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本文介绍更换无碴无枕梁的设计方案选择及合理安排换梁施工作业程序,以减少施工对行车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芜湖枢纽现场试验用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简支梁的设计,提出铁路无粘结梁,设计中所需考虑的问题和设计中的中的解决方法,并对计算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增量进行公式推导,为进一步进行该梁的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应用一例──14.0m跨无粘结预应力框架梁与井字梁设计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李素英1引言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本文介绍其在我院科研设计楼中的局部应用情况。该楼位于成都市,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三级。图1是其平面图,西侧建...  相似文献   

4.
分析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应变关系、破坏判断和结构的可靠性。论述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荷载—位移关系的计算模拟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模拟及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的差别,给出混凝土梁分析主程序示意图。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筋与其周围混凝土的应变特征分析,结合工程施工特点,提出设计中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充分考虑影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加的各个因素,体现近似概率设计法的优越性,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提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对并置式混凝土梁横向预应力加固技术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确保并置式混凝土梁横向预应力加固质量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无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秦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介绍 ,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的控制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以便为今后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跨梁、简支T梁铺设无碴轨道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利用新北碚嘉陵江大桥作大跨度连续梁桥及简支T梁上铺设无碴轨道的研究,意在突破大跨度桥及简支T梁上铺设无碴轨道的瓶颈,这对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的发展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采用理论与实桥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轨—板—桥—墩一体化空间计算模型,线路纵向考虑钢轨、轨道板和底座板、桥梁等的相互作用。施工时安放测试原件,测试验证理论计算参数。研究结果:通过对在建的遂渝线新北碚嘉陵江大桥(94 168 84)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及其引桥24 m、32 m简支T梁上铺设无碴轨道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连续刚构及简支T梁上的无碴轨道铺设方案。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认为,在主跨168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及其引桥24 m、32 m简支T梁上铺设无碴轨道是可行的,拓宽了无碴轨道的适用范围,为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的发展积累了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
广湛铁路东平水道主桥采用(67.5+60+60+350+60+60+67.5) m双塔双索面混合组合梁斜拉桥,半漂浮结构体系。主梁采用混合主梁;桥塔采用带弧A形桥塔,塔高分别为149,147 m;全桥共布置144根斜拉索,斜拉索采用锌铝合金涂层平行钢丝拉索。东平水道主桥受力合理,提升了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在高铁无砟轨道桥梁中的适用跨度。边跨采用混凝土梁提高结构刚度改善梁端转角;中跨采用开口钢箱梁及预制桥面板的结合梁,节省用钢量,且结构刚度较大。对该桥抗风、风-车-桥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无砟轨道适应性、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能够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对结构安全性和行车舒适性的要求。提出复杂建设条件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合结合梁斜拉桥的施工工法,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缩短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9.
对竖向与水平荷载试验中18榀UPC框架的极限承载力和框架梁中UPS的应力变化与极限应力进行探讨,并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定性定量分析了UPS极限应力对UPC框架结构极限承载力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石太客运专线板式无碴轨道结构设计,采用梁板模型和三重叠合梁模型对板式无碴轨道进行力学计算,并对两种模型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在无碴轨道结构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一种模型进行分析,也可以取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介绍某教学楼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的工程概况、设计要点。施工所用原材料、技术指标和施工工艺 ,为以后的同类或相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本文以遂渝线12号无碴道岔道床为例,对12号无碴道岔的轨下基础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无碴道岔道床的设计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根据多重叠和梁理论,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模型,针对无碴轨道板之间接触条件的特点,对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在同样荷载条件下,板层之间无紧密连接的无碴轨道的板层拉应力要大于板层有紧密连接结构的拉应力;当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 研究结论:通过建立无碴轨道岔区道床有限元模型对岔区道床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响应进行了探讨,并分析计算了岔区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道床板截面最大弯矩供设计时参考。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故道床设计时可针对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特点进行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多重叠合梁模型对TBS无砟轨道上部结构层进行优化设计和参数分析,并编制相应的MATLAB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增大道床板宽度、支承层厚度以及防冻层弹性模量将有利于降低上部结构层拉应力水平,而增大道床板厚度和弹性模量则不利于结构受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分节张拉现浇梁的支架结构,分析了该特殊结构在支架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梁与无拉力Winkler地基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用于测试基床系数的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新方法,对现有测试技术进行补充和发展。在无拉力Winkler弹性地基梁中点处作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集中力,通过测量集中力作用点处的弯矩和垂直于地面的位移,反推出地基的基床系数。讨论测试梁的尺寸和制作材料,介绍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理论计算表明,梁与地基的相互作用范围只与地基系数相关,与力的大小无关,据此可验证测试梁的长度是否符合测试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圈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际铁路的建设日益加快,国家铁路局于2015年颁布了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其标准简支梁设计研究也正开展。在此背景下,基于更好体现城际铁路建设经济性要求、充分利用T梁造价低与施工便捷等优点的目的,在借鉴珠三角、武汉城市圈城际等项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时速200 km无砟轨道简支T梁的构造,并通过采用杆系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相应计算模型,对其强度、刚度进行验算,同时采用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无砟轨道简支T梁可以满足强度、刚度等相关规范要求,且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可在城际铁路建设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内外桥上铺设无缝线路道岔的应用经验和目前无缝线路道岔的研究成果,确定18号无缝道岔的合理结合形式和孔跨布置,制定无缝道岔梁设计控制参数;介绍白家塑2号大桥无碴轨道无缝道岔梁设计情况。该设计对无缝道岔梁的设计可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无砟轨道的结构和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板壳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建立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进行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的荷载弯矩计算,并与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及弹性地基梁体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弹性地基梁板模型更符合无砟轨道结构的受力特点,能够有效地反映承载层的空间弯曲变形;在该模型的钢轨上施加轮载可直接得到无砟轨道各承载层的纵、横向弯矩,既克服了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忽略无砟轨道纵、横向变形协调条件,将纵、横向弯矩分开计算而造成的较大计算误差的缺点,也克服了弹性地基梁体模型层间约束强且计算繁琐的缺点.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的结果与遂渝线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形状态直接影响轨道维护质量和旅客舒适度,受各种因素影响逐步出现了各种线形偏差问题,影响线路运营品质和安全.本文研究采用一种不影响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桥梁顶升及移梁纠偏理论及技术,对运营高速铁路桥梁沉降与偏移进行整治,并以工程案例加以验证,以期为同类问题整治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利用内力相互...  相似文献   

20.
天津站无站台柱雨棚张弦梁桁架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弦梁结构是新型自平衡、大跨度预应力空间混合结构体系。结合天津站扩建无站台柱雨棚工程的结构形式,介绍张弦梁结构的受力机理、找形原因与方法、施工工序和技术措施,提出张弦梁张拉过程中采用变形测试为主、索力测试为辅的监控方法,张拉过程测控与注意事项,以及合理的张拉方案和技术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