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谦  吴志新 《汽车工程》1998,20(6):367-373
本文介绍了采用二维氩离子LDA(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柴油机涡流室内空气运动特性的最新测试结果。测量结果表明:涡流室内气体平均速度及紊流强度仅为发动机曲轴转角的函数,在上止点附近随发动机转速升高,最大值出现时刻相对曲轴转角位置基本保持不变。这一点区别于使用HWA(热线风速仪)对涡流室的测量。吊钟型涡流室内的空气涡流以刚体涡流为主。本文描述了吊钟型涡流运动中涡核的运动轨迹,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涡流燃烧系统  相似文献   

2.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何建清  何仁  衣丰艳 《汽车工程》2003,121(Z1):110-118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理论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功率和制动力矩公式,以此公式计算出的制动功率和制动力矩曲线与试验测定的曲线基本一致.同时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的设计方法,工程实践表明,此设计方法能有效地指导电涡流缓速器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3.
说明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汽车上安装电涡流缓速器的优越性,并对电涡流缓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部件,又称第三制动系统,已在我国中高档客车上得到广泛运用.缓速器按其工作原理通常分为发动机排气缓速、液力缓速和电涡流缓速,其中电涡流缓速器以其优越的性能受到客车组装厂的青睐,运用最广.  相似文献   

5.
电涡流测功器有效部份材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电涡流测功器是根据下述原理进行工作的。 电涡流测功器的励磁绕组,通有直流电流时,其周围便有磁场存在,磁通φ经过电枢体、涡流环、空气隙、感应子形成闭合回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永磁式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以广州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的GLK6121D5W型客车为例,对其装备永磁式涡流缓速器在平直路面和坡道上的制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永磁式涡流缓速器能够提高车辆制动性能,在平直路面上能缩短减速距离,在坡道上能保证车辆在较大坡度范围内以经济的速度匀速行驶.  相似文献   

7.
汤玉胜 《汽车电器》2008,(10):48-50
介绍电涡流缓速器电涡流产生原理,阐述其结构和控制工作原理,从车速信号、ABS信号、油门开关信号等控制信号和控制器来分析其常见故障现象及故障维护。  相似文献   

8.
梳理了电涡流缓速器的法规现状、工作原理、安装方式,阐述了电涡流缓速器在营运客车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其在营运客车中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何仁  汤沛 《汽车技术》2006,(11):28-31
介绍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额定制动力矩为1400N.m的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并且在试验台上测试了该缓速器有关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实践为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优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说明缸径105毫米至185毫米的6种直喷式高功率柴油机发展工作的技术成果。 采用涡流型燃烧系统能降低喷油装置承受的负荷。高增压发动机与同样尺寸的自然进气发动机相比,其涡流比必须选在较高的水平上,以补偿由于气阀凹坑引起的涡流削弱。其结果,使发动机对涡流比和喷油定时的敏感程度降低。随着缸径的增加,最佳涡流比变低,燃烧室的凹穴必须从深型变为浅型,而喷咀的孔数需增加。因此,涡流型燃烧系统对于缸径在180毫米以下的发动机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