通规划理念与原则,重点总结不同交通方式的上盖内外衔接模式,包括道路、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非机动车和步行,并结合案例阐述应用情况。结论:上盖开发项目应依据车辆段基地条件,外围城市交通特征、上盖物业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的交通衔接方式。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矮潘地块项目中的上盖物业基坑存在开挖面积大、距下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较近等问题.因此,隧道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是该工程的重中之重.为合理预估和控制该上盖物业基坑施工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的影响,基于Plaxis 3D软件,对软土基坑施工及辅助措施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上浮量主要受隧道埋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深圳地铁BT模式的创新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土地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依据激励相容理论,指出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物业一体化开发模式有利于土地增值效益返还和提高两者的综合收益一从上盖物业、沿线物业和偏远区域3个维度对一体化开发项目进行市场定位,并提出建立和完善一体化开发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