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崇美 《世界汽车》2012,(7):140-143
对于长期奔波于公交与地铁之间的年轻上班族来说,是时候选择一款城市代步车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了。有了车,我们可以自由地在城市里穿梭,轻松享受驾车带来的品质生活,车拉近了我们与这个城市的距离。作为  相似文献   

2.
城市桥梁作为河畔城市的重要交通通道,起到沟通河流两岸经济文化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市独有的风景线,是一个城市外在形象和内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的特殊载体。通过探索城市桥梁景观设计与城市环境、文化生态之间的联系,构建了在桥梁景观设计中掺入文化因素的对策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城际公交发展背景及趋势1.城际公交的基本分类城际公交一般是指省会城市与地级市之间、省会城市与周围县市之间、地级市与县城之间、县城与乡镇之间,以及平级的市县之间的一种公交式运营模式。基本可以划为"省市城际公交"、"市县城际公交"、"县域公交"。根据级别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以优化城市空间环境作为最高目标,越过建筑与城市之间的门槛,站在城市设计的角度为城市建筑制定设计准则,便显得更为迫切,良好的建筑底部空间可以塑造连绵呼应的城市节点。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西中环-南内环立交是西中环与南内环形成的枢纽型全互通立交,是太原市中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立交不仅是城市外围长距离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转换的咽喉,也是城市西部各组团与城市腹地之间进行交通转换的重要节点。对西中环-南内环立交的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总体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可供相似工程的设计及建设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欧旅游到德国的杜赛尔多夫、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城市,都是人口密较大,车辆又多的旅游城市。西欧旅游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之间都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加上笔者对驾车情有独钟,我发现,尽管城市人口密度之大,车辆之多,加上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但是却没看到一起车辆肇事的。德国的路况好,司机相互礼让是一方面。笔者与法兰克福华人开的国际酒店老板聊天时得知,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大型都市圈迅速崛起,居民出行距离不断增长,机动车进出交通与长距离快速通行交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步制约了都市圈之间经济、人口、交通之间日益密切的互联互通。加之土地资源和空间限制,新的快速通廊无法实现而既有的主干路因红绿灯较多、耗时较长等无法满足都市圈之间快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为此,很多城市开启了新一轮的城市主干路升级改造工程。但受工程投资、周边环境、征地拆迁等因素制约而又难以实施标准化的城市快速路,很多城市提出了城市快捷路的概念。从城市快捷路的提出和功能定位入手,依托长沙市腾飞路工程实例,探讨城市快捷路设立的意义、适用的范围、工程技术标准、横断面布置形式等技术要点,为其他城市主干路升级改造设计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今后长江三角洲 1 6个市之间的公交IC卡 ,将实现“一卡通”。游客只需持一张公交IC卡 ,便可在任一城市乘坐公交车观光旅游。可能最先成为现实的是苏州与上海之间互通。1 6城市指上海、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城市河岸带生态景观设计,正伴随着城市快速扩张的步伐蓬勃发展,不断更新。如今,更在设计中引入"自然、亲水、景观与文化多元结合"的新理念,倡导建设一处既保证生态、景观、场地等功能,又体现场地文化内涵的城市河岸带;在满足城市与居民对于河岸带的功能需求的同时,体现城市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原则与先进的环保理念。然而,这样的生态河岸在规划与实施之后,却发现了许多生态、环境、文脉保护之间难以共存的问题。设计中对于体现人类文化与场所历史的设计往往只能够流于表面,体现文化内涵的小品设计在景观中显得格格不入,既不能很好地概括与体现场地精神,又在建设过程中消耗了能源。生态保护与体现历史文脉之间出现了矛盾。就此出发,思考和分析既让生态、环境、文脉保护与目前的城市河岸带景观彼此相适应,又与城市不断更新相和谐的造景手法。并通过对城市河道的理论研究及部分实践的做法进行调研和资料整理,结合实地考察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深化课题。最后,归纳和总结出城市生态河岸带的造景手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结构指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结合状态,反映城市空间网络的组合形态。兰州市作为典型的带型城市,其空间结构是通过城市相互之间的内在机制将城市要素整合而成的一个城市系统,这一概念不仅指出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并强调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该文通过对兰州市带型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提出兰州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为未来兰州市的城市空间的发展和布局提供良好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交互胁迫的演化特点, 通过借鉴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胁迫理论, 构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交互胁迫模型, 以我国2009年之前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10个城市为样本, 基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客运总量、线路长度及运营车辆3个维度的历史演化规律分析基础上, 验证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交互胁迫关系, 进而对不同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演化特点进行分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存在交互胁迫关系, 演变轨迹符合双指数曲线。②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在3个维度的演变轨迹上存在不均衡性, 客运总量的拐点出现早于运营线路长度和运营车辆数。③根据拐点的出现情况, 将10个城市分为5类, 其中, 重庆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在客运总量、线路长度及运营车辆3个维度的拐点出现均较晚, 表明重庆的公交发展模式较为协调, 常规公交在轨道交通的胁迫下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安全的城市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安全的城市发展对策,要求根据城市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灾害问题的特殊性,维护和保障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合理结构与科学配置,有针对性地加强城市水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达到水生态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位于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的天水市为例,分析了突出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涉水灾害等水安全问题。并从提高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和城市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能力的思路出发,提出加强水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发展规划等几点具体措施。强调黄土高原地区在城市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河南公路建设和城市土地利用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公路建设里程和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公路建设里程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河南高速公路发展速度长期以来高于城市土地利用增长速度,促进了城市群的发展;而普通公路发展速度低于土地利用增长速度,普通公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以发挥道路交通对城市群发展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共交通可达性是出行者、公交系统和土地利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在特定城市空间下公交需求量的大小.为科学有效评价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提出了2种可达性评价方法,分别是定量的可达性组合评价模型和定性的基于土地利用的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可达性,促进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机制的形成,为发展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的形成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程红 《驾驶园》2013,(12):40-40
随着城市汽车拥有量的急剧增加,现在国内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已转变为汽车尾气排放。据环保部数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新增机动车—亿辆左右,新增汽柴油消耗量1亿至1.5亿吨。随着车辆的增加,汽车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有关环保专家认为,机动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最大污染源,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控制空气质量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区与区之间实行公交客运,是城市规模不断发展、扩大的必然结果。公路客运实行公交化管理,是区与区公交客运联网的最佳选择。现有运力能得到充分利用,政府能减少财政补国有企业能增强竞争活力,社会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钱铮 《驾驶园》2007,(11):91
在日本,即便东京这样的大城市里,最繁忙的主干道也不过是双向6车道,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国道多为双向4车道.不仅道路不宽,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也不多见,行人通常可直接穿越马路.尽管如此,日本的道路通畅率很高,其中的奥秘在于交通需求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承担的道路功能逐渐改变,部分连接城市中心与周边乡镇之间的公路改建为城市道路逐渐成为道路设计中一项发展趋势,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公路改建城市道路中横断面设计的选择进行阐述,该思路对以后类似工程设计和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时代汽车》2007,(8):48-48
中国一汽集团副总经理秦焕明在日前出席中国汽车·长春论坛2007峰会时发表了一篇关于汽车与城市的主题演讲。秦焕明认为,高速增长的汽车产业,对城市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给城市安全、交通环境带来了空前压力。在进一步推进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应很好地思考城市发展与汽车产业之间的新课题,着力构建和谐的人车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吴洪洋 《中外公路》2005,25(6):156-159
该文简要阐述了SEIA的基本内涵,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与声环境评价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道路网规划的SEIA体系,并首次以上海市城市道路网规划为例进行SEIA的实证研究,为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选择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