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不同民族具体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存在差异,从而引起文化差异,也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征.本文列举实例分别从词意转换、习语等方面对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语言理解力的影响及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有利于人们更深层地理解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及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与福克纳是美国现代文学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作家,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与把握美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创作文本的主题,颇有价值。本文略论了两位作家创作主题的共通之处在于:都继承了英美文学对人的悲剧命运进行阐释的传统,都有着强烈的悲剧意识和悲剧情结,都有着强烈的关注人命运的道德感。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海明威创作多与自身丰富的经历有关。他取材范围的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主题深度的开掘。因此其悲剧主题往往是与社会历史、社会环境相冲突而引发的,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冲突,是性格的悲剧。福克纳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作家。他文本取材的范围很窄。却更有利于对悲剧主题的深入开掘。福氏的悲剧主题与悲剧冲突是心灵层次和命运层次上的。更多的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与土地、与灵魂本身的矛盾与抗争。是人性自身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鲁迅和赵树理都关注农民的命运,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不愧为语言艺术大师,这与其人格修养关系密切.他们对农民的共同态度是理解与爱.但鲁迅对农民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批判劣根性,又寄希望于民众;赵树理对农民有发自本能的爱,他继承启蒙文学的主题,并力求实现互动启蒙.鲁迅表现农民的视角是立体的、多方位的,更具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赵树理立足本土语境的创作也已走向世界.他们在现代文学艺术探索上殊途同归,皆为民族精魂.  相似文献   

4.
鲁迅关于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学术观点有自己独特的内涵.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肯定的是魏晋时代一批文人疏离或摆脱了重教化的实用主义文学观念,他们坚持"师心"、"使气"并在这个意义上获得自身"文"的独立思想品格和审美价值,这种意识的出现,就是鲁迅所说的"自觉".赵敏俐《"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体现了他在今天与鲁迅当年不同的一种对传统文化的选择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和李大钊都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的思想带头人,他们身处不同时期却有着共同良知,就是爱国主义。虽然梁启超和李大钊的自由民主观念不太一致,但是他们的最终理想都是让自由民主的思想理念深入到百姓心中,使得国家振兴,民族得以兴旺。本文从梁启超和李大钊的不同良知入手,对二者的自由观和民主观的思想进行对比浅析。  相似文献   

6.
文中依据展开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呈现模式--老师举例讲解教授词汇与学生小组内互助学习词汇,研究词汇学习的差异.笔者首先分析相关数据,以确定参加测试的两个班的英语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实验中,每个班的学生按照上述不同的呈现方式中的一种,学习经过预测挑选出来的词汇,然后他们分别接受两次测试,测试结果通过SP...  相似文献   

7.
民族艺术自有其源,亦有其流。本文拟从古代中国民族绘画的色彩观念以及观念的兴衰而产生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变迁,分析了色彩在中国绘画中与历史文化和哲学极为密切的关系,并由此而呈现出的多元形式特性,进行客观论述。旨在发掘民族绘画的色彩潜质,适应现代文化情境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陈西滢不是专门研究戏剧的,但对戏剧艺术与戏剧改革有自己的主张,也有过较大的影响.文学史通常把陈西滢归于“胡适派”文人之列,其实陈氏的戏剧观,包括他的易卜生研究、对传统戏剧的态度,都与胡适的观点多有差异.陈西滢对文学、对戏剧有其自己冷静理智的判断,他对戏剧舞台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追求,对传统戏剧较为理性的态度,以及从接受角度注意观众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在现代戏剧理论创建期都是一份难得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渔和莱辛在戏剧理论中都提到了市民化、通俗化的主张,比较这两位东西方艺术家的戏剧美学特征,对于了解和拓展古典戏剧美学的研究,能够提供更多的视角;本文认为,李渔和莱辛共同致力于戏剧通俗化的主张和实践,李鱼注重于戏剧艺术的表演层面,莱辛则更具有内在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0.
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历史经验和管理观念的不同,他们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目标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他们学生事务工作目标和特点,并指出其对我国大陆新时期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思维对语言的影响入手,探讨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特征与差异,并分析了这种差异在语言表达中的形式,指出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对我们在语言学习及英汉互译时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原文并进行自然、流畅的互译。  相似文献   

12.
由于习俗、宗教、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他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在英汉习语中首先要保证原文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交际用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民族由于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生活习俗以及不同社会制度,在思维方式上存有较大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提高跨文化交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词汇空缺(lexical gap)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词语的非对应现象,词汇空缺是翻译过程中最棘手的一种文化障碍。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与共性并存,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多为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真空所在。“词汇空缺”作为文化真空的产物直接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空白”,分布在文化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理论和实例探讨了产生词汇空缺的各种原因:地理位置的差异、风俗习惯与心理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自身的差异。并给出了在英译互译过程中处理词汇空缺现象的有效的补偿手段:音译、加注、音译、等值代换。在各民族间文化的同和融合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今天,研究词汇空缺现象对学习和借鉴他民族文化,丰富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在英汉互译中,译者的双语文化知识在其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对自行车交通不同观念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如何对待自行车交通?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的做法。本文特从报刊的载文中引出两种不同观念,与发达国家对待自行车交通的不同观念进行比较,从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际之间有效的交流工具,故而语言离不开文化渲染,文化也必然依凭语言加以体悟.为此,高校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加强文化内容的情趣化导入,继而要求学生洞察目标语的文化以及相关的人文观念、交际期待和审美情趣,力求规避不同的文化在词汇、句法、篇章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涤除语言迁移中的交际障碍或语义误解,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综...  相似文献   

17.
唐代婚恋传奇是唐代文士根据他们的情爱体验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唐代文士作为文本创造者和文本中心操纵着话语权利,他们在构筑两性关系模式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权主义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来叙事,体现出男权价值和立场;另一方面浸润在唐代开放自由文化氛围中、作为时代精英的知识份子,唐代文士又超出时代观念,追求一种情色相兼、两情和谐的理想两性关系模式,体现出唐代文士对灵性和至情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18.
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父母关系以及婚姻状况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影响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为了探索和研究在新的形势下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我们把调查对象分为两大群体:父母婚姻完整和谐的大学生,在离散型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并对他们分别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前者与后者人格的差异,然后再把他们分别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找出当代大学生与普通人群的差异。以便更加全面、完整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通过相同的查询词,可以返回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搜索结果,使搜索结果的排序因人而不同,将用户进行差别化对待,依据不同用户的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特点、不同的需求等,借助改进后的主题敏感的PageRank算法,调整网页排序的结果.用户差别化和主题敏感的PageRank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PageRank算法存在的主题漂移问题,并且针对主题敏感的PageRank算法进行改进,使其具有主题扩展性、减少算法的在线计算时间,在查询过程中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最终用户差别化和主题敏感的PageRank算法可以提高用户对网页排序算法和搜索引擎响应速度的满意程度,并且提高网页排序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20.
汉英语言不同审美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审美习性制约着汉英两个民族不同的行文习惯。汉译英的译文不仅要注意信息内容的传递,还要注意译文准确、流畅,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切不可按汉语的思维和行文习惯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