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创新,2006年10月15日,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第一届校长论坛在大连海事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瑞典、西班牙、乌克兰、韩国、越南等15个国家的20多所主要海事院校的校长,围绕着国际化海事教育培训(MET)、海事教育与海事安全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与会校长一致认为,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运量的激增,促使商船数量急速增长,而世界范围内的商船绝大多数由发达的经合组织国家和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所控制。国际海事界目前所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实现航运优质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而…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上航运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一直重视航运立法,制定了(1916年航运法》、《1920年商船法》、(1928年商船法》、《1936年商船法》、《1954年货载保留法》、《1970年商船法》、《1978年受控承运人法》、《1984年航运法》、《1988年外国航运惯例法》、《1998年航运改革法》等数十部法律和不计其数的法规、规章、政策。研究美国航运立法,对于加强我国相关航运立法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航运管理制度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1994年是美国大兴海事改革的一年。华盛顿一记者写道:“今年所有迹象都表明是国会通过主要海事立法畅通的一年,结果却落得个大失所望的一年。” 自1993年4月28日美国众议院商船和渔业委员会商船小组委员会就美国海事管理改革设立基金会的提议进行听证,即以提高对挂靠美国港口船舶吨税来支持美国商船队的H.R.4003议案于8月2日获众议院通过以来,海事改革立法问题由沸沸扬扬演变成一场海事改革大战。  相似文献   

4.
无船承运人服务协议制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1998年远洋航运改革法》(以下简称《航运改革法》)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以下简称《国际海运条例》)仅允许无船承运人(Non Vessel Operating Common Carrier,NVOCC)通过运价本与托运人订立运输合同,并不享有海上公共承运人通过服务合同与托运人订立运输合同的权利。2005 年1月19日,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制定的《无船承运人服务协议》(NVOCC Service Arrangement,  相似文献   

5.
智能航运的无人化作业对现有的针对有人作业的海事立法体系与内容提出了新的需求。针对智能航运不同发展阶段分析智能航运生产作业模式,针对不同的作业模式分析存在的风险与相关的责任方,提出智能航运不同发展阶段对海事立法的需求。为进一步实现智能航运不同发展阶段对海事立法的补充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针对1984年的航运法改革已经进行几年了,但迄今仍未定案。今年参议院在去年众议院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又出台一份参议院的改革方案。今年4月号《美国发货人》杂志对参议院改革方案专门做了报道和介绍。 报道称,就1984年(美)航运法改革问题,经过几年苛刻和冒失的开端之后,现在是国会通过投票表决改革1984年航运法的良好机会。据称,此议案是代表运输和商船小组委员会主席、德州共和党参议员、多数党领袖贝利·哈特奇森提出的,得到了几类派别的一般性支持。  相似文献   

7.
海事立法的沿革和发展历史,扎根于海事实践。从公元前9世纪的罗地海法到中世纪的奥列隆法、康索拉度海法、维斯比海法都是从航海贸易和海事判例编篡而成的习惯法,他们从海事实践形成海事习惯做法,为当时海域商人所实践和遵守,并汇集成海事惯例和判例集的通行海法。随着航海贸易的发展,上述以城市经济为基础的海事判例习惯法,发展成国家统一法典,其中最著名的是1681年的法国路易十四颁布的《海事条例》。以后各经济发达国家相继以海事实践为基础制定了国家海事法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国际统一以1924年《海牙规则》的制定而形成。之后,随…  相似文献   

8.
为不断规范国际航运秩序,确保船舶安全营运,航运立法的权威机构—国际海事组织(IMO)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海事法律、法规,并在根据航运发展实际制定新法规的同时,对以往法规进行了必要的修正。1997年IMO共有六个主要法规生效或即将生效,其中包括几个国际公约的修正案。 首先,IMO第65届海上安全委员会在1995年5月16日通过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对各缔约国生效。我国是该公约国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程》2005,27(5):12-12
国际海事组织(IMO)将2005年的世界海事日定在9月29日,各国可以在九月的最后一周内选择庆祝日。本次海事日的主题是“世界贸易中的国际航运”(International Shipping—Carrier of World Trade),该主题旨在突显航运作为最有效、最安全、最合乎环保的运输方式,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鉴于航运业的全球性特点及行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综合性的海事劳工公约,建立统一的海事劳工标准是为世界船东营造平等竞争环境,帮助海员获取体面工作的必由之路。《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2006)是ILO在综合和修订了现有68个公约和建议书的基础上制定的新的综合性海事劳工公约,对世界航运和海事监管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即将生效,作为国际海事“四大支柱公约之一”,新版《公约》将对全球航运业带来广泛而深刻影响。我国作为世界航运大国,应该以此为契机,提前准备、积极应对、全面履约,以适应世界航运的发展潮流。文章简单分析了公约的背景和现状,对我国全面履约过程中海事管理机构应做的准备提出了建议,并就我国如何全面履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2006)将于2013年8月20日在全球生效.该公约作为国际海事法规领域的四大支柱之一,被称为全球海员的"权利法案".2006年,在94届国际劳工(海事)大会上,该公约获高标通过,这充分显示出海员这一群体在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为此,国际劳工局自2006年起制定了五年推进方案.截至2013年6月,已经有40个成员国批准该公约,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近70%,其中以巴哈马为代表的方便旗国家的快速批约是公约比预计占商船总吨位33%高出整整一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未来船舶向更加大型化和高技术化的发展,国际海事组织对未来航运安全的立法模式也正悄然转变。新技术、替代能源,以及增加立法的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透明度等新动向和呼声正在推动着海事界改变目前的指令性的立法模式,让未来安全立法紧跟时代步伐向科学、风险、目标型转变。如今,处于过渡期的海事安全领域正在关注哪些新问题?对于造船、航运企业这些“脚踏实地”的实操者,新规则又将对其产生哪些新变化?本期,我刊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在中国船级社(CCS)召开的国际造船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第一次技术培训会议内容,归总了国际海事立法在航运安全方面的十大关注热点问题,向读者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将在海南实施更加开放的航运政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海南航运业将呈现新的特征.作者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航运进行了展望,分析了未来海事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考验,并提出海事部门要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海事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适应高速发展的航运经济.  相似文献   

15.
《水上消防》2019,(1):45-45
2018年12月21日,由武汉航运交易所和大连海事大学联合组建的“大连海事大学海事司法鉴定中心武汉办事处(长江海事司法鉴定中心(筹))”和“大连海事大学海法研究院武汉分院(长江海法研究院)”在汉挂牌成立,这是我国内河首次成立专业海事司法鉴定机构和海法研究机构,标志着武汉航运中心对标国际,开始提供高端航运法律服务。长江海事司法鉴定中心的成立填补了长江专业海事司法鉴定服务的空白,借助大连海事大学的专业优势,为海事纠纷提供权威的技术鉴定和评估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为了纪念2002年"世界海事日",IMO秘书长奥尼尔先生做了题为:"安全文化是安全航运的保障"的致辞,呼吁国际航运业要创建真实的安全文化,确保航运安全和海洋清洁.由此可见,国际航运业创建海事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海事形势及船舶技术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我国的航运、造船、及其它相关领域乃至船舶检验方面,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这里举行国际海事形势和技术发展报告会,目的就是将国际海事方面的新政策新动向及CCS所采取的行动介绍给我们的用户,与诸位共商在新形势下我们的航运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在东京召开的国际运输保安部长会议邀请IMO承担进一步有关强化海事保安的工作,包括:与WCO合作,必要时考虑制定和通过适当措施以强化国际供应链中海运集装箱的保安,同时关注效率和国际协调化。着手研究和必要时提出建议,以强化已经为SOLAS第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海》2007,(4):95-95
荷兰Ahoy展览公司在刚刚闭幕的国际海事行业盛会荷兰国际海事展(Europort Maritime)上宣布:在2009年,荷兰国际海事展(Europort)的亚洲展-中国国际海事博览会暨中国国际船舶工业、港口及航运展览会(EuroportChina)将在天津举办。天津市人民政府将作为本次博览会的主办单位,而荷兰Ahoy展览公司、VNU亚洲展览集团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将共同承办本次博览会。  相似文献   

20.
《国际海事安全调查规则》对我国海事调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海事安全调查规则》(规则英文全称为“Code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a Safety Investigation into a Marine Casualty OF Marine Incident”,以下简称《新规则》)已于2008年5月在IMO第84次海安会上通过,并纳入《SOLAS公约》第Ⅺ章1部分,将于2010年1月1日开始生效。《新规则》的实施将对我国的海事调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新规则》制定背景、特点、对我国海事调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